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升學制度與教育機會的平等性

升學制度與教育機會的平等性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升學制度與教育機會的平等性
Posted on 2017/05/09 by 巷仔口社會學
陳建州/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





從「聯考比較公平!?」談起

又到了入學考試期,許多朋友的小孩剛參加完好幾所學校的面試,一如往常,在陸續放榜後,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而在同時,知名的雜誌再次討論「聯考公平性」的問題。[1] 那麼,什麼是「比較公平(或者沒有比較公平)」呢?這裡的「公平」對於社會學而言指的是教育機會在不同「階層」之間的平等性。[2]

長期以來,我們使用不同的篩選的方式決定誰可以升學,以及進入什麼學校。以前的篩選方式是聯考,包括國中升上高中/高職/五專的入學考試;高中/高職升上一般大學/技術學院/二專/三專的考試,以及二專/三專升上二技等。這些考試從每年七月初開始,猶如挑選水果一般,最大的水果會在第一道關卡被挑出來;次級大小的則是在第二道關卡被留下來,幾道篩選後,不符合標準的水果就被淘汰,看是要製成果醬或者當作堆肥。

和現在所使用的入學方式相比,聯考制度的篩選方式相對簡單許多——只有筆試,以分數高低決勝負。記得以前參加北區公立高中聯招,這些學校的排序(以男生為例)依次是建中、師大附中、成功、中正、板中、復興、泰山。沒有錄取理想學校的考生,看看是要參加隨後的私立高中聯招、高職聯招、五專聯招,或者重考,或者放棄升學。

多年的聯考制度實施下來,不斷遭到指責,包括「考試引導教學」、「一試定終生」、「學生壓力大」、「只重視智育」等等,於是教育部推出了「多元入學方案」,在「聯考」這個軌道之外,增加其他的入學方式,以回應社會的要求。然而,實施新的篩選方式之後,卻被罵得更慘,這回指責的理由除了「學生壓力還是很大」之外,讓很多人發火的是「多元入學=多『錢』入學」,亦即,很多人認為多元入學其實是為有錢人開方便之門。為什麼呢?因為多元入學要學生準備許多「備審資料」參加甄試,這些資料如果展現出考生各方面的智慧或才能,就有比較好的升學機會。大家想想,什麼人能夠多才多藝呢?當然是家庭經濟比較好的人囉!於是很多人開始懷念以前只有聯考的歲月,認為在聯考的時代,貧寒人家或工農子弟能藉由公平的筆試獲得升學機會,取得向上流動的機會,進而改變命運,聯考被歌頌為古代的科舉制度,是讓窮人與富人可以公平競爭的競技場。

2017050902.jpg

家長團體於2015年抗議「多元入學」變「多錢入學」。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胡瑞麒攝。https://goo.gl/f5lVA9。

不管什麼篩選方式,升學結果都存在階層不公平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能從科舉制度當中脫穎而出者,機率比較高的其實還是官二代或富二代,至於我們從歌仔戲得知的「寒窗苦讀➜進京考試➜衣錦還鄉」的人物,因為相當稀少,或者基於統治的需求而被傳唱,讓大家以為科舉制度很公平。有人提出反駁,認為陳水扁總統能從三級貧戶子弟向上流動成為律師、立委、市長、總統,就是因為聯考讓他得以公平地與別人競爭。但是他仍屬於特例,因為研究的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在看起來公平的聯考制度下,能就讀好高中或大學的,社經階層背景較高的人的機率仍是比較高的!

