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高士社區營造員的故事

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高士社區營造員的故事

文/李孟霖 on 三月

日前屏北社區大學舉辦名為「重生的力量」的研討會,牡丹鄉高士部落的社區營造員黃雅玲上台分享,八八以來部落的改變及重建的心路歷程。來自偏遠山區,身材個子嬌小的黃雅玲,站在演說台上,只比講桌高出一個頭,也沒有投影簡報,她說:「為什麼沒有製作簡報,因為我很小隻,社區營造員是很微小的,希望你們能多看看社區營造員。」

「我是一個從來不認識部落的,不認識部落的語言,也不認識部落的文化,我什麼都不認識,我什麼都不是,所以我剛進入社區的時候會有一種無力感…」

八八水災之後,高士部落列入災區,黃雅玲也在災後兩個月回到部落,加入家園重建的工作團隊。年少就離開部落求學、工作,對於部落的倫理及派系間生態相當陌生,因此碰了不少釘子,但能回到部落,為自己的族人服務,縱使是悲喜交加,心裡總是比較踏實,她表示:「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奇怪?我的部落沒有聲音?我的聲音沒人回應

從災害發生到完成特定區域的劃定,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政府相關部門以極高的效率完成了專家勘定、下鄉說明及公告。黃雅玲說:「看到電視上都由人在抗議:『我不要遷村,我要回到我自己的部落』,奇怪了,我的部落怎麼沒有聲音?上面的行政單位下來的時候,跟他們討論一些事情,他們都沒有任何的回應。」

當初,在討論畫定特定區域,甚至遷村時,在取得「共識」相當可議,高士村共9個鄰,人口約600人左右,但實際被通知參與會議的人卻只有這受災的六、七鄰的居民,卻決定了部落如此重大的決策。

有官員私下透漏,當時專家認為,除了受災嚴重的六、七鄰之外,其他周圍地區都有明顯的地滑也應列入,但當時的村長卻堅持這樣的「共識」,他們也相當無奈。歷經去年的凡那比、梅姬等颱風的驗證,也證實災害面積逐漸擴大中,反觀當時政府所打出的「快」字訣,勢必未來還需付出相當大的社會成本。

令黃雅玲疑惑的是,自己是政府計畫案裡的社區營造員,賦予災後重建工作的任務,為什麼災民會議卻總在通知名單之外,有時還被質疑列席的正當性,鄉公所甚至特別發文強調只承認村長為唯一窗口。總總挫折,讓她懷疑自己的定位。

聖經: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特定區域化定後,災民住進收容中心等待永久屋。安置中心是之前鄉托兒所的閒置空間,分男女隔間的大通鋪。家庭式的是利用廢棄的派出所空間,每個家庭分配不到三坪的空間。這樣的安置情形,生活模式、習慣、個性的不同,常常爭吵,引發出許多社會問題。然而,一年半多了,這樣安置的環境,屏東縣政府僅撥款改善周邊硬體,如衛浴等設施,但永久屋,至今仍未復工+

高士受災戶幾乎是較弱勢的家庭以及獨居老人,需要有人的陪伴與支持。有次,災民告訴黃雅玲說:「我不知道他們(政府)在講什麼,通過了又能怎麼樣?上去(永久屋)之後誰要跟我聊天….」

「你可以在上面唱歌啊,因為我們的永久屋那裏是最高點,風(落山風)會把你的歌聲帶過來…」,黃雅玲說,他也只能用這樣去安慰他們了。

這個不經意的對話,讓他去反省了許多事情,未來搬去永久屋後,居民的交通、就醫、就學…等問題,不曉得當初的決策者有沒有想到,為何會選擇蓋在強勁落山風口,令人匪夷所思。

可是,當她參與會議,提出部落的問題時,幾乎都得不到沒有回應,面對遙遙無期的永久屋進度,她也無法回答災民的疑問,她自嘲說:「可能是我很小隻,他們看不到我吧。」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或許在部落裡派系的角力,讓她一度質疑自己,但回歸信仰再省視時,上帝讓她看見自己有更大的責任在這個地方,上帝給了她一個很大的課題─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如何在這樣的政策下,讓族人的生活繼續前進」,因為有堅定信仰及家人的支持,是她持續下去的信念。

黃雅玲不僅是社區的營造員,也是教會裡的師母,她說:「我不只在支持、陪伴這些災民,甚至加入社區的兒童課輔擔任陪讀、生命教育,在媽媽教室,去發掘我們自己的文化,甚至也要帶領巡守隊,半夜還要去巡守,在青年會,還要去培力他們,營造員做的事情可真多喔。」

社區工作雖然辛苦,營造員渺小,重建之路漫長,但在過程中能夠重新認識自己的部落,找到自己的家,找到我自己的族人,找到自己的文化,找到自己的語言,黃雅玲說這是她覺得最快樂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