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hao 的所有文章
徵‧考古研究助理 庶古文創
◎工作內容
1. 申請與執行研究計畫。
2. 協助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
3. 編輯、撰寫計畫報告書。
◎條件要求
工作經歷:不拘
學歷要求:大學、碩士
科系要求:人類學相關
◎薪資待遇
工作待遇:月薪32,000~45,000元
工作性質:全職
上班地點:台南市新化區
管理責任:不需負擔管理責任
出差外派:需出差,一年累積時間未定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14
恢復山林生態 泰雅青年發起「一樹一山」活動
族群: 泰雅族
主題: 環境生態保育
記者:ljavaus(楊高潔)、puljaljuyan (李耀維)、Batu(戴亞盛)
地點: 新竹縣 尖石鄉
為喚起更多人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視,來自新竹尖石泰雅族青年,黃一峯,從7年前開始,舉辦一樹一山的活動。透過種植對山林有益的樹種,期望再次恢復多樣的自然生態。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14
安朔部落阿露伊教會 開設陪讀班陪伴成長
族群: 排灣族
主題: 一般教育
記者:udjuy
地點: 台東縣 達仁鄉
為了提升原鄉地區孩子的教育環境,台東達仁鄉安朔村阿露伊教會,特別開設陪讀班,提供孩子放學後的課業輔導、才藝、文化等課程,希望陪伴孩子接觸更多元知識,也補足原鄉資源缺少的教育環境。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14
來吉村舉辦山豬勇士熱血彩繪假期 帶領遊客感受部落生活樂趣
族群: 鄒族 、跨族群
主題: 觀光旅遊
記者:Takiyu(陳建雄)
地點: 嘉義縣 阿里山鄉
嘉義阿里山鄉來吉村,是鄒族九大部落之一,也是著名的「山豬部落」,這次舉辦山豬勇士藝術部落-熱血彩繪假期,要帶領遊客感受部落生活樂趣。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13
球芽基金會成立!郭婞淳、楊勇緯、陳念琴力挺
族群: 阿美族 、跨族群
主題: 獎勵補助、體育活動
記者: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tjivuluwan(孫政賢)
地點: 台北市 全部
為了支持青少年在體育運動的發展,由阿美族棒球選手周思齊成立的球芽基金會,攜手東京奧運原民選手郭婞淳、楊勇緯、陳念琴一起力挺!而三位選手也分享了近期備戰杭州亞運的狀況。
by
cmchao
-
原住民
2022.06.26 ~ 2022.06.29
【活動】111年南區原住民青年蘭嶼返鄉服務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族群教育、部落活動、藝文活動
活動地點:
台東縣 蘭嶼鄉
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irahominokay/photos/a.467421217072205/1289766698170982/
讓我們一起用雙手擁抱海洋、追求環境與人文健康關懷,建立起自然與人文的關係🫂,活動熱烈報名中,有興趣的同學不要猶豫,歡迎你們跟著我們一起同行到蘭嶼認識蘭嶼之美吧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3/28 截止
●報名人數:32人額滿為止,以原住民族學生優先錄取
●活動時間:6/26至6/29 四天三夜
●活動地點:蘭嶼
●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reurl.cc/8Wz1vd)
●活
by
cmchao
-
原住民
布農工藝師教製阿美族服 吸引部落婦女參與
族群: 阿美族 、布農族
主題: 傳統技藝/工藝、服飾、部落發展、文史資產、文化慣習、一般教育、部落活動
記者:Kawa (施俊銘)
地點: 花蓮縣 全部
為傳承阿美族傳統服飾工藝,布農族族服工藝師、同時也是阿美族媳婦張玉梅,在花蓮吉安文創達路岸,開設阿美族女性傳統服製作課程,吸引了不少部落婦女參與,一起學習傳統服工藝文化。
by
cmchao
-
原住民
「萌芽之旅」走訪11校 扎根音樂美學、落實文化平權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音樂、一般教育、藝文活動
