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遊客中心、停車場…蓋這些除了便民,原來對部落旅遊還有更重要意義!

遊客中心、停車場…蓋這些除了便民,原來對部落旅遊還有更重要意義!
BY 我是小編 · 2017/01/24

通往牡丹的道路旁排灣勇士畫像,彷彿訴說他們當年的驍勇善戰。(Credit: Mata Taiwan)通往牡丹的道路旁排灣勇士畫像,彷彿訴說他們當年的驍勇善戰。(Credit: Mata Taiwan)



一提到屏東縣牡丹鄉,人們馬上浮現腦海的,大概就是當年撼動日清兩國政局的牡丹社事件吧!

1871 年,一艘來自琉球宮古島向那霸納貢的船在回航中,不幸遭逢颱風,漂流到台灣東南部的八瑤灣(現今的九棚灣)。船上倖存的 66 人登陸後,卻又遇上高士佛社(現今高士部落)的排灣族人。54 人慘遭獵首,其餘 12 人輾轉逃回琉球。

這場事件,後來使日本有藉口侵略臺灣,影響中國、臺灣與日本三地的政局,卻也讓人對牡丹、高士等部落族人當年驍勇善戰留下深刻印象。但其實牡丹的歷史人文,遠比我們想得更早、更豐富呢!



現今大家都在說的 阿朗壹古道,實際上是琅嶠卑南古道當中從旭海到南田的一小段。這條從現在台東縣大武鄉南田沿著海岸線到牡丹鄉的旭海,再直接橫過牡丹鄉東南半部到恆春的古道,自 300 多年前,就已經有許多族群在此交通。

屏東山區原本就屬於排灣族與魯凱族的傳統領域。當年各部落間打獵、貿易、通婚、結盟,常會經過這裡。同時有部分北邊的阿美族人因為受到卑南族壓迫居住空間,也慢慢往南,遷徙到了牡丹的旭海一帶,變成了現在所謂的恆春阿美。

清朝時期,南王部落的卑南族與清朝聯合,施壓於知本卑南族的領土,於是又逼得後者往南遷,來到牡丹的海岸這塊原本屬於排灣族人的領域,成了許多人口中的斯卡羅人,也帶來了他們原本就興盛的巫術,為牡丹這塊土地,添了許多神祕的色彩……



多少個老人曾在牡丹這塊土地走過,他們的故事,說也說不完,只能親自來一趟牡丹,慢慢地挖掘了!



水庫限制農業,牡丹積極發展觀光

農業並無法養活所有族人,也並非所有人都喜歡從事農業,因此部落觀光是勢必發展的一塊。牡丹鄉排灣族人的半子,也是屏東縣牡丹鄉公所農觀課課長蔡重仁,就在民國 96 年來到牡丹鄉時,憑著一點點經費,以及大學時期參加山地服務隊時對部落文化的熱愛,慢慢地把整個牡丹鄉的文化資源拼湊出來。現在大家提到牡丹,馬上想到的水上草原、石門古戰場等,都是從他那時候所一點一滴打下的基礎。

問起為什麼要投注這麼多心力在建構牡丹鄉的部落觀光,他僅含蓄地回答,「因為這本來就是農觀課的業務啊!」



農觀課,原本應該關注農業與觀光,但牡丹鄉卻因為政策的關係,非常不適合發展農業 ── 那就是牡丹水庫。

「因為有水庫的關係,我們這邊的農業發展有很多限制,不可能像花蓮和南投一樣,大力推廣農業,有需要施肥的作物都不行發展。」從來義鄉嫁來這裡的排灣族課員 Lafaws 說。

由於發展農業有限制,牡丹鄉族人只能種些不需施肥的作物,例如段木香菇、山蘇等。但這一點農業,並無法養活所有族人,也並非所有人都喜歡從事農業,因此部落觀光是勢必發展的一塊。而自古位於臺灣西部與東部的重要通道,牡丹鄉一直是多族群文化匯流之處,也使得牡丹在發展觀光上,格外具有優勢。



牡丹鄉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就是石門古戰場。「我們這邊日本觀光客非常多!」Lafaws 說,由於影響中日兩國關係、導致後來臺灣被割讓給日本的牡丹社事件就發生在牡丹,牡丹鄉公所也因此斥資設立了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每年都吸引許多日本觀光客前來。

除此之外,牡丹溪與女仍溪匯流而成的牡丹水庫就在牡丹,風景優美,景致宜人,也成為國人來牡丹的首選景點。而在牡丹鄉公所近年來的大力推廣與部落族人的努力下,哭泣湖、水上草原、旭海溫泉等,也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景點。

不僅是這些具體的景點,牡丹鄉的牡丹村至今仍保留非常傳統的信仰,村中仍有許多祭師,更特殊的是,他們的小米收穫祭不在夏天,而是在秋天,此時祭師就會行 palisii(儀式);而高士部落甚至還有每年 5 月的送神祭,是排灣族內非常少見的……


東遠因為有水上草原及哭泣湖,成為遊客必去景點之一。(Credit: Mata Taiwan)


不願觀光打擾族人,公所盼設停車場與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不只是便民,也是希望能有機會「在第一時間抓到教育遊客的機會,在他們進部落前進行教育,」避免直接進部落打擾居民。然而這些景點雖然知名,但卻同時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族人的打擾。