那麼,為什麼多元入學會被指責是有利於中上階層子弟的不公平競爭呢?我們以2000年實施的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作例子來說明。當時的升學管道以及實施的時程如圖1。



2017050901



從實施的時間來看,除了直升入學比較特殊(大多適用於私立中學)之外,推薦甄試、申請入學的時間是最早的,其次是聯考和登記分發。而參加推薦甄試或申請入學沒有成功的人,可以再戰聯考。而就各種管道的目的地而言,推薦甄試的目標大多是被認為不錯的公立高中;而申請入學和登記分發的目標主要是高職。在這樣的設計下,國中這一端的校方和教師也參與了篩選,他們會「指導」某些學生參加推薦甄試;或「指示」某些學生參加申請入學。教育現場發生了許多的事,包括:學校集合部分學生做課後特訓(菁英班),以便在推薦甄試中勝出;教師告訴某些學生去登記分發就好,不必聯考,甚至有的學生不知道當年其實還有聯考。

那麼,多元入學方案怎麼會被說成是有利於有錢人的制度呢?第一個原因是多元入學方案將篩選過程變得複雜,讓人覺得競賽的過程與結果有「被偏心」的可能。大家想想,在過去聯考制度下,學校老師沒有權力命令那些學生可以/不可以參加聯考;招生學校除了依據分數錄取學生之外,沒有其他理由接受/拒絕考生。而在多元入學方案之下,原就讀學校和招生學校都明顯地擁有篩選權(裁判多了好幾位),標準也顯得更彈性(多元),這種由簡轉繁的程序,「被不相信會客觀」的程度就提高了。那麼,會「被偏心」的對象是誰呢?當然是有辦法的人,想當然爾就是那些教育程度、職業、收入很不錯的人啊!

第二個原因是,多元入學的篩選制度「把隱藏的秘密攤在陽光下」。許多研究都指出: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家庭社經階層有高度關係。[3] 家長的教育程度越高,通常是職業較佳、收入較高,孩子的成績越好,只是大眾不必然知道這樣的事實,大多認為學生成績不好是因為不用功、貪玩,甚至智商比較低。所以先前對於聯考的指責,焦點並不在於「教育機會不均等」;而在新制之下,由於推薦甄試的時間比較早,並且目標大多是不錯的公立高中,所以在校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就有比較高的機會因「被推薦甄試」而先獲選進入公立高中,而推薦甄試通常需要準備精彩、多樣、厚厚的備審資料,當中記載著擁有什麼才藝、得過什麼獎、擔任過什麼幹部、參與過什麼社會服務……,這些項目的多寡往往又與家長社經地位有關。這下子就不得了了!大家在這個過程中清楚地看到了社經背景比較好的學生有比較高的機會被推薦甄試而提早升上較好的學校,所以人們火冒三丈,大聲疾呼「不公平!」然而,不論是昔日的聯考或是後來的多元入學,家庭背景比較好的學生進入排名比較前面的學校的機率都比較高,多元入學之所以被罵,僅是因為它把這個「階層間教育機會不平等」的事實赤裸裸地呈現出來而已!聯考之所以被誤當作公平,只是用了一種形式平等的一次性筆試,把這個隱而不顯的祕密掩飾起來。

2017050903.jpg

聯考其實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實質上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家庭社經階層仍有高度關係。
圖片來源:中央社,https://goo.gl/DFYl73。

說到這裡,讓我們補充解決一個問題:為什麼家庭社經地位會影響孩子的教育成就呢?首先,「文憑」是勞動市場篩選人力的重要依據,不管它表示的是真正的生產力或只是信號,而只要是文憑如同入場券或績優股,可以為人們帶來長久的利益,那麼,教育成就就是大家競爭的標的,學校猶如競技場,學生為了得到好成績而競爭;升學管道也是競技場,考生在此爭奪稀有並珍貴的文憑。而為了贏得競賽,人們會拿出可以利用的資本來增加勝算,資本比較豐厚的,就容易獲得較佳的培養,得到較佳成績。就好像先進國家的運動員擁有龐大經費做後盾,可以聘請高級教練、專業醫療團隊,也可以吃最好的營養品、在很棒的場地受訓,最後在運動場上拿一大堆的獎牌。而較低度開發國家的運動選手的資源少、沒有專業團隊幫忙,平日還要下田工作,得牌的機率自然很低。不過這些欠栽培的運動員參加比賽是有重要貢獻的:讓運動賽事看起來很浩大,也因為他們的「陪賽」(陪先進國家選手比賽),讓先進國家的贏家顯得是「萬中選一」。當然,欠栽培的選手也有少數奪牌者,但多屬於天賦特優或毅力過人的奇葩。

