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歐盟對國際氣候政策的立場:歐盟氣候政策主席Connie Hedegaard在2010年九月,於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所發表的演講摘要 Part I: 當前世界氣候變遷的情勢分析

中譯:中華民國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科技組
文章來源:Europa Press Release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由於氣候變遷所帶給我們重大的生命、經濟和環境的慘痛代價。這些代價包括中歐致命的洪災,墨西哥與中國大陸的洪災與土石流,俄羅斯破紀錄的熱浪,以及巴基斯坦災難性的季風水災。這些事件對全球是一項警訊,現在應該是對限制全球暖化採取強烈有效行動的時候,而且緊急。我們必需注意這個警訊,而且在未來數週和數月內,轉化成針對全球氣候議題真正的行動。該是時候採取行動,並且面對我們身為人類的責任。如果科學是對的,我們就是做了對的事情。如果氣候變化並不如科學家們說的嚴重,我們把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並對現有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也是一件好事。

地球現在的平均溫度,已較工業革命前提升攝氏0.8度,或華氏1.4度。氣候變遷跨政府執委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已經預測,如果一切商業活動照舊,地球平均溫度在本世紀很可能將再提升攝氏1.8度。最慘的情境將是,全球均溫上升攝氏6.4度。因為這是全球平均溫度的數據,所以有些地區的溫度,將會上升更高。即使氣溫只是有稍許的增加,都可能造成全球環境不可挽回與潛在災難性的變化。全球百萬生靈之生命與生活都將遭塗炭。這也是為什麼2007年底,全球決定在2009年由聯合國在哥本哈根主持一項全球氣候協定最後期限之會議。

顯然的,全球各國或多或少造成此項全球威脅。所以,我們也應最有效地透過全球性同意之架構來解決此議題。要我們從現況轉成低碳的未來是一項重大挑戰,但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來重啟我們的經濟和加速我們脫離危機。低碳技術的創新,包括能源效率、再生能源、碳捕捉與儲存,都可以產生經濟成長和工作機會的新來源,並強化我們經濟的能源安全性。

乾淨科技比不乾淨科技更傾向於勞動力密集產業。每投資一美元在再生能源上比起投資在使用石化能源會產生3到5倍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這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低碳能源與能源效率科技的全球市場在未來10年內將會倍增,即有可能增加3倍,達22億美元。

去年12月,帶著無限期盼與希望的哥本哈根會議本來可以給我們一項全球協定。即使最後缺乏政治後盾而告吹,哥本哈根協定仍然是一種進步。

首先,工業化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首次同意,要對保持全球暖化維持在攝氏2度以下,以免導致全球氣候持續惡化。差不多有140國,代表著全球80%以上排放量,與哥本哈根協定有關連;並且超過75個國家,已明確其目標與行動來遏止或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赴哥本哈根前,大多數的主要排放國,都已經訂定二氧化碳之排放標準。這是一項重要又充滿希望的成就。

第二是,工業化國家提供大筆金額來協助開發中國家來對抗氣候變化;在未來3年內會投入將近300億美元,我們稱之為「快速啟動」資助金(fast start' finance);在哥本哈根,大家同意,到2020年需籌集1000億美元。當然,這是包括公、私資金。開發中國家正看這「快速啟動」資助金是否能夠快速全額地籌足,這也是展現富裕國家信譽的關鍵測試標竿。我很高興告訴你們,歐盟承諾的24億歐元已準時到位。

第三、在許多方面,尤其是透明問題,哥本哈根協定就國際協定持續協商上提供一項重要的政治標竿。哥本哈根協定也把氣候變化放在政治優先議題上,即使在金融危機時期。哥本哈根協定也創下提前幾個月前所未見的行動契機。在會議快結束前幾天,超過120個國家或政體的領袖出席,此舉送出一項強而有利訊息:世界領袖都瞭解氣候變化的嚴重與急迫性。

一項全球性競賽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野心勃勃的中國大陸顯然是歐洲及美國最可怕的對手。中國大陸正進行一項史無前例的綠色刺激方案,其總預算超過2300億美元。中國大陸加上台灣,已經是太陽能面板的最大生產者。三家大陸風力渦輪生產商,已經出現在世界10大名冊中,很快他們會佔居前五名的2到3名,中國去年所裝置的風力發電能量已經超過世界其他國家。中國正在大力發展電動汽車。

我們看到一些主要開發中國家,發展創造新領域的碳交易機制。這是他們最終邁向更多樣上限及碳交易很重要的試金石。這也是我們要將這些機制納入坎昆包裹的理由。我很受到鼓舞,中國大陸現在已經開始採取行動朝碳交易前進;並且積極地就氣候變遷進行辯論。歐洲在全球行動方面也力邀中國加入,如同對美國一樣,而我們看到碳市場正蓬勃發展中。我們正運用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碳權的所有者,以製造改變現狀的壓力。

(此文為歐盟氣候政策主席發表演講內文的部分摘要)
第一部分為當前的世界氣候變遷的情勢分析
第二部分為歐洲就氣候變遷上所採取之行動
第三部分為歐洲對世界的期望


全文內容: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sAction.do?reference=SPEECH/10/468&format=HTML&aged=0&language=EN&guiLanguage=en

