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汪純瑩 筆記20081117: 康德會如何談智與識?rev01

汪純瑩

筆記20081117: 康德會如何談智與識?

在康德思想中,「智」與「識」之關係可與Erkenntnis überhaupt(cognition in general or cognition as such)以及Erkenntnis(cognition)相仿。Erkenntnis是通過統覺而成的在經驗中的認知意識;Erkenntnis überhaupt中的 überhaupt並不是指經驗被抽象後的普遍性,而是指先驗意義的、具有統攝、制約與生成功能的普遍性,而Erkenntnis überhaupt是一種特殊的先驗認知。

Erkenntnis的生成,分析地來說,是下列條件的俱足:一、The synthesis of apprehension in intuition~表象/意識的第一條件:感官能經過觸發,五官能受作,感覺能在想像力的製造裡生成並「將能」被領受,此即有直觀(想像力的製造)之領受的可能根源;二、The synthesis of reproduction in imagination~表象/意識的第二條件:想像力能按照知性(概念規則的能力)給予的適當規則進行聯想且同時產生直觀(想像力的再製)之可能根源;三、The synthesis of recognition in concept~表象/意識的第三條件:知性的概念能統攝該直觀對象,即所謂(後設地說)的「能將直觀關聯於思想主體I-think以至表象/意識生成」之可能。我在此機體地、發生地來說,在表象/意識的發生裡,發生的方式能有客觀方式(當然也有非客觀方式),由於發生先於對發生之認識,且發生方式限制發生本身以及對發生之認識的方式,(此乃所謂先驗之意義),所以按照客觀方式生成的表象/意識能被客觀地認識與溝通,這樣客觀的認識,即是Erkenntnis,而藉由可用之物象徵客觀直觀之生成方式使溝通者雙方能產生同樣得Erkenntnis、或者產生對該同樣的Erkenntnis的同一意向性。而上述的分析之機體發生意含如下:表象/意識即是直觀,有客觀直觀者,只在心智按照客觀方式運作、即,表象/意識按客觀方式被生成、被認識的條件下,始能存在,而該發生方式之客觀性被喚作概念的,該發生方式之直觀結果被喚作直觀的,實為唯一整全機體,為心智運作、表象/意識生成之本身,在此意義下,Erkenntnis也可說是心智的運作方式之一。

而Erkenntnis的存在,必須需要感官觸發之感覺「能」被領受、我們的直觀「能」與那能被領受的同一、且該直觀「能」以一客觀有效且可溝通的方式產生。這,即是Erkenntnis überhaupt的第一層意義。假若說,Erkenntnis如康德所言,是想像力尊從知性之規範產生貞定的聯想,而該聯想即為表象/意識亦即為對表象/意識的認識,這表示在想像力與知性之間有著一個適洽的、相互含攝的關係,用康德的語彙,想像力與知性互有合目的性,該合目的性是Erkenntnis的先驗架構,這個先驗架構即是Erkenntnis überhaupt。Erkenntnis überhaupt在這層意義裡,是指想像能力「能」按照知性能力之規範聯想,而知性能力「能」要求想像能力規範地、客觀地聯想構成表象/意識。

不過,我接著說,當想像能力「能」按照知性能力進行貞定式的聯想時,便出現了「能」不按知性能力進行貞定式聯想的可能:貞定,必有未定者待貞定;被貞定者假若能被推翻,貞定之推翻必告示著未定者實際存有,不論在貞定之前或貞定之後(其實前、後者只能對被貞定者來說,對於未定者並無先後之差別)。貞定之推翻,即是不按知性要求而聯想的想像。不斷貞定、不斷推翻,生生不已,審美也。不斷審美直至反省(未定者)被注意到,即是想像力與知性之間的合目的性被素樸地體會到,功夫地來說,這便是心智的能力被鍛鍊到可以專注在自身之上;分析地說,「純粹的想像能力被純粹的知性能力認識」;亦即,機體發生地說,直觀被以非客觀的方式欣賞到;此乃Erkenntnis überhaupt的第二層意義。Erkenntnis überhaupt在這層意義裡,在「反省」之中以「反省」之姿,伴隨著「喜悅」、「無限」、「共通」、「非時非空」、「崇高」之感被體會。

如Erkenntnis überhaupt此般的先驗認知是Erkenntnis的先驗條件,一方面允許且統攝Erkenntnis的生成與我們對其認識,另一方方面是Erkenntnis的生生本身(生生而未成),既為一切Erkenntnis成就之本源,也為一切Erkenntnis 成就之結構,作為一個先驗理念,我們在貞定與未定之間看到未定者(先驗理念)以「未定、生生而未成、不斷發生」、「究竟本源」、「最高統攝結構」的姿態,伴隨在經驗裡的「喜悅」、「無限」、「共通」、「非時非空」、「崇高」之想望而開顯。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11/18/2008 06:07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

第二段:

Erkenntnis的生成,分析地來說,是下列條件的俱足:一、The synthesis of [apperception] APPREHENSION in intuition~表象/意識的第一條件:感官能經過觸發,五官能受作,感覺能在想像力的製造裡生成並「將能」被領受,此即有直觀(想像力的製造)之領受的可能根源;二、The synthesis of reproduction in [imagintaion] IMAGINATION~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