升學競爭的勝負如同運動競技,其實反應考生長時間以來的學習成果。那麼,誰擁有比較豐厚的可用資本來培育「升學」選手呢?研究指出,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比較有能力指導孩子的課業;家庭經濟比較寬裕的人比較有能力讓孩子去補習,這些人也有比較高的機率與學校建立社會網絡、與老師聯繫,他們的孩子比較容易獲得重視,於是經年累月下來,不同社經階層背景的學生「受栽培」的程度就不一樣,成績便出現了差距,而後在升學考試的那一刻反應了這個事實,而這個事實並不會因為升學制度的不同而有改變。[4][5]

不過,現今多元化的入學篩選方式倒是給予某些學生家長自我感覺良好的機會,例如,孩子如果在大學甄選入學這一階段就錄取了不錯的學校,家長就可以開心地告訴別人:「他(她)在面試的時候好穩!」、「回答口試老師的時候答得很好!」、「不知道為什麼,他(她)一直都給人家很好的印象……」儘管這些可能只是家長自己以為的「勝出原因」,但是這種機會在唯一筆試的聯考時代可沒有喔!

2017050904.jpg

升學管道猶如臺灣體育界資源分配的問題,導致基層運動員面臨諸多困難。謝淑薇退賽、葉耀文無竿可跳,前天奪下金牌的臺灣羽球國手戴資穎,也表示球衣過大造成干擾。圖片來源:https://goo.gl/rx7BNP。



教育階層化的事實

一、不同家庭背景者在教育等級上的差異

學校教育有不同的層級,從初等教育的國小到高等教育的研究所。許多研究指出,家庭背景比較好的人,能夠取得較高階段教育的機率比較高,[6] 原因除了在學期間的成績差別之外,還包括家庭經濟是否能支持孩子繼續升學。受教育要付出蠻高的成本,不僅要繳學費、買文具,還包括就學期間沒有勞動收入所損失的金錢。因此,就「錢」的部分而言,家庭背景較佳的孩子,比較有本錢讀很久。例如,如果國中畢業後繼續升學,那麼,在高職/五專的選擇上,家庭背景較佳的孩子,比較可能就讀五專,因為讀五專的成本遠高於高職。「不同階層者取得的教育程度有差異」的情況一直存在著,即使大家以為現在的大學數量足以招收所有的18歲左右學生,但是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他們的家庭社經地位平均而言仍高於沒有讀大學的同年齡孩子。而即使是進入大學就讀,當經濟不景氣時,家庭經濟比較不佳者就可能休學。[7]



二、不同家庭背景者在教育分流上的差異

臺灣學生的就學經驗中幾乎都經歷過「能力分班」,將成績相近的學生編在同一班。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學校告訴大家「這樣的學習效果比較好」。儘管這樣的說法存在爭議,教育部後來也明令禁止,但是仍有許多學校會這樣做。[8] 如果校方依據教育部的指示採用常態編班,我們就會聽到「學生家長抗議,要求能力分班」的新聞報導,[9] 甚至採取激烈方式給學校壓力。[10] 可是能力分班的好處尚未獲得完全確認,它的負效果卻是公認的,因為被編排「低能力班」的人,就被貼上「壞學生」的標籤。讓人傷心的是,在過去,我們很少看到這些「壞學生」的家長向學校抗議這種分班方式,直到近年權利意識抬頭,逐漸有家長檢舉、抗議學校能力分班。[11] 不過,山不轉路轉,既然公立學校不能能力分班,經濟狀況較佳者,就把孩子送進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

