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轉載] 《兩岸解藥:從「統一論」到「連結論」》聯合報系列社論 [2010 September]

『從「統一論」到「連結論」』系列社論

【聯合報╱小啟】
2011.04.18 04:13 am

本報自九月二日至二十日,陸續刊出《兩岸解藥:從「統一論」到「連結論」》系列社論,共五篇,為便利讀者參閱,茲集成專檔,並附《陳世忠的坦率與隱諱》及《筷子理論:解讀兩岸關係民意大調查》兩文,一併見刊於聯合新聞網「社論」區,歡迎讀者免費下載系列七篇社論的全文,網址是:
http://udn.com/udnplus/editorial_2.pdf


全文網址: 『從「統一論」到「連結論」』系列社論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856786.shtml#ixzz1TABBNjpW

[hr]

《兩岸解藥:從「統一論」到「連結論」》聯合報系列社論

序言

本報自九月二日至二十日,陸續刊出《兩岸解藥:從「統一論」到「連結論」》
系列社論,共五篇,為便利讀者參閱,茲集成專檔,並附《劉世忠的坦率與隱諱》
及《筷子理論:解讀兩岸關係民意大調查》兩文。


《社論》兩岸應當共策「目標創新」

從賴幸媛在美談話及李亞飛來台發言以來,兩岸關係似乎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一方面,北京彷彿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進度太慢(甚至認為似有倒退),表達不
耐;另一方面,北京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信任亦彷彿出現動搖。後者當然比前者
更值得注意。

先談兩岸信任。台灣實施民主制度,因此主政者在維持兩岸政策的國際、兩岸
及國內的平衡上較為困難。馬政府在維持「一中憲法」的原則下,在戰略上「一
中各表」(仍是一中憲法),在戰術上「不統/不獨/不武」(還是一中憲法);
這非但是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底線,也是馬政府對內執政正當性的基礎。然
則,有何理由認為馬英九會捨棄「一中憲法」的根本立場?

除非北京認為「一中憲法」違反「一中原則」,或「一中憲法」不容於「一中
原則」,否則豈能謂兩岸信任關係已生變化?至於台灣內部,也有人認為馬英九
所主張的「中華民國」已非原本的「中華民國」,又謂「九二共識」已漸空洞化,
甚至將「一中各表」等同於台獨或獨台,相對於綠營之指馬英九為「傾中賣台/
終極統一」,皆可見台灣主政者在民主光譜上維持兩岸政策平衡之不易,但恐怕
都不至於可到指控馬英九違反一中憲法或變成台獨或獨台的地步。「一中憲法」
是中華民國與台灣的生存根本,我們不相信馬政府會自毀長城。

再談進度的快慢。○八後兩年來的兩岸發展進度,其實是六十年來發展最快、
最密集、最濃縮、最具正面成果的兩年,此點無人可以置疑。至於有人認為應當
暫時慢下來,或有人認為還不夠快,主要皆是對於何時應當處理政治議題的緩急
見仁見智所致。這方面至少可有兩種思考:一、所謂「政治議題」,是否就是「統
一議題」,或只有「統一議題」?倘若認為如此,當然會感不耐,因此也會傾向主
張加急加快進度。二、其他議題,例如簽成ECFA,難道不也是及已是一個
重要的政治進度與成就?如果認為是,就不會對「政治議題」太急切,也就可能
傾向將進度放緩。

要明白前述「信任問題」及「快慢問題」的糾結所在,必須先對「政治議題」
的定義與內涵進行釐清。本報《元旦六論》系列社論指出:兩岸關係應當「從合
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若以本文題旨而論,「合理的過程」牽涉到「快慢問
題」,「改善之目的」則牽涉到「信任問題」。目的若改善,信任就會加強;目
的若太困難,進度必然慢下來。

由於台獨已經絕不可行,所以「一中憲法」(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中華民國主
政者絕無可能否棄的國家準據;亦因此,兩岸關係的「信任問題」可以說不是問
題,實在不必因杯弓蛇影而藉以惹是生非。問題在於:如何用「改善之目的」(信
任問題),來調節「合理的過程」(快慢問題)。

