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chi Buddhist Philosophy Forum政大佛教哲學論壇

新戰友或新敵手─人工智慧上戰場 -- 青年日報社論2016/10/17

新戰友或新敵手─人工智慧上戰場 -- 青年日報社論2016/10/17

媒體日前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經由大數據分析、分散式運算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等技術,已能在3至5天前,預判重大社會動盪發生的可能性,再度凸顯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對生活的影響程度,尤其是軍事、國安領域。

 以現今資訊系統的運算能力,加諸網路資訊流通之普遍、深入你我生活細節,透過可蒐集的巨量零散資訊,形成對人類有特定價值的解讀,如商業發展趨勢、流行病擴散方式、交通監控、輿論走向預測等,正是當前人工智慧與電腦科學發展的熱門話題。因此,CIA發展類似輿情分析系統,實屬脈絡可循。

 回顧歷史,戰爭往往是推進人類文明與科技發展的主要驅力。各種科技的軍事應用,常常走在最前端,「人工智慧」正是目前相關領域最主要的研究課題。理論上,人類唯一能夠了解的智慧,正是本身的智慧;但即使是自己的智慧,當前的了解仍十分有限,更何況要打造「人工」的智慧型態,並加以應用,其困難度不言可喻。

 目前全球各主要人工智慧發展機構的終極目標,都是希望在各種人造載體上,「安裝」具有「感知」、「理解」、「判斷」、「行動」乃至於「自主」的智慧系統,通常稱之為「強人工智慧」(Strong AI)。然目前的現實條件是,要發展較高階的類心智功能,在理論上是否可行,仍顯悲觀。因此,當今多數技術取向,是在不預設「自主意識」的前提下,發展各種人造的感知、理解、判斷、反應與行動裝置,也就是所謂「弱人工智慧」(Weak AI)。大數據應用與各種機器學習技術(包含深度學習)之所以值得期待,正在於我們嘗試嫁接人類的集體智慧;以及在機器載體上、同樣由人類智慧所產出、使用的那些巨量資訊。

 在此前提下,我們不需要機器本身具有自主意識,只要在未具特定意義的零散巨量數據,以及集體意識所需要的特定價值間,搭配可以運作的演算方式,即可達成。例如深度學習,就是透過類神經網路架構,以及學習目標的訂定,讓機器窮舉一切可能的資訊關聯,並將它們對比於現實狀況,進行多層次分類,以整理出其「所習得」的「判斷依據」。也由於沒有預設自主意識,因此大幅降低機器失控的倫理危機。

 由軍事角度言,強人工智慧的應用開發,目前仍是軍備競賽的高階目標;而各種弱人工智慧的應用,諸如各式武裝機器人、無人運輸載具、自主型飛彈等,都已在實際軍事部署中,逐漸被廣泛運用。以具備「射後不理」(fire-and-forget)能力的英國硫磺飛彈為例,其可自行分辨戰車、汽車與巴士,也毋須人員監控,就能在預先指派範圍內鎖定目標;多枚硫磺飛彈間,還可互相溝通,交叉比對資訊。面對此種逐漸高張的人工智慧軍備競爭,聯合國甚至在2014年,於日內瓦召開國際會議,討論是否需要將此類自主武器,也就是所謂的「殺手機器人」,納入「特定常規武器公約」限制。

 相較於前述外顯的傳統武器自主化,情報搜集與保防,則在更早就與人工智慧與電腦科學發展直接相關。世稱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的英國電腦科學家圖靈,二戰期間即曾應英國皇家海軍招聘,協助英軍成功破解德軍密碼系統Enigma。相形之下,今日的現代戰爭型態,更已不若以往。資訊、經濟、輿論等,過去我們認為屬於一般民生相關的場域,都已經是新型態的戰場,且無平、戰時之分。在巨量資訊及實際情勢(包括經濟秩序、輿情走向等)間,對特定價值的解讀能力,顯得格外重要。好的解讀能力,能夠將零散資訊,勾勒出具備意向內容的智慧架構,用以預估情勢的發展、指出引爆點;也可以累積情勢發展的模式庫,進行各種模式分類,在面臨新情境時,提出策略性反應的建議方案。積極的說,相關技術更可以用來協助我們,穩定甚至促進資訊交換、經濟發展與精神戰備,這是隱藏在「提前3至5天預判重大社會動盪」背後,更值得國家重視思考與佈局的技術意義。

 總體而言,任何有價值的解讀,都必須符合人類的智慧型態。故對人類本身智慧的掌握,依舊是人工智慧與電腦科學發展的突破口。強人工智慧所要求的自主意識,以及圖靈的演算模型「圖靈機」(Turing Machine)只能是理想裝置,都指向一個很基本的哲學難題,即任何簡單的運算,都涉及到無限與有限的統合;一個具有智慧意義的「步驟」,則同時涉及因果律的制約與超越。著重情境脈絡及同情「矛盾」的東方邏輯傳統,因符合此一需求,逐漸被人工智慧與電腦科學界所重視。我們既然在這個文化脈絡,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理應對相關領域發展,大力投入。

出處:http://news.gpwb.gov.tw/News/147427

Views: 6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