中譯:中華民國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科技組
文章來源:Europa Press Release

我們提議,其他主要經濟體在同一時程內也承諾承擔其應有之全球責任。如果我們想要維持增溫攝氏2度,已開發國家在2020年的碳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準相比,應減少25到40%。

哥本哈根協定給我們一個向前推進的基礎。國際社會應該將氣候變遷的議題建立在這上面。我們無法承受更多的挫敗。我們還有一段長路,來達到健全、全方位又有法律效應的協定。為了能按照預期進行並獲得有用的進步,我在2010年3月就提出建言,採取步步為營方式。下一個大跨步就是11及12月份在墨西哥舉行的坎昆會議。

事實上,歐盟已經準備在坎昆會議上,達到法律效應的協定,但是一些主要國家仍然裹足不前。哥本哈根的許多問題到現在還是如影隨形。尤其是,在美國沒有氣候立法。一些主要的開發中國家,也不願意將其國內對氣候變遷所展開的行動帶到國際架構上。除非美國採取行動,不然其他國家都有藉口,不論合不合理,都不配合國際行動。許多國家都會說,連身為已開發國家又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量國都不願負起應負的責任,我們為何要採取行動呢?

「中國威脅論」是最常被提出討論的。但是我們應注意別只看到威脅,而沒有看到機會。如果我們害怕競爭對手,我們就應該提升我們的競爭力。不採取行動並非政治或經濟的正確方法。沒有任何作為或裹足不前的政策可能會導致失去工作機會。保持現狀並不是這個世界或美國現在所需要的。

當然,所謂的美國生活方式,對我而言,它是一個自由的社會,容許百姓各盡所能-一個有活力、開放的經濟,給企業提供一個自由的空間,去創新與創造出許多新產品和工作機會。這正是可以讓這個國家在低碳革命中獲利的關鍵。一個有利的政策架構可以刺激企業精神;這個國家正是以此出名的。

在這個國際化又相互依賴的21世紀,美國有很巨大的責任,即創造出對國際挑戰所擔當的國際責任。不管我們是會取得大家可以跟隨的通則,或是大家各玩各的。我們不應該在時不我予的狀況下,對處理共同的挑戰時作仍然裹足不前。我們都必須對國際合作作出貢獻。

現在每個人對坎昆會議要有正確的期待。它將不會是終點站。

我們要的坎昆會議成果是,一種平衡性決定,既有目前已經有的進步,也要有儘快對完成全球協議鋪設一個穩固的基礎。平衡意味著,它必須是包括諮商的機會以及所有參與國,都至少看到他們的優先項目受到重視。坎昆結果的關鍵是,必須與聯合國的進展與在哥本哈根協定下取得之承諾相契合,並對透過國際合作,來加強進展以及提供一個框架。

更透明化的政策措施對建立南北半球互信是非常重要的。這項議題就是針對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的碳排放量查核。這也是美國與中國大陸就哥本哈根協定爭執的所在。協定的最後條文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指導原則,但仍必須進行更明確的解釋。在坎昆會議中,會就這一部份作更深的討論,以在明年發展出指導原則。

其他問題,包括在未來氣候架構下,要有更大範圍的金融基礎;從砍伐熱帶雨林的碳排放量之階段性辦法協議、促進各個國家適應的國際氣候架構藍圖、設置碳交易機制,以及國際航空與海上交通的減碳目標。

雖然京都議定書有一些進展,但是在長期合作行動上的平行諮商,幾乎是停滯不前的,這項行動應包括美國和開發中國家。我們的結論是,所有國家都應該承擔他們就國際協定應負的責任。這就是所謂的普遍而有針對性責任的原則。如果大部份的責任,都落在京都議定書合約國的已開發國家身上,是不公平的。這也不可能有效,因為他們只佔全球30%碳排放量。

事實是如果世界還要有機會防止氣候變遷的繼續惡化,美國和其他主要的開發國家也要扮演他們應該的角色。在2020年,中國可能排放全球30%二氧化碳。中國不參與就沒有任何解決方案。除非直到他們肯這樣做,歐盟在京都協議下,不可能在簽署第二項承諾。

另外我們提議,國際氣候協商應該設下一個全球目標,即在2020年全球航空的碳排放量應降到比2005年還少10%的排放量。我們也提議,國際民航組織(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應該在明年建立相關辦法來達到這一個目標。我們希望在坎昆能達成這一個決定。

明顯地,我們都極需一項全球氣候協定。坎昆會議可以也必須帶我們往前邁進一步。但是,如果美國遲遲不通過氣候立法,我害怕這個會議所帶來的成效跟預期結果將會有很大的落差。

歐洲並不是唯一期待這個偉大國家盡早負起其應該負的責任。在全球綠色成長與就業機會的競爭中,我相信這也是對美國自己的經濟有一定的好處。

去年12月的某一天,美國、歐洲及世界許多國家的積極合作,而取得哥本哈根協定。現在世界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這項協定的內容,而更要重現全球合作的精神。面臨一項足以改變世界面貌的威脅,激發我們合作的遠比分化的多。