「我們希望觀光不要影響部落的生活。」Lafaws 說,隨著觀光越來越發達,每到假日,車輛人潮總是湧入鄉中的部分知名景點;牡丹鄉的道路本來就不寬,到處亂停車的民眾因而打擾到族人的生活作息。而之所以會如此,部分也因為遊客除了這些知名景點,往往不知道牡丹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去,而過度集中在某些區域。

「從事部落旅遊時,有承載量的觀念,要想到他們的生活。如果車一直開來開去,小孩子放學回家被撞到怎麼辦?」

因此,未來在鄉公所的「Mudan 心旅遊」計畫裡,鄉公所希望能獲得挹注的,首先就是在東源設停車場。


「停車場看起來沒什麼,但卻可以大大改善遊客對於部落的打擾。」Lafaws 說,東源因為有熱門的水上草原和哭泣湖,因此每到假日都必塞車;而目前東源分校並沒有在使用,已經將使用權無償移轉給鄉公所,因此何不在改建為停車場?



另一個重點實施,就是在牡丹水庫及東源設置遊客中心。

Lafaws 說,因為農業被限制,而只能極力推廣觀光的牡丹鄉,至今仍未有一個妥當的遊客中心,因此希望在牡丹水庫及東源這兩個遊客最多的地方設立。

在經過討論後,族人構想中的遊客中心會有一個數位化的 POS 資訊站,「遊客可以自己點選想去的景點,選擇餐廳、住宿、導覽後,就會自動傳送到服務人員那,由他去聯繫各服務的對應單位。」

Lafaws 進一步解釋,許多遊客都是自行開車來到牡丹,並不跟團,部落也不可能限制他們的進出。在這情形下,族人並沒有機會能好好教育遊客。因此設立遊客中心不只是便民,也是希望能有機會「在第一時間抓到教育遊客的機會,在他們進部落前進行教育,」避免直接進部落打擾居民。


牡丹水庫深受國人歡迎,鄉公所也希望在此增設遊客中心,以引導、教育前來認識部落的遊客。(Credit: Mata Taiwan)


教育遊客前,先做好部落傳承工作

很擔心年輕族人因為經驗、學習不夠,反而造成遊客對我們排灣族會有錯誤的印象或刻板印象。在期待遊客能被妥善教育時,年輕族人自己也要對自己部落的文化時時進修 ── 而來幫年輕人上課的老師,當然就是耆老嚕!



「每隔一段時間都要讓這些年輕人跟著老人家進修,尤其是文化這一塊。我們都會請耆老當講師。」「年輕人設計遊程時,我們也都一定要走過,老人家是一定要走的。我們課程的設計都非常小心!」

近年來,因為大環境就業不易,再加上屏東縣牡丹鄉也很努力營造好的返鄉就業環境,因此許多部落名勝都有越來越多年輕族人返鄉就業,例如東遠及旭海就半數由部落年輕人擔任導覽解說或其他服務工作,而文化的傳承,也就更重要。

「會擔心年輕人認識不夠,在導覽時會不小心危害傳統文化!例如對於傳統獵人知識的解釋等等,都很擔心年輕族人因為經驗、學習不夠,反而造成遊客對我們排灣族會有錯誤的印象或刻板印象。」



另外鄉公所也不在部落文化遺址舉辦遊程,「這種事爭議太大,我們不能做。」目前鄉內唯一有遊程,而且僅開放少量人數進入的,是位於石門村南邊的 Cacevakan 石板屋遺址。「這個舊部落因為年代太久遠,無法確認與現有的哪個部落有連結,因此才比較沒有爭議。」Lafaws 說,「但基本上,我們還是不太想開放這樣的文化遺址。」


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裡的愛與和平紀念碑,盼兩國人民從過去歷史傷痛中反省,祈願永遠和平共處。


人與土地是部落觀光的資本,應永續經營

在部落做產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這是自己的土地,祖先留下來的,就要好好對待他。因為自己也是排灣族,且是來自文化保存非常傳統的來義鄉,Lafaws 在公部門推廣部落觀光時,非常在意部落的生活、文化,如何與部落觀光產業共存。

「可能因為自己就是原住民,在從事這種政策前就會多想一點,」Lafaws 解釋,「我是覺得公部門要多想一點,有時候要多從族人的角度去想。」

年輕人積極從事部落產業外,遊客也常可在一些部落看見老人家的笑容。「在旭海溫泉這邊,我們是標榜『微笑溫泉』,因為接待的老人都是笑咪咪的,我們的溫泉,是走溫馨路線!」

「希望在部落做產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這是自己的土地,祖先留下來的,就要好好對待他。」



牡丹在過去三、四百年來所累積的資產,造就了現在豐富的觀光資源,而未來是否能繼續運用這些資源去創造更多價值,讓年輕人安居樂業之餘,也能看見老人的微笑,就看大家的努力了!

(本文原刊於《原鄉好點子・產業新風貌》,原標題為 ⟨來牡丹旅行,以老人為師,跟著我們走過老人走過的路⟩。非經允許,不得轉載。)


牡丹擁有許多豐富自然人文資源,就端看下一代族人如何能好好運用。圖為水上草原。(Credit: Mata Taiwan)


延伸閱讀

Mimanay kiso? 台 11 線上的藝術家,你們在做什麼?
從公務員變身織布大師!Yuma不畏中國巴西:我想和年輕人一起打造臺灣苧麻工藝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