昨日本報兩岸版的一則報導頗具啟發性。報導稱,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副所長周志懷發表個人看法說:兩岸也許需要在「一中憲法」和「一中框架」之
間找到一個連結;可以進一步細化兩岸的共識,構建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我們想
強調的重點是,周志懷說:兩岸要「政策創新」,理念上要更有創意。

用本報《元旦六論》的語彙來說,周志懷所說的「政策創新」,就是我們所說
的「改善之目的」,也就是「目標創新」;而他說的「在『一中憲法』和『一中
框架』之間找到一個連結」,也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屋頂理論加杯子理論」。
回頭來說兩岸的「改善之目的」。兩岸的終極「目的」是否一定只有「統一」
一途?而「統一」是否就是消滅中華民國的意思?有無可能兩岸共同「創新」一
個比「統一」更有實現的可能性且付出負面代價較小的「政治目的」或「政治目
標」?也就如周志懷所問:有無可能「政策創新」?亦即有無可能在「一中憲法」
與「一中框架」之間建立一個連結?其實,這也就是許多大陸學者所提出的「中
華民國的定位問題」,可見不止周志懷有此想像。

兩岸其實有許多頭腦清醒的人,不要被那些糊塗人用「信任/進度」來混淆了
視聽。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從合理的過程到創新之目標;我們期望亦相
信,兩岸應能及必能共策「目標創新」。

【2010-09-02/聯合報/A2 版/焦點】《社論》從「統一論」到「連結論」──再論兩岸共策「目標創新」


本報二日社論的題目是〈兩岸應當共策「目標創新」〉。話題來自北京智囊周

志懷說,兩岸也許需要在「一中憲法」和「一中框架」之間找到一個連結。他說:
兩岸需要「政策創新」。

本報《元旦六論》系列社論指出,兩岸關係應當「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
周志懷所說的「政策創新」,應與社論所說「改善之目的」有極大交集,均可進
入「目標創新」的討論。

其實,六十年來,兩岸之間的「政策創新」或「目標創新」已然經歷了許多重
大轉折。例如,且不說「血洗台灣」、「反攻大陸」的「政策」早已被「創新」
掉了;再如,即使「和平統一」的「目標」未被「和平發展」所完全取代,但二
者所強調的「政策」已經大不相同,故也是極大的「創新」。可見,解決兩岸僵
局的機會在於:政策可以並應當創新,目標也可以且應當創新。正如北京智囊鄭
必堅說的:「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

周志懷說:兩岸需要在「一中憲法」(台灣主張)和「一中框架」(大陸主張)
之間找到一個連結。這也許正是「政策創新」或「目標創新」的肯綮所在。

這個「連結」,或許即是我們自十五年前倡議至今的「第三概念的中國」;其
實這也是許多欲為兩岸建立「連結」的官學人士之共同思考取向。亦即:「中國」
有三個概念: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在二者之上的「第三概念的中國」。
「連結論」的共同思考取向是:設法創立一個在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二
者之上的「整個中國」,作為「連結」。倡議層見迭出,例如「屋頂理論」、「球
體國家」、「邦聯」、「三個主體論」、「一中兩憲」、「一中三憲」、「統合
論」、「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一國兩府」、「一個中國/兩個平等政權」、
「筷子理論」、「杯子理論」等等不勝枚舉,可謂皆是「第三概念中國」的表達
形式。議論紛紜,但多屬大同小異或名異實同。甚至,胡錦濤所言「大陸與台灣
同屬一個中國」,及「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此處所稱的「中國」,
可能也有「第三概念」的意涵。

「連結論」可以視為「統一論」的「創新」。「統一論」若欲以「和平」達成,
不知要經歷多少風浪及多少歲月始能實現,甚且若以「和平」為最高宗旨,即可
能永遠統一不了,甚至也許以不統一為宜;反過來說,倘若最後還是以武力完成
「誰吃掉誰」的「統一」,而以殺戮及消滅民主國家中華民國為收場,那將是人
類文明及中國歷史上不堪設想的浩劫,誰能下手?然則,和平統一不易達成,武
力統一又無法收拾,難道不應思考「政策創新」、「目標創新」?