(此文為歐盟氣候政策主席發表演講內文的部分摘要)
第一部分為當前的世界氣候變遷的情勢分析
第二部分為歐洲就氣候變遷上所採取之行動
第三部分為歐洲對世界的期望


全文內容: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sAction.do?reference=SPEECH/10/468&format=HTML&aged=0&language=EN&guiLanguage=en

中譯:中華民國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處科技組
文章來源:Europa Press Release

歐盟企圖在低碳革命上獨占鰲頭,我們都清楚這需要不斷的努力來激勵創新。我們希望透過積極的氣候與能源政策來達到這項目標。我們已經承諾,在2020年達到比1990年還低20%之碳排放量標準,歐盟已經立法以督促屢行此一目標。

首先,歐盟最資深的15個會員國,正朝向京都議定書所承諾之集體減碳8%的目標穩定前進中,甚至會有更大成就。事實上,最近的估計是去年我們已經比1990年碳放量減少17%,而在同一時期,我們的經濟成長了40%。

當然,經濟衰退對碳排放量的減少有重大貢獻;但是我們在經濟衰頹前,就已經達到設定目標。這都應該感謝過去10年以來,歐洲氣候變遷方案 (the European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 名下所執行的數十個政策與方案。

這些包括氯氣工業、建築物的能源效率標準以及新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我的項目是將氣候標準放入包括能源、交通及農業等的相關政策範圍。

這其中最重要的方案是,歐盟排放交易制度(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這項制度,已經規範了現今40%的碳排放項目。

到中期,我們已經野心勃勃的把2020年,氣候與能源目標設定好,並採取許多法令來執行之。這將會減少碳排放量至比1990年還少20%的標準。到2020年,我們的能源來源中,也會使用至少20%的再生能源;透過其他各式各樣的能源效率方法,我們可以在同一時期,又減少目標標準的20%。

我們正在這樣做,是因為我們相信面對氣候變遷的戰爭,需要已開發國家來作為榜樣。

我也公開表明,我們這麼做,也是想在低碳經濟上取得領先的角色。

我們估計,再生能源大規模的擴大,到2020年,歐洲20%的再生能源市場就代表1300億英鎊的額外投資,並創造7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這也會加強我們的能源自主安全性,降低我們再受到外在能源危機的打擊。到2050年,歐盟計畫再降低我們的碳排放量,達到比1990年還少80到95%之程度──屆時工業化國家排碳量將占全球排碳量的一半。明年初,歐盟將提出一項詳細的細部計畫來執行如何達成2050年之目標,包括2030年的暫時目標。

我們的碳交易制度是歐洲氣候策略的中心。這也是我們達成以最低成本達到最大碳減排量的關鍵工具。部分氣候與能源立法的系統,正在經歷一場使其在2013年的第三個交易期後,達到成效更強大以及更有效的改革。改革後的ETS將削減三分之二的碳排放量,已在2020年達到我們需要的目標。

就碳交易制度(ETS),我們向美國借用了此項發明並營運之。毫無疑問的,要啟動一項具成本效益的氣候政策,就是在碳上面標價。我們繼續懷抱希望,美國的上限及碳交易能從地方性的方案提升到聯邦立法制度。當那時候來到,我們要一起合作。如果沒有配合上的問題,我們希望把歐盟碳交易制度與美國的制度聯合起來,創造一個大西洋兩岸的碳交易市場。

我們的遠見是,建造一個比現有市場還大還強的國際市場;首先聯結是在已開發國家中碳排放上限與交易制度;然後,在中期時,納入主要的發展中國家。這是我們怎麼得到碳的國際價格。

除了歐洲碳交易制度外,我們最想擴大的對象是民航業,將之於2012年起納入本制度。除了歐洲片面承諾在2020年將所有碳排放量減少20%。國際航空業並沒有受京都議定書(the Kyoto Protocol)所涵蓋,也不受制於任何減少碳排放量的目標。這種情況是需要改變的。航空業的碳排放比其他行業是成長最快的,所有的預測均顯示,他們的行徑會保持一成不變。到2020年,即使他們每年都有2%的能源效益成長,國際航空碳排放量預計將比他們2005年程度高出75%,到2050年是可怕的300-600%。有類似這種預測,完全沒有任何作為是相當不負責任的。我們需要堅定的行動,如果我們想要有機會將全球暖化維持在攝氏2度以下。

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國際規模的行動。所以,我們自己主動把歐盟之間的飛行航程,列入歐盟碳交易制度下(EUETS)。我們相信設置上限以及碳交易,是最經濟有效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有權這樣做是根據規範國際民航的芝加哥會議(the Chicago Convention that regulates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我們的立法規定飛機的碳排放量如果超過全球飛航碳排放量之35%,在2012年時,就要受限於碳排放量的上限規定。

(此文為歐盟氣候政策主席發表演講內文的部分摘要)
第一部分為當前的世界氣候變遷的情勢分析
第二部分為歐洲就氣候變遷上所採取之行動
第三部分為歐洲對世界的期望


全文內容: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sAction.do?reference=SPEECH/10/468&format=HTML&aged=0&language=EN&guiLanguag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