上述這種現象就是各方在「教育分流」上的競爭。大家總想安排自己的孩子在較佳的軌道上前進,尤其是中上階級,他們會想方設法在群體中找到區隔,讓自己的孩子獲得較優的教育資源。

教育分流還包括同一階段不同種類的學校,例如:高中/高職、學術大學/技職大學。儘管15~18歲孩子接受的高中階段教育已經達普及程度,但是高中和高職這兩類學校學生的家庭背景仍有明顯不同,平均而言,高中學生的家庭背景高於高職學生。而在大學方面,如果我們蒐集大學學生的家長教育年數,則可以發現各校學生家長教育年數平均數與大學的排名(台清交成…)有著高度的相關性:排名較前的大學,學生家長教育年數平均數較高。也就是說,教育文憑的競爭,除了比「有沒有」文憑,還要比「有哪種」文憑,教育種類的競賽結果仍是:家庭社經背景較高者比較可能是贏家,這種結果也不因為入學方式的變革而改變。



三、不同家庭背景者在學習種類上的差異

現在大學的數量相當多,新生的數量卻逐漸減少,所以,只要是繳得起學費,就可以進入大學。而依據前述,家庭背景比較好的人,有較高的機會就讀學費低廉、資源豐富的國立大學。雖然教育競賽主要是在等級(國中、高中、大學)和分流(高中/高職、學術大學/技職大學)方面,但是這裡要另外提出的是「學習種類」上的階層差別。

如果把大學的科系簡單地區分為理、工、農、醫、社會、法律、經濟、教育、心理、藝術、人文、體育等類別,並且用適當的方法計算他們的學生的性別分佈,我們可以發現男女的學習種類有著明顯區隔。接著,我們分析各種科系在職場上獲得的待遇,可以發現男生居多的理工自然科系,在職場上的報酬比較高。而如果我們把性別再依階層做區分,研究發現,家長社經地位較高者,他(她)的女兒比其他女孩有較高的機率就讀理工自然科系,[12] 將來賺比較高的薪水。也就是說,中上階層的女孩的學習種類比較可能跨出傳統性別刻板印象,進而在未來獲得較佳的經濟能力。





結語

運動競賽選手歷經漫長的培育過程,而後在數年一度的重要比賽上一決勝負。教育競賽亦然,學生也經歷漫長的家庭與學校的培育,而後在升學篩選關卡論輸贏。所以,只要是教育文憑被當成篩選人才的依據,教育競爭就不會停止,而為了贏得好的文憑,家長可能投入可用資源來提高子女的勝算,於是,教育階層化便持續存在——家庭背景好的學生,有較高的機會升學,並進入好的學校。而這樣的結果,並不會因為入學制度(篩選方式)的不同而翻轉。

昔日聯考被認為比較公平,能讓不同階級的人有公平的升學機會,其實只是因為它在形式上顯得公平,考生的錄取結果仍與其家庭背景有高度關係。現在入學方式多元,競賽關卡增加了資料送審、面試等,時間也提早許多,大家發現能把這些資料做滿做好、並且通過複試而提早脫離升學苦海者,大多是家庭背景不錯的人,所以指責多元入學=多「錢」入學。其實,就大學而言,學測成績影響入學結果甚鉅,因為它決定能否申請入學,而學生參加複試時的送審資料與面試情形其實差異不大,對於入學機會到底有多大影響,其實值得深究,大學入學結果仍與家庭背景有著高度相關。而聯考之所以被懷念,只是因為有個單色的外衣遮掩教育機會不均等的事實,使之隱而不顯罷了。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人嘛!眼不見為淨。

2017050905.png

「人嘛!眼不見為淨。」
聯考之所以被懷念,只因有個外衣遮掩教育機會不均等的事實。
圖片來源:https://goo.gl/g7y1ML。

註解

[1] 天下雜誌(2017年4月15日)。《經濟五四三》「看看數據,聯考真的沒有比較公平!」網址: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 1959。