「連結論」可能是「統一論」的「創新」;因「連結論」並未違反「一個中國
的原則」。兩者的差異在於本報屢屢指出的:統一論的刻板印象是中華民國消滅
的「一個中國」,而連結論是中華民國存在的「一個中國」。

兩岸如今應當潛心思考汪道涵在一九九七年提出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
國」。他說:「一個中國不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等於中華民國,而是兩岸
共同締造統一的中國。」又說:「一個中國不是現在式,因為目前很困難;也不
是未來式,因為可望不可及,夜長夢多。因此,何不用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
這種「政策創新」的表現,可謂是「連結論」的鼻祖;且亦可見,「連結論」可
以是「統一論」的「目標創新」方向。

為響應兩岸「政策創新/目標創新」,茲再重複本報所說的「新新三句」:「世
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中國的主權
與領土不容分割。」這個命題的邏輯性不甚周延,卻可能是由「統一論」往「連
結論」進行「政策創新」、「目標創新」的思考入口。

【2010-09-04/聯合報/A2 版/焦點】


《社論》三論從「統一論」到「連結論」

本報二日及四日社論,討論「統一論」與「連結論」。「連結論」是欲在「一
中憲法」與「一中框架」之間建立一個連結;而與「統一論」的意趣不同。
擱下台獨不論,兩岸未來關係可能朝兩種形態發展:一種是「統一」;另一種
則是「連結」,可稱「泛屋頂理論」,又可分為三種。試分論之:

一、統一:就是「誰吃掉誰」,兩岸合併在一個國號之下。二、硬屋頂:在中
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以「第三概念的中國」作「連結」;說法甚多,
如邦聯、歐盟模式、一國兩府、一中三憲、球體國家,或「新新三句」(世界上
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中國的主權與領
土不容分割)等。三、軟屋頂:如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兩岸都是一家人等。四、
巧屋頂:如 ECFA、部長互訪(如大陸文化部長蔡武正式訪台,我文建會主委
盛治仁將回訪)、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等。就今日情勢言,兩岸在軟屋頂及巧屋
頂上皆已有顯著進展。以ECFA為例,

非但是一個經濟「連結」,也是一種政治「連結」;在建立了ECFA的連結之
後,兩岸關係可謂已經通過了一個不可折返點。再往前走,就可能漸漸會觸及「硬
屋頂」及「統一」的問題。本系列社論想要討論的是,在「統一論」與「連結論」
之間的比較與選擇。

如前所述,軟屋頂(如中華民族)及「巧屋頂」(如ECFA)已有顯著進展;
此類連結可使「統一前」或「未統一」的情勢穩定下來,所以「雖然並未統一」,
但是「仍能和平發展」,因而這些「連結」極為重要。接著,下一個兩岸議題,
就也許將是在「統一」與「硬屋頂」之間的選擇。既說是一「選擇」,也就是不
把「統一」視為必然的目標,而可以思考「屋頂理論」是否一種比「統一」更好
的選項?

這又涉及了「一個中國」的定義問題。是不是不統一,就不是一個中國?或是
非要統一,才是一個中國?倘係如此,北京所說「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
的說法要如何成立?而所謂的「連結論」,其實就是希望能為「雖然尚未統一/
仍是一個中國」的命題,找到法律化或制度化的途徑,以使「一個中國」成為「已
經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始終懸而未決的問題」,也就是朝向「現在進行式的
一個中國」的方向找答案。例如,兩岸如能建立類如「邦聯」的「硬屋頂」,這
雖不能說是「統一」,而是一種「連結」,但在法理上仍然符合「一個中國原則」,
其實也就是實現了「一個中國原則」;倘做如是觀,「連結」有無可能是一個比
「統一」更佳的選項?試將繁複的論證,簡化成四個對子:

既然很難統一,何妨作好連結/如果作好連結,也就不必統一/只要做好連
結,其實好過統一/連結通過考驗,統一也有可能。

這四個對子的涵義,從感受形格勢禁,轉至消極維持現狀,再轉至積極接受連
結的意義,最後仍為統一留存了可能性。此處想要強調的是,不必將「連結論」
視為「統一論」的敵對論述;而宜將之視為替代方案,甚或是較佳選項;且「連
結論」也可能成為「統一論」的條件與台階。這就是本報所主張的:兩岸關係應
當「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

目的可以成為過程,過程本身也可以成為目的。若將「誰吃掉誰」的統一「目
的」,調降一格成為「屋頂理論」,則不論軟屋頂、巧屋頂或硬屋頂,皆可能成
為鞏固兩岸關係的重要「連結」。連結如果鞏固,何患能否統一?

