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原視野:歷史教科書、原住民族與族群平等(下)

原視野:歷史教科書、原住民族與族群平等(下)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原視野:歷史教科書、原住民族與族群平等(下)
2014-3-24 21:42 作者:本報訊

■Tunkan Tansikian

除敘事不足問題之外,呈現於歷史教科書的原住民族相關文字敘述,其中某些內容也引起該族群成員不滿,譬如「高山族」即為最典型的例子。事實上,在相關課綱中,並無高山族一詞的出現,但在各版本教科書中,卻大量出現以平埔族/高山族這一組概念介紹各族分類及其概況的篇章。

敘事不當
此一介紹方式之所以會引起原住民族社群不滿是有原因的。從該族群命名的歷史進程來看,無論「生蕃/化蕃/熟蕃」、「平埔族/高砂族」、「高山族」、「山地同胞(山胞)」,其實都是外來者加諸於其身上的稱呼。直到1980年代原運團體提出正名主張,認為以往各種稱呼都無法展現族群主體性,要求大社會承認其為「原住民族」。隨後1990年代的憲改工程,也從善如流地在憲法增修條文中使用該詞取代原有的山胞一語。

換言之,「原住民族」是我國目前對該族群的正式稱呼,也是該族群自我選擇的名字,符合名從主人原則。在現行政府文書中,指稱該族群時幾乎看不到高山族這個字眼。譬如若讀者們查找一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在該機關對現有原住民族十四族的介紹中,是找不到高山族此類用語的。該族群成員自我介紹時,也很少聽到他們自稱是高山族。

然而,不少現有版本教科書卻都以高山族稱呼這14族,但是從前述原住民族一詞源起來看,這種表述似乎對該族群帶有不敬之意。將心比心想一想,當台灣出現於國際場合時,我們不願意被強加「中國台灣」此一名稱,那麼又何苦不斷使用原住民族不喜歡的一個名詞強加在他們身上?

當然,若文本出現高山族一詞時,指的是歷史上曾出現過的某種稱呼,或者說在學術場域依特定研究脈絡將之當成專有名詞使用,這無可厚非。但是在一套形塑未來公民社會認知的教學文本中直接使用該詞,卻顯然不妥。不幸地,若諸位翻閱現有中小學教科書相應章節,會發現相關解說文字很容易讓學生誤以為現在的14族還是稱為高山族,這不但誤導了主流社會學生的他者認知,也混淆了原住民學生的自我認知。

或許,參與教科書編撰的歷史學者,為了民族分類方便之故,有其使用高山族一詞的學術理由,但似乎文字上可以更加謹慎,以避免前述誤導之虞。至少應該提醒學生,目前原住民族對這個名稱的態度為何,讓該族群的想法也能有機會呈現於教科書之中,這不是更接近族群平等理想嗎?

影響族群平等理念
土地爭議以及正名過程,只是現今歷史教科書敘事問題之一端,其他遭忽略或不當述說的原住民族重要歷史,還可以舉出一長串例子,此不贅言。現有的歷史課程,當然已突破以往,其成就不容抹殺。但類似前述敘事不足或不當之處,都意謂著我們的歷史教育,離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的理想還有一段距離。

此一評斷並不為過,首先,原住民族學生並未如同他們的主流族群同學一樣,擁有平等的機會透過歷史教科書認識自己祖先的歷史。

就原民生所應接受的民族教育來看,無論其內容為何,透過學校課程認識到自身民族的主要歷史記憶,此一要求並不為過。試想,當主流族群學子可以透過現有教科書了解其祖先如何渡海來台,以及如何在不同政權統治下與其互動並逐漸立足生存、化他鄉為故鄉,從而建立其對自身族群的歷史記憶與認同。反之,原民生有可能在數年學校歷史教育後,較為完整地說出自己族群的故事嗎?或至少在對影響其族群現有處境至關重要的史實上,了解自己族群的想法嗎?

答案並不樂觀。坦白說,透過對現有歷史教科書之閱讀學習,原民生或許可以從中對主流族群的歷史經驗甚至世界文明發展過程如數家珍,但大概對自身族群的重大歷史事件仍然所知有限,甚至搞不好只學會了從主流族群角度詮釋歷史,卻不清楚自身所屬族群對同一事件的觀點為何。譬如大部分教科書會提到牡丹社事件,但能有幾個版本會呈現排灣族人對該事件歷史意義的詮釋?

總之,對於主流族群而言,現行歷史教育框架,或許的確是某種「空心圓」模式的實踐,亦即以他們祖先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經驗為基礎(台灣史),擴展至中國史、世界史。但是對於原住民族而言,此一框架根本就是個「空心圓」,也就是說,在此框架學習下,他們只能學習到主流族群與世界文明的歷史,卻對自身族群的發展歷程所知有限。就此而言,難謂原住民族與主流族群一樣,擁有平等的機會可以透過國家教育承傳其歷史記憶。

其次,未給予原住民族適當舞台的歷史教科書,對於社會整體族群關係也不會是一件好事,恐有疑於多元文化憲政理念的推動。

歷史敘事常是主流族群形成並固化其對少數族群宰制地位的意識形態工具,舉世皆然。以國內為例,以往同化主義時期所刻意突顯宣揚的吳鳳故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透過由主流族群所掌控的史實篩選與詮釋權力,在鄒族說法中被認為是剝削者代表的吳鳳,轉身一變成了犧牲生命教化落後民族的英雄。

這種文明/野蠻的刻板印象,進一步形塑了主流族群與原住民族間的的宰制/被宰制地位,以及合理化了前者加諸於後者的種種文化同化與資源掠奪行為。直到1980年代之後,社會思維跨入了多元文化時期,我們才有機會反思吳鳳神話的真實性,以及其背後意識形態加諸於原住民族之歷史傷害,並進一步在後續的政治社會改革中謀思修復之道。

相較於以往,現今的主流族群學子有機會透過歷史教科書中的相關文字介紹,得以不再重蹈前一世代投射於原住民族身上的刻板印象,以及複製那套具有族群宰制意涵與作用的意識形態。然而,就如同前面不斷提及的,敘事不足或不當,恐怕會對此一解殖工程大打折扣。

當然,在現有歷史課程架構中,要求所有學生通讀原住民族歷史,似乎也沒有必要,那應該是原民生的功課。然而,雖然非原民生沒有必要熟悉完整的原住民族歷史,但卻有責任理解該族群重要的歷史,以及這些歷史在不同族群詮釋觀點上的可能差異,否則主流族群學子很可能不容易聽得懂原住民族於當今所發出的一些聲音、想法。如同前面提及的土地議題,若缺乏對其歷史脈絡的理解,主流社會又怎麼可能以同理心看待原住民族對其所遭遇殖民傷痛的吶喊呢?

儘管當今社會還是有不少人對原住民族持有偏見,但我始終相信,更多的社會成員滿心期待原住民族整體處境能有所改善,甚至殫精竭慮奉獻心力於此。對於這些信奉族群平等理念應獲實踐的朋友,更應對原住民族歷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如同美國學者Burke A. Hendrix所提醒的:「歷史誤憶對那些想要幫助原住民族的人而言也相當危險,因為這會讓他們容易受到刻板印象所左右,其所形成的解決方案也易於走向錯誤的方向。」

展望未來的12年課綱工程,這正好是一個改變的契機。為了避免內容不足或不當的歷史敘事成為我們憲政理念的絆腳石,確實有必要趁此時機,在主流族群以及原住民族間建立對話空間,從民族教育以及族群關係角度,釐清原住民族在歷史教科書中應有之地位,並在課綱及教科書中進行實質、具體的改革。

(全文完,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