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李英明/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台北市)】 2010.03.10 02:02 am
http://www.npf.org.tw/post/1/7163
馬總統最近加強了有關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說明對話的力道;而中國大陸高層也放出了有關ECFA的信息,ECFA簽定議題的熱度正在兩岸關係中不斷加溫。
ECFA在實質上是屬於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前置性、過渡性的協議;而不管是ECFA或FTA,其作用在於將兩岸的經濟關係轉為或確立為伙伴關係,從非零和的態度去和對方一起雙贏並共同獲利,不再從零和的態度將對方看成是他者、敵對者、競爭者;亦即雙方互相把對方看成是合作對象。
這樣的發展轉變,其主要意義在於:經濟領域不再被當成競爭、鬥爭或算計衝突的領域。講簡單點,就是經濟領域不再是戰場,朝非戰化或去戰化的方向轉化;若再講通俗點,也可以直接說是某種形式的經濟裁軍。
人類對和平的渴望由來已久,而要邁向和平,人們最約定俗成能夠想到的就是軍事領域的裁軍,揚棄軍備競爭或是解除軍事建制。但是軍事領域的裁軍不會自動產生和平,因為相關各方的鬥爭可以從軍事領域往其他領域如經濟領域移轉,把經濟領域當成戰場,進行零和式的你輸我贏的爭鬥;因此,若要邁向和平,除了軍事裁軍外,還須要經濟裁軍,讓經濟領域非戰化、去戰化,變成合作互利的伙伴共生場所。
不過,要邁向和平,除了軍事和經濟裁軍還不夠,因為它們也不會自動產生和平;還必須進行文化裁軍,讓文化領域不會成為你劣我優的爭鬥戰場。這也是說,讓文化領域去戰化或非戰化,不再成為雙方要主導影響甚至宰制對方認知或意識形態的領域。
嚴格來說,若無文化裁軍,軍事裁軍和經濟裁軍是不可能實現的;和平最終必須通過文化裁軍才能獲得實現。而文化裁軍的體現,主要在於雙方必須摒棄絕對主義並且通過持續的對話,相互傾聽、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以及相互豐富。
ECFA(或未來FTA)的簽定,就如前述,意謂著某種經濟伙伴關係的體現;而這也可算是兩岸經濟領域的去戰化、非戰化或是經濟裁軍的表現。我們可以這麼說,通過ECFA的簽定,實現了兩岸間的經濟裁軍,這可以為兩岸軍事和文化的裁軍或去戰化創造條件;甚至可以促進兩岸間文化裁軍或去戰化的加速或深化發展;而這反過來,可以讓兩岸間的軍事裁軍獲得落實的機會,從而有利於兩岸邁向和平。
要邁向以尊重傾聽為基礎的兩岸和平,ECFA的簽定是有其必要;但我們更期待摒棄絕對主義的兩岸文化對話機制或協議的確立和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