記者:Husung Nahaisulan(曾世偉)、Batu(戴亞盛)
地點: 台北市 全部
第二屆偏鄉小學音樂推廣巡迴計畫,昨天(8)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萌芽之旅宣告記者會,將由豎琴獵人偏鄉巡演團,走訪11所偏鄉小學,透過不同樂器結合,演出台灣多元的族群歌謠,讓音樂美學向下扎根,落實文化平權。
by
cmchao
-
原住民
屏北高中小清華原專班 6學生錄取大學原專班
發布:2022-03-08 12:41
屏東縣
gese paljaljuman
小清華獨招開紅盤1900
FacebookLine
A縮小字型大小。
A重設字型大小。
A放大字型大小。
大綱
高雄師範大學及義守大學原住民專班日前完成獨立招生,屏東屏北高中小清華原民班共有7位同學報考,3月初放榜錄取6位同學,消息傳回學校,師生們都相當開心。
兼顧一般教育與民族教育的屏北高中小清華原專班,日前有7位同學報考大學原民專班獨招,6位同學分別錄取高師大運動競技與產業、語言與文化學系,以及義守大學護理學系等。
高師大語言與文化原專班錄取生黃廷峰表示,「希望自己有那個能力去傳承這個文化,然後可是不能只是很空泛地講,我們也需要透過現代,就是有一個像是學士或是碩士,讓大家可以去讓外界也可以認可,你所說出來的話。」
高師大語言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08
台中市府購置交通車 偏鄉學生安心上學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獎勵補助、交通運輸
記者:No(林遠沖)
地點: 台中市 全部
台中市和平區幅員遼闊,為顧及學生通勤上學安全,全區配有5輛交通車來作為學生的交通車,不過這些交通車使用多已屆滿10年,依規定不能再作為學生的交通車使用,為此台中市政府特別編列預算,購置新的交通車來汰換,並於7號舉辦啟用儀式,希望讓偏鄉地區的學生及家長,不必煩惱交通問題,也讓學生在往來家裡跟學校之間,更為安全。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07
馬賽克鑲畫大師陳景容領路 蘭嶼學童踏入壁畫藝術世界
族群: 達悟族
主題: 當代藝術
記者:Ciwas Yamai (蔣淮薇)、puljaljuyan (李耀維)、Batu (戴亞盛)
地點: 台東縣 蘭嶼鄉
著朗島國小的師生,一起進入馬賽克鑲嵌畫的藝術世界,日前朗島國小一行師生在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的安排下,拜訪國內重量級畫家陳景容,並由大師親自接待。
by
cmchao
-
原住民
2022.06.26 ~ 2022.06.29
【活動】111年南區原住民青年蘭嶼返鄉服務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族群教育、部落活動、藝文活動
活動地點:
台東縣 蘭嶼鄉
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irahominokay/photos/a.467421217072205/1289766698170982/
讓我們一起用雙手擁抱海洋、追求環境與人文健康關懷,建立起自然與人文的關係🫂,活動熱烈報名中,有興趣的同學不要猶豫,歡迎你們跟著我們一起同行到蘭嶼認識蘭嶼之美吧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3/28 截止
●報名人數:32人額滿為止,以原住民族學生優先錄取
●活動時間:6/26至6/29 四天三夜
●活動地點:蘭嶼
●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reurl.cc/8Wz1vd)
●活
by
cmchao
-
原住民
2022.03.01 ~ 2022.05.29
【展覽】山鹿與苦花魚-那瑪夏特展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藝文活動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博物館
活動地點:
高雄市 鹽埕區 中正四路272號
活動網址:http://www.khm.org.tw/tw/exhibition/currentexhibitions/detail/34
●展覽日期
2021.12.09 ~ 2022.04.05