其實,兩岸有心人皆知,「統一」是難度最高、風險最大的解決方案。如果非
要「統一」了才算是「一個中國」,那麼主張「統一」不啻即是延長「分裂」,
兩岸形同被「統一」這個「不可能的任務」所撕裂;但是,若能朝「連結」的方
向思考努力,由軟屋頂、巧屋頂、硬屋頂漸層漸進地推移,「一個中國原則」就
不會成為兩岸的障礙,反而可能有助於改善及穩定形勢,就此實現了「現在進行
式的一個中國」。
【2010-09-12/聯合報/A2 版/焦點】


《社論》兩岸解藥:「連結論」好過「統一論」

本報二日、四日、十二日社論探討「連結論」與「統一論」之比較,認為「屋頂
理論」(連結)是較「統一」為佳的選擇。

前文指出,「統一」是難度最高及風險最大的選項。「統一」就是「誰吃掉誰」,
併吞在一個國號之下;這關係到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如何統一的問題。若要民主統一,河清何日?若是武力統一,如何善後?

二、統一後的治理問題。畢竟中華民國已是直選總統及普選國會的民主政體,即
使實施「一國兩制」,恐怕也不應開倒車;在此僅舉一例,「統一」後的台灣還
容許存在一個主張台獨的政黨嗎?容許存在是一個治理問題,不容許存在也是一
個治理問題。三、統一目標久懸未決的問題。如果認定「不統一」就不是「一個
中國」,則在「誰吃掉誰」之前,「統一」就反而成了兩岸分裂的因素,兩岸關
係亦因「未統一」而長久陷於緊張;反過來說,倘若認為「屋頂理論」也符合「一
個中國原則」,則兩岸在軟屋頂、巧屋頂或硬屋頂(見前文)之下,即可漸層漸
進地體現「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準此以論,「統一」其實是使得「一個中
國原則」不能安頓的因素,而「屋頂理論」則可將之漸層漸進地提早止息爭議,
解決問題。此一差異對兩岸各自的內部政治亦有重大關聯,如果能確認「屋頂理
論」及「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大陸方面的鷹鴿之爭即可緩和,北京當局將
不致因長久無法兌現「統一」的政策目標而使政權存有難測因素,而台灣方面亦
可望大幅降低統獨鬥爭的社會傷害。然則,為何非要偏執「統一」的目標,又為
何不能思考以「屋頂理論」為「目標創新」?

有沒有比「統一」更好的辦法?這是兩岸朝野皆應嚴肅思考的問題,至少兩岸
當局不應阻止而應鼓勵這類的民間討論;北京當局尤應如此,給自己鬆綁,也給
大陸民間鬆綁。北京政權如今將自己及整個大陸社會綁在「統一」的大柱上,一
方面永遠欠大陸人民一個「很難實現/即使實現了也很難收拾」的承諾,另一方
面也在統治圈內部永遠埋著一個鷹鴿反目的炸彈,這種政策未免太不實際也相當
危險。所以,應當考慮「政策創新」。管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做「承諾的陷阱」
(commitment trap),意思是說一個人被自己的「過度承諾」所陷害;用一個
無法實現或實現後無法收拾的承諾,使自己陷於危境。例如,一個人若發誓要一
口氣吃五百顆水餃,只會有兩種結果:

一種是吃到送醫院;另一種是明知後果而根本不能兌現承諾,只能「食言」。這
即是「承諾的陷阱」,所謂「目標創新」,可說就是要將水餃的數量重訂在一個
合情合理的標準;使發出承諾者不致墜落「承諾的陷阱」,而作繭自縛或下不了
台。