[2] 「階層」是指人類社會的高低位置,並且位置的高低不同,擁有的資源多寡也不同。例如,「中上階層」指的是那些社會地位位居中上的人,而他們的資源也是比較豐富的。能有效地呈現人們在社會上的位置的高低差異之分類很多,包括社經地位、性別、族群等,甚至宗教。其中,「社經地位」可以用教育程度、職業、收入等來測量。

[3] 早期到近期的研究都呈現相同的結果,例如,黃富順於1973年發表的〈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刊登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6期,1-21頁)、陳建州與劉正於2001發表的〈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刊登於《台東師院學報》第12期,115-144頁)、陳俊瑋與黃毅志於2011年發表的〈重探學科補習的階層化與效益:Wisconsin模型的延伸〉(刊登於《教育研究集刊》第57輯第1期,101-135頁)。

[4] 例如英國,英格蘭和威爾斯的中學原有兩大系統–「grammar schools」和「secondary modern schools」,前者主要是為了進入高等教育;後者則是給沒有進入grammar schools的人就讀。由於這種雙元學校系統呈現高度階層化,英國政府遂全面實施「comprehensive schools」,此類學校包含各層次能力的學生,用意在於降低學校教育階層化情形。實施的結果是,中上階層子弟仍以進入grammar schools為主,仍持續保持教育機會的優勢。亦即,中上階層者會想辦法保持教育分流,以確保其子女得到較佳的位置。

[5] 升學制度的變革也包括降低學費和提高錄取率,但是研究同樣顯示,這些變革並無助於降低社經階層之間的教育機會不平等。

[6] 例如,陳建州於2015年發表的〈以性別間教育成就差異的平等過程驗證門檻假說〉(刊登於《社會科學論叢》第1期,97-120頁)一文,整合1990年~2001年的各期臺灣社會變遷調查,獲得超過四萬筆的樣本,並將他們劃分為九個出生群組,分析父親教育程度對於他們教育程度的影響。結果發現,父親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本人能完成高中階段教育的機率就越高;獲得高等教育的機率也是越高。

[7] 聯合報(2009年2月12日):「受不景氣衝擊,大學開始出現休學潮,即使收費較低的國立大學,也有不少學生繳不出學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已有一百卅餘名學生辦休學,比往年多一倍。」

[8] 蘋果日報(2006年8月20日):「《蘋果》抽查23所南投縣內國中,竟有15所違法能力分班。集集國中校長廖大齊坦承有進行能力分班。但南投縣教育局則說,有督學稽查,此情形「不可能」。家長團體指出,能力分班確仍嚴重,現行督學稽查制度,根本查不到,教育機關應負全責。」(資料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60820/ 2831897/)

[9] 華視新聞(1997年9月1日):「教育部積極推動的常態編班政策,再度遭到挑戰,部份台中縣鹿寮國中的學生家長,上午聚集在學校門口,反對實施常態編班,並且和學校發生爭執,而堅持依照政策實施常態編班的校長,因為氣憤過度,結果在下午身體不適住院治療。」(資料來源:http://news.cts. com.tw/cts/general/199709/199709010007653.html)

[10] 公視晚間新聞(2010年9月6日):「彰化的陽明國中在彰化當地是家長眼中的明星國中,不過在學期剛開學沒多久,有180名新生原本要報到,卻選擇其他私校就讀,原來是家長不滿學校採取常態分班,希望學校可以用能力分班的方式選擇特定老師,以及可以篩選掉不愛唸書的學生,讓自己的孩子可以專心唸書。」。(資料來源:httpv://www.youtube.com/watch?v= N1jEYPW4Jn0)

[11] 聯合影音(2015年1月29日):「南投縣教育產業工會指控中興國中沒有依規定常態編班,中興國中家長會今天率學生和家長,高舉布條到南投縣教育產業工會抗議。」(資料來源:https://video.udn.com/news/270064)

[12] 見陳建州(2009)。〈影響大學生學習領域性別階層化之因素〉,《教育研究集刊》,55(2),35-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