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震不碎的愛 伊甸到宅復健伴心傷 / 台灣援外 友誼滿載系列 (3)

中央社記者施馨堯台北18日電 / 2010.02

醫療援助沒有國界,政治敏感度低,成為醫術卓越的台灣向世界叩門的利基之一。發自公民社會的力量結合政府,讓柔性的人道策略得以突破政治障礙。

談到台灣醫療援助的傲人功勳,不可不提「台灣路竹醫療和平會(路竹會)」。1995年牙醫師劉啟群號召一群熱心醫師,起初僅在國內偏遠山區義診。1999年應外交部之邀,到馬其頓科索夫難民營義診,開啟海外醫療援助之端。

成立16年以來,路竹會足跡遍及國內各偏遠部落與第三世界國家,包括馬其頓、印度、非洲查德、賴比瑞亞、中南美洲的玻利維亞都是路竹會耕耘的園地。他們自備器材,在南亞海嘯時甚至攜帶2600公斤醫療資源,深入叛軍佔領區。

此外,包括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灣奧比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也都向海外伸出友愛的手,不論在緊急救難或長期駐點服務等成就,國際社會都有目共睹。

而由政府成立,以加強對外關係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也透過定點長期醫療援助,或派遣機動「行動醫療團」執行國際醫療衛生計畫。行動醫療團提供平台,和37所醫療機構合作成立「國際衛生醫療合作策略聯盟」,邀集醫護人員組成前往友邦服務,為台灣醫界打開走向國際的一扇窗。

即使台灣的醫療外交在國際舞台闖出口碑,過去仍免不了來自中國大陸的阻力。國合會行動醫療團團長陳志福說,在非洲執行醫療援助10餘年,碰過很多類似狀況,但對他而言,這並不是無解難題。

他說,在醫療援助方面,中國的效率不及台灣,而且資源停留在台灣70年代條件,醫療團並不須擔心來自中國的打壓。

他說,在國際間只要牽涉人道援助,都受國際社會的擁抱與肯定,中國不致於明目張膽阻擋台灣;相對的,還有很多中國病患反倒投向台灣團隊的懷抱。

中央社記者施馨堯台北18日電 / 2010.02

把醫院搬上飛機變成「飛行醫院」,看似在童話中才有的情節,但奧比斯基金會卻做到了。

奧比斯擁有世上獨一無二的「眼科飛行醫院」,是有27年服務歷史的國際非營利醫療教育組織。眼科飛行醫院繞行全球,到第三世界國家進行眼科手術,至今已飛行87個國家,培訓超過23萬名眼科醫師及護理人員,嘉惠近1000萬名病患。

台灣國際奧比斯基金會創辦人蔡瑞芳,是台灣少數幾位曾在眼科飛行醫院執行手術的醫師。

「為什麼你要選擇他,不選擇我」?執醫過程中到達醫療資源不足國家,取捨病患成為醫師最困難抉擇。蔡瑞芳說,如果當地只有5個眼角膜,排隊等候已久的病患跪下來,對醫師哭求,不願意離開,那種場面最讓人難以忍受。

不同於台灣醫院的執業經驗,在眼科飛行醫院上,對疾病的決定者只有醫師1人,醫師要對病患負完全責任。蔡瑞芳說,在人手充足的醫院,有第1、第2助手打針、縫合與善後,但偏鄉沒有住院醫師,從頭到尾自己來。

蔡瑞芳說,上機服務後,病患只知醫師來自台灣,如果技術不夠熟練,一旦發生差錯,不僅傷害組織名譽,也影響國家形象。

「對很多人來說,失明是僅次死亡的恐懼」。台灣奧比斯執行長李茹芳說,台灣民眾由於健保給付制度與進步技術,已免於眼疾之苦;但對許多國家,眼疾治癒仍是奢侈品。

李茹芳說,除遠征第三世界外,奧比斯在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地還設立長期辦事處。根治眼疾不只需手術,公衛條件與教育更重要,而強大後勤支援與在各國訪查的「地面部隊」是關鍵環節。