當下的「統一」問題,在台灣民意是「怕統一」,在北京當局則是「怕不統一」。
台灣民意「怕統一」,不難理解;而北京當局「怕不統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
已陷「承諾的陷阱」之中。因而,兩岸若要「和平發展」,在台灣須化解「怕統
一」的民意憂慮,在北京當局則是不宜使主政者及大陸人民在「非要統一」的「承
諾陷阱」中愈陷愈深。折衷之道是:兩岸若認為「屋頂理論」可有優於「統一」
之處,何不共策「目標創新」?

談到「目標創新」,應先認定「兩岸目標」的「實質追求」究竟是什麼?兩岸
追求的實質目標應當是:一、不要偏離「一個中國原則」。二、台灣不要成為他
國對抗中國的外國代理人。三、兩岸政權不相仇視敵對。四、兩岸人民相互親善
友愛。五、兩岸互利雙贏。這樣的「目標追求」是否唯有「統一」後始能實現?
或者,反過來說,太過偏執於「統一」的「承諾」,有無可能反而成為追求這些
「實質目標」的阻障,而陷於「承諾的陷阱」中?我們必須想清楚:兩岸追求的
究竟是「統一」的「形式目標」?或是前述的「實質目標」?

「統一」真是最佳方案嗎?有沒有比「統一」更好的辦法?「連結論」會不會
較「統一論」更佳?「屋頂理論」會不會比「統一」更好?

【2010-09-17/聯合報/A2 版/焦點】


《社論》「連結論」是兩岸的下台階與青雲路

本文是《從統一論到連結論》系列社論的收尾,想要強調:「連結論」是兩岸
難題的下台階,但同時也是兩岸發展的青雲路。

前文指出,統一是難度最高、風險最大的解決方案。主張「統一」,可能使北
京墜入「承諾的陷阱」;亦即可能被這個「過度的承諾」弄得無法下台。因為,
就兩岸關係的弔詭與辯證情境而言,主張「統一」不啻就是延長「分裂」;就中
共統治當局而言,則統一問題久懸未決,在內部就永遠是一顆鷹鴿反目的炸彈,
且將如何向已被「非統一不可」洗腦的大陸人民交代?

舉例來說,蘇聯解體有諸多遠因近因,但當年莫斯科對波羅的海三小國的「過
度政策」,使自己墜落「承諾的陷阱」,亦是重大原因;莫斯科當年若能及早降
低放鬆對「三小國」的「政策承諾」,並及時「政策創新」,以與其他共和國切
割處理,也許三小國不致成為蘇聯瓦解的第一張骨牌。兩岸關係當然大不同於蘇
聯與三小國的關係,但由此可見,雙邊關係的「目標定位」是否準確,應當是政
策風險的必要考量;因此,必須在陷入「承諾的陷阱」之時有所警覺,考慮「目
標創新」。

其實,北京當局早有此種警覺,所謂「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之類的
論述,皆是想要在「統一前」或「未統一」的情勢中,找到化解僵局、穩定兩岸
關係的辦法。這就必須在「統一論」之外嘗試「目標創新」,朝往「連結論」的
方向去思考,設法創造「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

再就台灣方面言,從本報十一日發表的「二O一O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
若將這次民調對「台灣前途」的主張簡化為三項,則急獨加緩獨佔卅一%,永遠
維持現狀佔五十一%,急統加緩統為十四%。可見,在未來相當時間內,「統一」
並非「民之所欲」;而在同一民調所顯示的民眾對改善及穩定兩岸關係的期待卻
顯示,若欲在兩岸之間建立各種「不大幅改變現狀」的「連結」,則相當符合民
意。而「連結論」的基本思考即在本報所提出的「杯子理論」(台灣是水,中華
民國是杯子;杯在水在,杯破水覆);相對而言,「統一論」則是以砸破杯子為
目標,豈堪想像?

