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一)

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一)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從設計到社計的社會學想像(一)
Posted on 2013/10/28 by tsasociology
陳東升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為什麼一個不做產品設計的社會學者會談設計?

因為設計思考(思維)、因為社會創新將焦點逐漸放在解決社會議題。社會學研究社群組織和結構問題,提供設計專業另外一種視角,轉換一種設計思考的角度。如果我們觀看投影片的圖像,著重在圖像的左側,看到的是鴨子;但是換個角度,聚焦在右側,我們看到的就是兔子。

c

資料來源:Gombrich, Ernst Hans. 1972. P. 4, Art and Illusio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Presentation, Phaidon, London.

視覺上,換個角度觀看,就出現不同的物種;依此推論到,思考一個現象,採取的角度不一樣,也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內容,發展出不同的解決方向。兩個學科的對話可以創造視角轉換的效果,如果這種視野轉換的效果出現,我們期待設計變成社計,設計師變成社計師。

◎社會學會問:為誰設計?

首先,社會學研究社群組織和社會結構問題,社會的平等和正義是這個學科的核心關懷。所以,為誰設計是很重要,也是社會學者通常最先要思考的議題。相對於傳統設計專業,社會學在考量產品、服務的主要目的滿足基本的需求,而不是刺激欲望、滿足欲望,因此社會學強調為90%的公眾需求設計,而不只是為那些負擔的起金錢開銷的10%的客戶設計。這也是代表性的設計學者Papanek(1971)為真實世界設計的主要論點,Whiteley(1993)的為社會設計都是呼應這樣的想法。為90%的公眾設計,可以維持每一位社會成員基本的、有尊嚴的生活,對於那些有比較多資源的10%的社群,他們也可以維持既有的地位,過著好生活,這是一種他利且自利的設計精神。為90%的人設計,不只是歐美國家為第三世界國家貧窮居民設計,而且也應該落實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為公共、社會利益設計。

在台灣的代表性案例,就是被國際組織選為Public Interest Design 全球100人物的謝英俊建築師,他在受到地震、水災嚴重衝擊地居,所設計的自力造屋的建築,即便家園毀損經濟資源不足的受災家庭都可以在有限資源的條件下,打造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家屋。自力造屋的過程可以重新建立家人、社區居民、來幫忙志工的社會支持、社會連帶。不僅解決物質上的問題,也緩和心理問題。

◎社會學從系統性角度思考的設計問題

其次,相對於設計專業,社會學是要解決系統的問題,而不是單一產品、單一服務的問題。社會學者會先勾勒問題的框架、複雜問題的內涵,而不是將問題簡化或是視為理所當然,將大多數的心力擺在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在動手解決問題之前,想清楚我們究竟在設計什麼、在解決甚麼樣的問題是很重要的事。如果從設計專業的進展歷史進程來看,它是從平面設計、產品設計、服務設計發展到政策與都市規劃設計,過去的工作取向顯示大多數的設計專業工作者是做單一產品、單一服務的設計,因而常常是在既定問題下尋求答案、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在設計進行前,先思考我們到底要解決甚麼樣基本的、結構性的問題,這樣才能見樹又見林。

cc

【關注圖框(結構或系統問題),而不只是圖像(被限定範圍的觀察)】

資料來源:http://ithinkidesign.wordpress.com/

我們可能知道SEGWAY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技產品,它技術很先進,卻沒有受到廣泛地接受。一人站立行動車,就是一個昂貴的產品,解決個人行走會疲累、行走距離不夠遠的單一問題。但是設計SEGWAY的團隊,可能沒有想到行走通常是一種會和別人接觸互動的社會行為、是一種和別人一起進行的行為,不太可能我騎SEGWAY,然後朋友一直邊走邊跑跟我交談?每個行人通常希望掌握行走方式的自主性,她可以隨著情境改變來調整,摩托車就比站立行動者更合適。還有,停放地點、或者是進入高樓層住家,又該怎麼辦呢?沒有思考系統的問題、沒有思考設計這項產品到底是要解決什麼更為根本的問題,使得這項科技產品乏人問津。

◎社會學會走出房間,看到社會情境對人的影響

最後,相對於設計專業,社會學者不會只是關在房間裡、腦力激盪找問題解決方案,而是走進田野、深刻有系統地觀察、結合理論內容來研究使用者要不要使用、怎麼使用、使用之後對於他自己和他的社群產生甚麼樣的影響,眼前這台電腦,身為「社計師」,要看得到使用者所處的脈絡或社會情境對個人行為、社群產生的影響。

設計專業者Tim Brown與Wyatt(2010)在〈社會創新的設計思考〉這篇經常被引用的論文中,舉了一個有關非洲地區蚊帳使用、疾病防治和銷售通路的例子,”在俄塞俄比亞,兒童瘧疾發生率下降了51%,在加納降低了34%。然而,蚊帳的分發方式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在加納北部,蚊帳被免費提供給孕婦和5歲以下孩童的母親。這些婦女可以很容易的在當地的公立醫院裡領取免費的蚊帳。對其他人來說,這些蚊帳他們很難得到。

他們在加納訪問了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當地人,他叫Albert,剛剛染上瘧疾。問他是否睡覺時使用蚊帳,他說沒有,因為在當地的Tamale城根本沒有任何地方可以買到蚊帳。原因很簡單,因為有許多人可以領到免費的蚊帳,對於店家來說,賣蚊帳就變得無利可圖。而當地的醫院也沒有能力銷售多餘的蚊帳。這個例子說明,免費分發蚊帳給經濟不自主的民眾,對於那些無法免領取公民產生的未預期後果,最後反而限制了傳染病防治的整體效果。

cccc

【蚊帳讓非洲瘧疾兒童致病率下降,但是不同的蚊帳發放,造成不同的社會影響】

針對使用後對於行動者和社區其他民眾產生影響的問題,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者Dupas(2012)進一步研究領取免費蚊帳的民眾,等蚊帳使用三年壞掉了,當政府不再贈送,他們會不會買,大約五分之一會再買,和第一次使用是自己花錢買的人再次購買的比例沒有差別。更有趣的是,當鄰居都拿到免費的蚊帳,沒有拿到的民眾會不會去購買,答案是約有66%的民眾會自己去購買,因為他看到使用蚊帳避免瘧疾的好處。因此免費蚊帳具有社區擴散的效應。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樣都是免費蚊帳,但僅僅只是發放的方式不同,對人們使用行為、社區防疫卻有巨大的差別。這就是有沒有考量到「使用者所處的脈絡或社會情境對個人行為、社群的影響」。

如同我們一開始提到「鴨子與兔子」的圖片,轉換角度思考,會帶來不同的創新視野。社會學和設計專業的對話,可以帶來在方法上的新視野。就像現在有不少大的設計公司聘請人類學家,採用人類學的參與觀察或是民族誌研究法。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