●展覽地點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203多功能室
●展覽說明
Namasia曾是一個少年的名字,他沿楠梓仙溪的溪谷逐流而上,帶我們看見了屬於深山高雄的模樣,這裡以前河裡清澈充滿苦花魚,勇士追逐著山鹿,直到大雨在這地演出磅礡的變奏曲,雨後在泥濘中重新站立,讓我們跟著歌聲,找尋這地的名字-那瑪夏。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04
民族植物作藝術創作媒材 「敲敲原樣」展至5/29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藝文活動
記者: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Iku lo''oh(張治平)
地點: 桃園市 全部
桃園文化會館近日以環境教育為主題,規劃系列展覽,第一檔就從原民族傳統服飾的植物纖維出發,將部落中出現的植物例如苧麻、香蕉葉,透過當代工法抽絲剝繭,成為藝術創作的特殊媒材呈現出來,展現原民傳統智慧發與當代生活的連結。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04
西拉雅族正名釋憲案 6月底舉行言詞辯論
族群: 平埔族
主題: 法律政治、綜合行政
記者:Aras Sawawan(陳鵬飛)、Hundiv
地點: 台北市 全部
再過三個多月,西拉雅族正名釋憲案即將進行言詞辯論。而在第17次的原轉會議中,副召集人賴清德也裁示,原民會必須呈遞原轉會相關的會議資料,提供大法官參考。而這項裁示給了西拉雅族群委員萬淑娟,很大的信心,現在也正跟族人及地方政府,思考辯論時的攻防戰略。
by
cmchao
-
原住民
228和平與智慧之廊 紀念馬智禮為和平貢獻
發布:2022-03-01 19:32
延平
Bunkiatr Katatrepan(陸浩銘)
FacebookLine
A縮小字型大小。
A重設字型大小。
A放大字型大小。
大綱
75年前台灣爆發228事件,首位官派外省籍台東縣長謝真以及官員眷屬近兩百人,在卑南族初鹿部落領袖馬智禮的協助下,躲避在延平鄉上里部落派出所,避免外省人與漢人之間的衝突繼續擴散,讓台東免去一場殺戮之災,讓族群之間能彼此和平相處,而為了紀念馬智禮為台灣和平的貢獻,台東卑南族人以及布農族人也共同在延平鄉上里部落,興建馬智禮和平與智慧之廊,讓更多人能一起緬懷,卑南族馬智禮領袖傳奇的一生。
為了紀念卑南族初鹿部落領袖馬智禮,台東卑南族人以及布農族人共同在延平鄉上里部落,興建228和平與智慧之廊,希望讓更多人能一起緬懷,馬智禮生前為台灣和平所做的貢獻。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3/01
瑞典博物館收藏賽德克古文物 年底共辦線上展覽
族群: 賽德克族
記者:Pisuy Masaw
地點: 南投縣 仁愛鄉
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收藏一批大約在1907年到1909年之間,來自台灣賽德克族部落的古文物,在今年年底,瑞典世界博物館將跟賽德克族,共同舉辦線上展覽,預計展出50件文物,因此賽德克族文物調查研究團一行10人,已經在2月28號順利扺達瑞典,並在今天(3/1),台灣時間下午二點多,跟館方碰面,進行第一次的初步交流。
by
cmchao
-
原住民
2022.06.26 ~ 2022.06.29
【活動】111年南區原住民青年蘭嶼返鄉服務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族群教育、部落活動、藝文活動
活動地點:
台東縣 蘭嶼鄉
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irahominokay/photos/a.467421217072205/1289766698170982/
讓我們一起用雙手擁抱海洋、追求環境與人文健康關懷,建立起自然與人文的關係🫂,活動熱烈報名中,有興趣的同學不要猶豫,歡迎你們跟著我們一起同行到蘭嶼認識蘭嶼之美吧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3/28 截止
●報名人數:32人額滿為止,以原住民族學生優先錄取
●活動時間:6/26至6/29 四天三夜
●活動地點:蘭嶼
●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reurl.cc/8Wz1vd)
●活
by
cmchao
-
原住民
瓶子是垃圾還是古物?