兩岸關係必須「和平發展」(過程論),亦必須「和平解決」(目的論),此
即本報《元旦六論》所主張的「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關於「過程論」
與「目的論」之間的互補及替代關係,前文曾舉出四個對子,茲再抄錄如下:
既然很難統一,何妨作好連結/如果作好連結,也就不必統一/只要做好連
結,其實好過統一/連結通過考驗,統一也有可能。

這四個對子,即能反映出本文的題旨,那就是:連結論是兩岸難題的下台階,
同時也是兩岸發展的青雲路。

二戰後,出現四個分裂國家。南北越打了一場慘烈的內戰,政權更替,但國家
困境迄未解決;南北韓即使已進入元首會面的層次,但仍陷劍拔弩張的不可開交
之局;東西德則昨天還是隔牆分治,第二天竟已實現統一,來個措手不及。相較
而言,兩岸可謂何其幸運,如今能以漸層漸進的步驟改善並穩定關係,因而極可
能在四個分裂國家中創造一個足稱「人類歷史典範」的解決方案;而兩岸與其他
三個分裂國家的最大不同所在,正是因為我們可以用「連結論」作為下台階及青
雲路。

如何善用這個下台階與青雲路,北京的責任應大於台北。因為,台灣的民主體
制,對任何高層次的「連結」(如和平協議或邦聯),除非先由北京提出正面的
方案,否則必然會因「傾中賣台」吵得不可開交;但如果北京能對漸層漸進的「連
結」方案,跳過台灣的政黨鬥爭,直接面對台灣民眾,端出一出手就能說服台灣
主流民意的提案(如ECFA),那兩岸就可能有一拍即合的效應。當然,大陸
內部若要從「統一論」朝向「連結論」,恐怕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畢竟已陷「承
諾的陷阱」久矣。

兩岸皆知,這幾年是稍縱即逝的珍貴歷史機遇期。倘若大局再變,恐怕連「連
結論」提出的空間都沒有了,兩岸就又再墜入「承諾的陷阱」之中。所以,我們
特別建議,大陸當局應鼓勵內部智囊公開討論「連結論」,為困局鬆綁。畢竟,
思路決定出路,眼界決定境界。
【2010-09-20/聯合報/A2 版/焦點】
《社論》劉世忠的坦率與隱諱

美國學者史東(Jeremy J. Stone)在新書揭露,陳水扁在二○○○年就任總統之
初,曾同意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以「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北京進行會談。
這段敘述,在扁政府前總統府幕僚劉世忠的新著《歷史的糾結》(以下稱《劉著》)
中獲得證實。劉世忠說:史東當時期許陳水扁打開中國大門,成為「台灣的尼克
森」,而陳水扁確懷此一夢想。

《劉著》描寫二○○○年陳水扁首次當選總統時的情況:心懷成為「台灣的尼
克森」的阿扁,不但宣示「四不一沒有」,且又不排除與對岸共同討論「未來一
個中國」的問題,再又呼應兩岸「同處一個屋簷下」的說法,承諾「政治統合」
的可能性。然而,到了此書收尾時的評論則是:(陳水扁)下台兩年多,華府卻
普遍仍對「陳水扁夢魘」有揮之不去的恐慌,深怕民進黨重新執政會出現「第二
個陳水扁」。

在扁政府曾任陸委會主委及駐美代表的吳釗燮為《劉著》作序稱:劉世忠自二
○○○年陳水扁當選總統之後,就跟隨阿扁,後來成為「重要幕僚與文膽」,因
此對阿扁的政策談話內容與目標,是極少數能有全盤掌握者……。再由於以吳
釗燮的角色身分,曾在《劉著》付梓前參與校訂;因此,劉世忠這本書所揭露的史
實與對這些史實所作的評價,其心態之坦率令人敬佩。

《劉著》的內容,主要在敘述及評價陳水扁對「一邊一國」、「催生新憲」、
「防禦性公投」、「反分裂國家法」、「終統」及「入聯公投」等的決策背景及
操作手法。全書給人的印象是:非但最後鬧到兩岸關係不可開交,美國對陳水扁
也「敵視與不信任」、「深感憤怒與不滿」、「對陳水扁的信任蕩然無存」,在
國內則以民進黨二○○八年大敗收場。

