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英魂不死

英魂不死

分類標籤: 人生意義
[img]http://sh.people.com.cn/mediafile/200906/04/F2009060410104100178.jpg[/img]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8/Qiujin.jpg[/img]

[img]http://a0.att.hudong.com/21/79/01300000350658126215797081651.jpg[/img]

語錄

* 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世方英傑。
* 芸芸眾生,孰不愛生? 愛生之極,進而愛群。
* 秋風秋雨愁煞人。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卯時生於福建廈門,初名閨瑾,乳名玉姑,字璿卿,號旦吾,留學日本後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鑒湖女俠,筆名鞦韆、漢俠女兒,曾用筆名白萍,浙江山陰(今紹興)人。

生平

1896年5月13日依父母之命與湖南湘潭富家子弟王廷鈞(字子芳,其父為義源當鋪掌柜)結婚,但婚後生活並不幸福。1897年生子元德(沅德,名元深,字仲瀛,號艾潭,亦號重民,1897年6月27日-1955年)。1901年生女桂芬(字燦芝,1901年10月7日-1967年),11月26日其父卒於湖南桂陽知州任上,之後秋家辦和濟錢莊。1902年錢莊倒閉,秋瑾攜子隨夫遷居北京(其夫捐官任戶部主事)。1903年,秋瑾與吳芝瑛義結金蘭,中秋,秋瑾身着男裝到戲院看戲,轟動一時。1904年秋瑾變賣首飾籌集資金於5月東渡至日本,先後入日語講習所、青山實踐女校。參與發起「實行共愛會」和「十人會」,加入馮自由和梁慕光受孫中山委派在橫濱成立的三合會,並受封為「白紙扇」(即軍師)。9月24日創辦《白話報》。12月結識陶成章。

1905年,秋瑾回國省親,6月由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7月15日再次東渡日本,8月經馮自由介紹在黃興寓所加入了由孫中山等創立才半個月的中國同盟會。1906年2月,因抗議日本文部省於上年11月2日頒發的《清國留日學生取締規則》而回國,9月在上海組織銳進學社(其他組織者包括尹銳志、陳伯平、姚勇忱)。

1907年1月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只出版兩期,創刊號發刊於1906年農曆十二月初一日,第二期出版於1907年正月二十日)。3月間回紹興,與徐錫麟等創辦明道女子學堂。不久又主持大通學堂(1905年徐錫麟等創辦,後作為紹興光復會總機關)體育專修科,並任學堂督辦。大約從是年春開始籌資準備於7月由金華起義,呼應徐錫麟在安慶起義。7月1日至4日,武義、金華、永康等地先後發生光復軍起義,但均告失敗。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被捕後旋被殺,安慶起義遂告失敗。徐錫麟弟徐偉供詞牽連秋瑾,但秋瑾拒絕離開紹興,認為「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7月14日下午四時在大通學堂被捕,被關押在臥龍山(即府山)監獄(今臥龍山建有風雨亭),15日凌晨三四時於紹興古軒亭口被五花大綁,反綁着處以斬刑,享年31歲。時論認為,對一個並未取得口供,(秋瑾在被逼問口供的時候只寫了「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字)且是婦孺之輩的秋瑾處以斬刑,太過嚴厲,即使是當時不同情革命的守舊派也無法認同官府的行為。秋瑾的屍體由大通學堂洗衣婦王安友等人裹殮,後由同善堂收殮草葬於臥龍山麓。之後其靈柩數遷。秋案之後,官方曾通緝數十人,後迫於輿論未再追究(只二人被勒捐錢)。秋案的被殺也導致了官方開始打壓抑制女校。

1908年,被懷疑出賣秋瑾的胡道南被光復會暗殺,但蔡元培謂胡道南被暗殺屬冤死。

1912年,秋瑾遺骨經湘、浙兩省協商遷回浙江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原墓地。同年12月10日,孫中山親至秋墓祭悼,並撰題輓聯:「江戶矢丹忱,重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

1919年4月,在魯迅著作《吶喊》的《藥》一文中的夏瑜「夏」與「秋」相對,「瑜」與「瑾」相對,便是影射秋瑾其人。

1965年1月下旬,杭州市園林管理局西北管理處的工人將鋼筋混凝土砌成的秋瑾墓炸開,然後鑿開棺材,取出秋瑾遺骨以及陪葬遺物,隨後遺骨被埋到了龍井路吉慶山馬坡嶺腳的土穴中。1981年,秋瑾墓在西泠橋另一端重建,塑漢白玉全身像,並鐫有孫中山的手跡「巾幗英雄」[1]。
[編輯] 親人

* 祖父 嘉禾
* 祖母 余氏
o 父 壽南
o 母 單氏
+ 兄 譽章
+ 妹 閨珵,字「珮卿」,易名「秋珵」
o 庶母 孫氏
+ 弟 宗章

[編輯] 著作

秋瑾精於詩詞,著有《感懷》、《感時》等,其著作輯錄計有《秋瑾詩詞》、《秋女士遺稿》、《秋女烈士遺稿》、《精衛石》(小說)、《秋瑾遺集》、《秋瑾女俠遺集》、《秋瑾史跡》、《秋瑾集》等數種。
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Edited 2 time(s). Last edit at 09/03/2010 07:52AM by mimizorro.
(編輯記錄)

Re: 英魂不死

分類標籤: 人生意義
十葬秋瑾

秋瑾烈士墓秋瑾(1875~1907),中国近代第一女豪杰。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浙江山阴县轩亭口被当街斩首,几日后此事在江浙一带掀起轩然大波。那时报业已经颇为发达,新闻自由程度也比较高,上海《申报》日发行量已在万份之上,当时各报纷纷报道了此事。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是清朝妇女被判死刑后,最重的就是绞刑,杀头很少见,这样一种当街斩首女子的血腥方式激起了公愤。另外,秋瑾牵涉徐锡麟刺杀恩铭一案,她是在大通学堂被捕的,但被捕后没有一句供词,只留下一纸,上书“秋风秋雨愁煞人”7个字。因此,“秋案”既让人同情,又让人起疑,引起了当时舆论界的广泛关注。