臺灣山區警察駐在所的考古學研究
2022.02.21 歷史考古學殖民公眾考古 回應 0
作者:鄭玠甫
撿垃圾變成去丟古物,Youtuber霞喀羅古道的炎上事件
近日Youtuber「Celine&Cynthia -不只是旅行」,協同商業登山團「台灣368」,號召粉絲至霞喀羅古道淨山。這個活動立意良善,但在YouTube影片中,卻看到她們誤將馬鞍警察駐在所的日治時期酒瓶當作垃圾帶下山丟掉。此事件引起登山界與文史界相當大的討論,絕多數人批評Celine與Cynthia對於歷史與登山倫理的無知,痛心她們對文物造成的破壞。但也有些人認為這些數十年前的垃圾仍就是垃圾,丟掉並沒有不對,又質疑既然駐在所被認為是重要遺址,那為什麼沒有人來做研究呢?這樣對立的看法,已經有很多專家從登山者、考古學科,以及文化資產管理的角度提出意見,本文就不再重複。這篇芭樂文,將會以個人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2/26
瑞典博物館發現可能為賽德克族的文物! 邀請族人前往進行調查研究
族群: 賽德克族
主題: 考古遺址、文史資產、典藏單位
記者:Hundiv
地點: 南投縣 埔里鎮
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近年執行歐盟的「守護計劃」,開始尋找館內各項世界文物的來源,經過初步辨識發現有近百件的文物,可能是屬於台灣賽德克族文物,因此館方邀請賽德克族人前往瑞典,進行為期兩周的調查研究,希望對賽德克族文化復振有幫助,而台灣團隊今天(26)正式出發。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2/23
大學生常用社群平台現疑涉歧視笑話 學者表看法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社會關懷、族群教育
記者:ljavaus(楊高潔)、puljaljuyan (李耀維)
地點: 台北市 全部
近期在大學生常使用的社群平台上,又出現帶有歧視意味的原民笑話。而這樣的留言,也引起不少原民學生的不適。學者提醒,校方在面對歧視事件時,更應該去思考現行的教育模式,是否需要再加強或改進的地方。
by
cmchao
-
原住民
【活動】獵人帶路:通往世界的沒徑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活動地點:
台北市 南港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舊館三樓第一會議室(實體會議地點,視疫情變化若改為線上會議將另行通知)
活動網址:https://www.ioe.sinica.edu.tw/content/EventReg/content.aspx?SiteID=530167135246736660&MenuID=530377762456441046&MsID=1161713371023604336&View=1
※請注意: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本場週一演講將限制實體演講參與人數40人,請預先報名(至2022/3/15止,並email寄發錄取信,以錄取通知信為準),演講前將視疫情變化決定是否取消實體改採線上演講,請預先報名以便後續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2/21
公布礦業法修正草案 立委怒批只做半套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法律政治、環境生態保育
記者:Aras Sawawan(陳鵬飛)、許家榮
地點: 台北市 全部 立法院
上周五(18日)經濟部公布礦業法修正草案,裡頭針對礦場業者踐行部落諮商同意程序,僅說新辦及舊有礦場都要踐行部落諮商同意,但事實上沒有明確說要定期舉辦,還是申請礦權展延還要再辦。這點就遭到立委痛批,礦業修法根本只做半套,甚至草案都還跟法院判決解釋相互牴觸。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2/21
新竹縣府鼓勵考族語認證 通過最高獎金1萬元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獎勵補助、族群語言
記者:Husung Nahaisulan(曾世偉)、Batu(戴亞盛)
地點: 新竹縣 五峰鄉