李茹芳說,由於地域環境或遺傳,地區眼疾種類也有差異,在越南與秘魯,早產視網膜病變是最主要的疾病,如果不在出生第1年治療,救治機率就很低;在砂眼嚴重的非洲,改善公衛條件與衛教就是關鍵步驟。

她指出,直接服務其實無法給予太多幫助,因此團隊進入醫療體系,提升當地醫術,給予儀器外,深入學校視力檢查,並與老師和父母溝通。

李茹芳說,有的家庭經濟不良,嚴重白內障、斜眼或弱視孩童被當作營養不良看待,須花很多時間向父母解釋,這是可治療的疾病。但令醫療人員最無奈的是,有些父母認為眼疾是詛咒或惡兆,即使提供補助,仍不肯簽下手術同意書,甚至放棄治療。

李茹芳說,有了科技公司贊助,近來奧比斯甚至發展出「cyber sight」網路視訊教學方式,醫師若遇難題,有全球500餘位志工醫師可即時提供指導,達到教學與治療的最佳效率。

中央社記者施馨堯台北18日電 / 2010.02

川震震垮逾萬人的平靜生活,利用有限資源,伊甸基金會深入四川九龍鎮,到宅復建服務,為災民重拾災前笑容,醫治看不見的「心傷」。

2008年5月12日,一場強烈地震,改變中國上萬名四川省汶川居民命運。事發當下,國際關注焦點在幾個重災區,伊甸國際發展處國際合作中心主任鄺偉誠說,由於不希望資源重疊,評估後決定進駐資源稀少,位處四川棉竹市北邊的九龍鎮

靠近白雲山與跑馬領的九龍鎮,是以務農為主的小鎮。512地震後,全鎮95%房屋倒塌損毀,1000餘人受傷,超過300人死亡,整座城幾乎化為廢墟。

鄺偉誠說,伊甸不是以立即急難救助為目標,而是為災民復健,讓中途致殘的人重新站起來。於是,災後半年伊甸加入術後磨合、復健和陪伴災民的服務。

「我們決定不要他們走,而是讓我們過去」。鄺偉誠指出,由於資源有限,每項復健工具都就地取材。居民求好心切,為了趕快康復,一早拄著柺杖步行3至4小時到衛生院,復健半小時後,又急忙在太陽下山前回到山上,也有一些人因殘疾根本無法行動。因此,挨家挨戶的「到府服務」就此展開。

鄺偉誠說,九龍鎮的物資與生活條件,等同於民國30年代的台灣。當地衛生局科長曾跟他說,如果沒有這次地震,根本不知「復健」為何物。從前只拿損傷藥膏塗塗抹抹,經歷地震才知道災後重建復健科的重要。九龍鎮重建過程中,當地政府導入許多資源,學校或醫療大樓中都納入復健科。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台灣也受到波及。多位領有高薪的職能與物理治療師放棄工作,長駐九龍鎮1個月以上。他說,曾有幾位志工的父母知道孩子因此辭職,氣得打電話大罵他們是詐騙集團,但看到成果後,也只能信服孩子的決定。

在服務過程中,伊甸基金會遭遇到一位「沈默小天使」,3歲女孩秀秀。鄺偉誠說,秀秀的祖母復健時,帶她到復健室,社工們幾次跟秀秀打招呼,卻毫無反應。秀秀的祖母才說,秀秀原本是活潑開朗的孩子,地震時房屋瞬間倒塌,雖在祖母懷中躲過肢體外傷,但心靈卻受到打擊,從此沈默不語。

鄺偉誠指出,伊甸基金會聯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諮商社工,讓她們介入協助。經過幾次治療後,秀秀已逐漸展開笑容,相信不久後會恢復從前活潑開朗的個性。

參與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林盈潔說,有天德陽市文廟廣場舉行改革30週年紀念,看板中部分是512地震紀錄。那些四肢健全,不曾受傷的人們立足在看板前許久,有人甚至拭著淚,她才明白原來看不見的悲傷、心靈的傷害更難抹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