《劉著》是從台灣外部的兩岸關係及台美關係效應,來評價陳水扁的政策;此
於陳水扁完全從國內選舉的考量來操作兩岸及台美關係,堪謂完全背道而馳。簡
錄幾段內文:「(華府)對其(陳水扁)只顧國內選舉操作而罔顧兩岸可能風險
的作法不予苟同。」「領導者(陳水扁)忽略其『競選語言』與『官方語言』的
一致性,……讓美方對陳水扁略為恢復的信任再度受到損失。」最後的結果是:
史東所期許的「台灣的尼克森」,變成了「陳水扁夢魘」。

全書給人的印象是:台獨只是操作選舉的題材,卻不是能夠用在美中台三邊競
合關係的國家生存戰略。這也是《劉著》在坦率之中的最大隱諱。《劉著》認為,
陳水扁失政的主因,在於陳水扁的剛愎、決策環境封閉,或不當利用美國官僚的
內部矛盾等。但是,這些尚皆只是「戰術」或「戰鬥」層次的問題,真正的要害
是在「戰略」層面。經歷扁政府的八年折騰,已經證實「台獨戰略」絕無可能維
持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平衡;其實,陳水扁不是不知這個道理(《劉著》稱:扁很
清楚其可行性微乎其微),但他只是要用台獨來撕裂社會、操作選舉而已,完全
不問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國際效應,甚至是以挑釁三邊關係來挑激選情。這其實才
是《劉著》最重要的揭露,卻竟也成了劉世忠筆下最大的隱諱。所謂「陳水扁夢
魘」,其實就是「台獨夢魘」。

劉世忠筆下的陳水扁,馴順時,把就職演說稿呈美國御覽,更與美國來使面商
公投方案;叛逆時,面對美國的「懲罰與報復」,演出迷航,與美國「幾近反目
成仇」。清醒時,主張「政治統合」;偏激時,宣示「四要一沒有」(台灣要獨
立/要正名/要新憲/要發展/沒有左右問題,只有統獨問題)。這豈是一個為
國家掌舵的總統?實儼如一個酒駕的醉漢!

劉世忠亦為陳水扁隱。例如,陳水扁到宣布「四要一沒有」及「入聯公投」的
階段,劉世忠仍指他是為了在卸任後留下政治遺產(Legacy),這是曲筆護扁;
然事實卻是,當時陳水扁貪案大爆,他升高台獨操作,其實是要佔據台獨教主的
地位,作為他卸任後對抗司法的資本。其次,三一九槍擊案對陳水扁執政正當性
的衝擊,導致他後來的走投無路、鋌而走險,在《劉著》也是一筆帶過而已。
《劉著》自期能作為民進黨未來再執政時的參考。但此書似將整場國家悲劇視
為陳水扁一人的失敗,卻隱諱了真正的敗因是在台獨戰略的絕對不可採行。例
如:《劉著》暗示,陳水扁誤用「四不一沒有」綁住了自己;但是,以目前兩岸
發展趨勢觀,民進黨倘再執政,若不說出比「四不一沒有」更確切的美中台三邊
保證,台灣能走得下去嗎?

陳水扁錯了,這是《劉著》的坦率;台獨更是大錯,這卻是《劉著》的隱諱。

只要台獨還在,民進黨若執政,就還一定會有另一個走投無路的「陳水扁」。

【2010-09-14/聯合報/A2 版/焦點】


《社論》筷子理論:解讀兩岸關係民意大調查

本報在上周六發表二○一○兩岸關係年度民意大調查,主要的發現是:在兩岸
敵友量表上,大致認為兩岸關係傾向和緩;在民意統獨取向上,以維持現狀為主
流(五一%);對大陸政府的印象不好(五四%),也對大陸人民的印象不好(四
七%);但有三分之一願赴大陸工作,近三成想讓子女赴大陸念書;且六成三不
認為大陸國力強盛會危及台灣,並樂見大陸持續發展。

