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司馬庫斯 共生的泰雅部落

司馬庫斯 共生的泰雅部落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司馬庫斯 共生的泰雅部落
2011-2-10 21:25
【記者李宜霖新竹報導】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司馬庫斯部落,在海拔1千6百公尺的山上;泰雅族在群山環繞的村落裡,依循自然規律而生存。非常幸運的是,車用道路很晚才開發,1995年才有道路通往這個深山的部落;如果再早一點通車,很可能山林都變成財團的。

前往司馬庫斯的路程,沿途並沒有太多開發,只有橋樑、步道,道路很窄小;部落不將路拓寬,避免引發大崩山,這是部落的最高限度及機制,因為把破壞降到最低,才可以永續。台灣其他部落在政府所劃定的原住民保留地區域下,為了生活過度開發、開挖,也引進財團,引發很多土石流現象。

目前司馬庫斯部落有28戶,167人,實際住在部落約130人,其他人在外面打拚。山上氣溫早晚溫差大,冬天有時會下雪。山林有著大漢溪的水源頭,清澈泉水流洩而下;後山雄偉的巨木群約在海拔1,720公尺,昂昂而立,甚至十幾人才能環抱。廣大的山林也是狩獵場,泰雅族人依此維生。

以前泰雅族人生活傳統,主食是小米跟地瓜,後來轉型種植香菇、水蜜桃,現在則是發展生態旅遊,有民宿跟餐廳。一開始商家各自謀利、惡性競爭,後來部落頭目、耆老們共同討論,要回復傳統共存、共榮、共享的社會。

土地是部落共有
2004年成立土地共有制度,成為合作共生的司馬庫斯部落,建立福利制度的分配,沒有個人的財產,學費、醫療、蓋房由共同基金支出。2005年成立森林守護隊,每2、3個月巡山一次。司馬庫斯土地加起來約有3、4百公頃,部落考慮到何處較為平坦,及適合種何種農作,找到最能維護土地的方法,也推動生態保育、森林守護,按照祖先遺訓「土地是生命的根」,避免過度開發,產生災害。

司馬庫斯組織(Tnunan-Smangus)是由整個部落參與、合一,司馬庫斯部落頭目倚岕‧穌隆(Icyeh Sulung)背負使命,他感受到山林、祖靈有一股無形的力量,要他努力地推動部落發展。

倚岕‧穌隆說,假如有很多個組織就無法整合,有一個大組織,集合大家想法,去促成整個部落的發展,力量才會大。部落運用傳統法律(gaga)立約,這遠比白紙黑字的土地所有權狀還要重要。

頭目、耆老、青年都一律平等,沒有因為階級,薪水有高低之分,組織成員每個月薪水1萬元,婦女則稍多;土地是屬於整個部落的財產,農業的營收共享,成員也必須背負責任,所有的工作平均分配、輪替分擔,因為沒有責任心,就會瓦解。如果青年在外面當老師、公務員,也會鼓勵他到社會服務,但薪水要回饋到部落,用部落整體福利幫助他的家人。內部生活福利豐富,包括小朋友教育、青年結婚補助,也幫忙蓋房子。這一切的制度,都是透過部落組織無數次的部落會議,包容及協調而成。

倚岕‧蘇隆說,泰雅祖先是用生命的態度來固守這片土地,雖然時代在改變,但部落抓住著力點,經由部落集體會議,推動部落發展。固守土地是基本要件,假如土地不穩固、流失賣給財團,會失去生存的機會。

當司馬庫斯部落跟地政單位討論土地共有制度時,台灣政府無法回應,部落推動的工作跟目前現行的法律有一些牴觸,倚岕‧蘇隆說,會持續跟政府溝通,要請政府配合部落的制度,尋找更好的生活方式。

擁有自治實體
「部落的人要當主人」泰雅族青年拉互依‧倚岕(Lahuy Icyeh)堅定地說,部落的所有觀光經營都是由部落族人當老闆,沒有被外力財團所迷惑。每個部落的人文、自然環境不同,都有其特殊性,拉互依‧倚岕認為掌握、了解部落擁有什麼資源,部落組織化後,才知道要做什麼,才能創造更多可能性,如司馬庫斯部落推動的生態旅遊,維持了部落經濟,也維繫山林的生長。

拉互依‧倚岕毅然地說:「推動文化的工作是不能等待的。」因為民族教育的工作不能等待政府完成相關立法,會來不及。司馬庫斯部落族人憑藉神靈(Utux)賜給泰雅的責任,以地方的實體力量,來營造部落。

雖然沒有法律承認下的自治,但司馬庫斯擁有政治實體,有物質的基礎、經營的產業、固定的收入,提供部落在地就業機會。未來部落也希望成立泰雅民族學院、泰雅學程,結合傳統知識的力量、共享的精神,以部落為基地,去感染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