為了鼓勵族人踴躍報考族語認證,新竹縣政府設置獎勵辦法,通過認證合格的族人,最高可拿到新台幣1萬元獎勵金。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2/16
尖石藝術家林世偉回鄉辦畫展 呈現故鄉原味的感動
族群: 泰雅族
主題: 繪畫、藝文活動
地點: 新竹縣 尖石鄉
新竹尖石鄉內當代藝術家林世偉,沉寂一段時間後,回到家鄉舉辦油畫創作個展,以「故鄉的感動」為題,呈現故鄉的真實。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2/13
網紅霞喀羅古道淨山 誤丟文物酒瓶挨批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法律政治、文史資產、傳統生態智慧
記者:Aras Sawawan、許家榮
地點: 台北市 全部
開放山林之後,越來越多國人熱衷登山活動,不過在登山過程中,看到垃圾要撿起來,看似天經地義,但有一群網紅淨山時,撿了地上的酒瓶,卻引發爭議。因為他們撿的位置,就位在新竹霞喀羅古道的駐在所周邊。這讓文史學者擔憂,這些恐怕是日治時期留下的物品。但好在經當地協會檢視,確實有一些是日治時期的酒瓶,並放回原位。而學者也藉此提醒大家,登山前要做足功課。
by
cmchao
-
原住民
射馬干部落辦simirap儀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2/14
射馬干部落辦simirap儀式 慰亡靈同祈福
族群: 卑南族
主題: 生命禮俗
記者:Bunkiatr Katatrepan(陸浩銘)
地點: 台東縣 台東市
為了阻擋疫情入侵部落,台東市建和里射馬干部落卑南族,在春節過後特別舉辦了simirap(除穢)儀式,以傳統方式在部落周圍設下結界,阻擋疫情之外,也希望透過儀式安撫死去的亡靈,並為族人們祈福。 式 慰亡靈同祈福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2/14
2022山那邊的市集 到霧台神山部落聽音樂、享美食
族群: 魯凱族 、跨族群
主題: 產業經濟、部落活動
記者:gese paljaljuman
地點: 屏東縣 霧台鄉
看完燈會,也能到原鄉走走,茂管處與霧台鄉神山部落就合作開辦了「山那邊的市集」,推廣部落產業及文化。
by
cmchao
-
原住民
網紅淨山清掉「日治駐在所遺跡酒瓶」 考古專家、學者急了
網紅與商業登山團號召山友淨山,清掉駐在所遺跡酒瓶,引發爭議。(翻攝自「Celine and Cynthia - 不只是旅行」影片)
網紅與商業登山團號召山友淨山,清掉駐在所遺跡酒瓶,引發爭議。(翻攝自「Celine and Cynthia - 不只是旅行」影片)
2022/02/13 06:29
首次上稿 00:59
更新時間 06:29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國人近年瘋登山,卻由於對山林不夠瞭解,造成諸多問題,Youtuber「Celine & Cynthia」近期參加商業登山團赴霞喀羅古道淨山,卻撿走日治時代駐在所遺留酒瓶引發爭議。考古學者鄭玠甫呼籲,淨山時若確認是當代垃圾可撿,不知道物品年代,就不要移動;教育工作者蔡佾霖(馬雅人)表示,淨山立意良善,仍應先具備基本的山林人文歷史知識。
有18
by
cmchao
-
原住民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22/02/09
國定遺址「萬山岩雕」疑遭攀爬 登山團回應並無破壞行為
主題: 考古遺址、文史資產
記者: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許家榮
地點: 台北市 全部 高雄市 茂林區
8號晚間立委伍麗華臉書上貼文,表示日前接獲一名山友陳情,有旅遊團造訪國定考古遺址「萬山岩雕」,疑似任意攀爬可能導致遺跡遭破壞,亟需相關單位重視。隨後該旅遊團也在臉書上回應,拍照當下眾人是環繞著岩雕拍照,絕對沒有踩在岩雕上、或做出任何破壞、傷害文物的行為。旅遊團負責人也提出入山證明,並表示當初申請入山證時,有向警察局說明要前往萬山岩雕。
山、水與浪人團隊負責人賴先生說:「幾個比較重要的岩雕還是在路徑上的岩雕,確實是都有架設監視器、告示牌,這個岩雕就是我們被截圖的岩雕,它真的是我們誤打誤撞無意間發現的,大部分
by
cmchao
-
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