此項大調查所顯示的民意樣態可以解讀為:一、民意對兩岸關係現狀大致滿
意。五大領域中,對社會、政治及經貿,皆認為「和緩」;甚至對軍事及外交領
域,也認為只是低度的「緊張或競爭」。其中,軍事領域的量表分數是六‧一,
只差○‧一就可降至「和緩」的刻度內;外交則是六‧三,若降○‧三就成「和
緩」。一般認為,這是兩年來兩岸和解政策所反映的正面成果。

二、但是,台灣民意對兩岸若進一步進行政治整合,卻持明顯的保留態度。五
一%主張「永遠維持現狀」,這應是主流民意。此外,急獨與緩獨(先維持現狀
再獨立)相加為卅一%,急統與緩統(先維持現狀再統一)相加為十四%,又可
見獨大於統。

以上兩項解讀顯示:台灣民意贊同兩岸和解、和緩,卻不主張「統一」。但是,
這也不能過度推論為主張獨立者壓過主張統一者;因為,在此類問卷中,「台獨」
一詞只憑受訪者的直覺來定義,若將台獨的準確涵義及因果加入考量,就有可能
改變受訪者的看法;再者,縱使仍有三成左右主張台獨者,也難超越主流社會的
民意比重及政治勢位。二○○七立委選舉及二○○八的總統大選即是顯證。

這樣的民意樣態,可用「筷子理論」來解釋。主流民意所期待的兩岸關係,似
乎是希望台灣與大陸像一雙操作中的筷子一樣,有些地方接合,有些地方分開,
這樣才能挾菜扒飯;而不認為兩隻筷子應綁在一起(統一),或將兩隻筷子遙分
兩處(獨立),畢竟,這樣就都不再有筷子的功能了。

本報主筆於二十年前晤見當時的AIT理事主席白樂崎時,提出「筷子理論」;
認為兩岸可如一雙筷子一樣,不應完全綁在一起,也不能完全切割,有分有合,
始能靈動自如。在台灣的政治辯論中,最近似筷子理論的政治論述,應是民進黨
在一九九七年所提出的:台灣不是中心,也不是邊陲;而是一個有活力、有反省
力及有創造力的海陸介面與東西橋樑。所謂「東西橋樑」、「海陸介面」,不是
中心、不是邊陲,儼然就是「筷子理論」的圖象;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而此次
民意調查呈現出「希望交流/不願綁住」的「筷子圖象」,其實亦並非形成於今
日,而是長久以來,也將是長久以後的主流民意樣態。

台灣主流民意可視為一種「不統/不獨/亦統/亦獨」的「筷子圖象」,也就
是主張兩岸維持現狀及在現狀上發展。這對兩岸三黨皆應有所啟發。對國民黨
言,此次民意調查的結果,可以視為馬政府「不統/不獨/不武」政策已見成效。
但是,在兩岸關係愈加緊密時,民間希望放慢放緩的心情可能升高;這也是一種
分合輪動的「筷子現象」,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兩岸政策成功卻未必有益藍軍的五
都選情。

對民進黨言,卅一%的「獨派」,是民進黨的基本盤;卻也是民進黨轉型蛻變
的絆腳石。民進黨可以利用鐵桿獨派來激盪選舉熱情,但不可能使台獨成為台灣
的主流民意,更不可能用台獨來處理美中台三邊關係,亦即不可能將台獨當作台
灣的生路。回到「東西橋樑/海陸介面」的「筷子理論」,或許才是出路。

對中共而言,這樣的台灣民意,不足與言統一;但這樣的台灣民意也不會贊同
台獨。所以北京當局在解讀此項民調時,應當對近兩年來的兩岸政策給予正面評
價。至於台灣民意對大陸印象稍差,一部分緣於刻板印象,一部分出於缺乏瞭解,
另一部分則大陸確有改善空間。這樣調查也顯示:牽動兩岸關係敵友變化的主要
因素,絕不只是一個物理問題(軍事、政治的壓力),而更是一個心理的問題(民
主、文化、社會、文明)。

其實,在兩岸的「和平發展期」中,「筷子理論」可能正是最合宜的民意期待。

【2010-09-15/聯合報/A2 版/焦點】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07/26/2011 07:32AM by adaptor.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