当时的报纸记录下了秋瑾就义的场面,“女士身穿白色汗衫,外穿原色生纱衫裤,脚穿皮鞋,钉有铁镣,两手反缚。由山阴县署至轩亭口,一路有兵防护。临刑时女士不发一语。”秋瑾遇难前,已经通知其家人防范,亲属被疏散到了附近乡村。当她遇难的消息传来后,亲属纷纷躲进深山,害怕遭到株连,所以当时秋家无人收尸。后来,秋瑾的遗骨由绍兴同善局草草成殓,葬于绍兴府城外的卧龙山西北麓。这便是秋瑾的首葬。

秋瑾遇难后,其家人因未能让其入土为安而深深自责。两个月后的1907年10月,秋瑾的兄长秋誉章秘密雇人将秋瑾的遗体挖出放入棺木,迁往绍兴常禧门外的严家潭殡舍暂放。可是不久,殡舍主人得知这是“女匪”秋瑾的棺木后,便令秋誉章将其迁走。万般无奈的秋誉章只好将棺木移至附近一荒地,用草扇盖在上面掩遮日晒雨淋。这便是秋瑾的二葬。

秋瑾生前结拜了两个姐妹,叫徐自华、吴芝瑛,她们得到秋瑾的死讯后哀痛欲绝,发誓遵秋瑾遗愿,“卜地西湖西泠桥畔,筑石葬之”。1907年,秋瑾死后几个月,刚刚经过丧女之痛的徐自华抱病孤身赴杭州,她在西湖边上买了一块地,随后又赴绍兴秋瑾家安排迁葬之事。1908年2月,秋瑾的尸骨落葬于杭州西泠桥西侧,吴芝瑛亲自在墓碑上写下“鉴湖女侠秋瑾之墓”。此为三葬秋瑾。

1908年10月,清廷御史常徽上折奏请平秋瑾墓、严惩营葬发起人吴芝瑛与徐自华等人。很快,从北京发出了“廷寄浙抚,查照办理”的朝旨。吴、徐二人闻之毫不畏惧,吴芝瑛发电给两江总督端方,声言“因葬秋获谴,心本无他,死亦何憾”,并称“彭越头下,尚有哭人;李固尸身,犹闻收葬”,只求“勿再牵涉学界一人,勿将秋氏遗骸暴露于野”。后清政府没有惩办具体人,但强令秋墓迁葬。1908年12月,秋瑾家人被迫将西湖畔的棺木迁回绍兴城外严家潭暂放。第二年秋天,由秋瑾的夫家出面,秋瑾的棺木被远迁到了湖南湘潭昭山,与秋瑾的丈夫王子芳合葬。此为秋瑾的四葬和五葬。辛亥革命成功后,在长沙岳麓山修建了烈士陵园。1912年夏,湖南政府很快把秋瑾的墓迁葬于此,后来黄兴、蔡锷等也相继落葬那里,这便是秋瑾的六葬。

但是浙江革命党人没有忘记秋瑾,陈破空亲自找到在南京任临时总统的孙中山,要求将秋瑾归葬西湖原址,徐自华也到处呼吁。后经民国政府批准,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秋瑾的遗骨至浙。1913年秋,秋瑾又被重新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的原墓地,人们还修建了风雨亭和秋瑾祠堂。这算是七葬秋瑾,人们都认为秋瑾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

50多年后的1964年,随着阶级斗争的升温,有些人提出“不能再让死人占据美丽的西湖”,于是就对这些“死人”采取了“革命行动”,把他们的墓迁到西湖的“边陲”——冷清的鸡笼山去了,秋瑾墓也难逃此劫。这是秋瑾的八葬。但是这件事很快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第二年,有关部门又悄悄把秋瑾墓恢复。秋瑾遗骨遭到第九次折腾。一年后,在随之而来的“文革”中,这位已经故去60年的鉴湖女侠墓被平掉,尸骨被草草处理,所以这次不能算一次迁葬。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人们才想起了浙江的女英雄秋瑾,记起了西湖旁的那座让人魂牵梦绕的墓穴。有人上书邓颖超,重建秋瑾墓一事被排上了日程。当时唯一的线索,只知道秋瑾的遗骨移葬于鸡笼山东边山脚下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附近。由于时间已经久远,原来的辛亥革命烈士墓地已种上了庄稼和树木。有关文物管理部门在原烈士陵园后面挖到一只陶罐,里面装的正是一具女性尸骨。附近一位路人正巧路过,当得知他们正在寻找秋瑾的遗骨后,告诉文物管理部门:“秋瑾的遗骨埋在山下边。”根据路人的介绍,文物管理部门在一处棕榈树丛的一株柏树旁挖出了一只陶罐,将遗骨拼接后,确认为女性。因秋瑾是清政府用刀杀害的,所以颈部的骨骼与常人死亡不同。经有关部门严密鉴定,该遗骨属秋瑾确凿无疑。第十次,秋瑾再次葬在了西湖之畔。

我从那里走过,心情复杂,我不知道怎么面对烈士的遗灵。记起当年山阴县县令李钟岳,被命令处死秋瑾,他没去刑场。后天天沉默,拿着秋瑾写的遗墨“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注视默诵,每至涕下,每天看来看去,三个月后,悬梁自尽。

  (摘自《晚清尽头是民国》,思公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