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純瑩的筆記 20081120

純瑩的筆記 20081120

分類標籤: 佛教現象學
汪純瑩

筆記20081119: 真妄與欲心?
閱讀範圍:華嚴思想 第六章,玉城康四郎<唯心的追究>

我看到的問題大略分兩部份來講。第一部份是何為真妄?第二部份是何以緣起與貪慾有關?雖是兩個問題,但亦兩相參照。

「三界唯心」是說世俗世界一切有情眾生和無生命的萬物都是心造(緣起)的。心造緣起,與識的形成有關,心靈運動是故意識形成,意識形成是故有萬有經驗。假若我們對這樣的動態現象以意識形成末端的對象為觀,此觀就是虛妄;假若我們對這樣的動態現象以意識的生生而未成為觀,此觀乃為真;在這層意義上,前個心靈運動的自我觀照為妄心,後個心靈運動的自我觀照為真心。

心靈運動是故意識形成,意識形成是故有萬有經驗,在意識形成中,假若存有一種合目的性,亦即,假若我們能把在意識中的萬有經驗置入功能與目的,並以此置入將萬有的存有與意識主體相關,則意識裡便有意向性,這是我對貪慾的理解,也是我對意向性的理解。但是前面那個合目的性的根源在於心靈運動原然的條件裡,以一種「結構」、「原理」之姿統攝、造作著意識當中的意向性並被理解成慾望,這個結構、原理,就是萬有經驗能被(且對意識而言必然地)彼此恰當關聯,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說萬有經驗能被邏輯地概念地適洽地彼此關聯,事實上就因這樣的恰當關聯萬有經驗始然。在這個基礎上,有所謂「欲界」,萬有之存有被執著心相關地造作出來。不過,我們若能發現這個適洽關聯可以是種選擇,亦即,更根源地適洽關聯不見得得合常理,而是只要是被造作的萬有皆能被任意理解任意關聯,則我們便將利害關心(客觀的適洽性)剝除,而僅存利害無關心(主觀的適洽性,即凡所造作萬有皆有可能被任意理解),則萬有經驗僅為色象,不具物性。在這個基礎上,有所謂「色界」,萬有之存有被執著心不執著地造作出來。假若,在心靈活動中,我們所「關注」的對象是活動本身,我們的關注便脫離物性的關心以及色相的關心,這個關心與前者不同的地方在於不再具有時空性,也不具有意向性,所以稱之為關心實在彆扭,但我們在經驗中似乎也只能這麼去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