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Log In Create A New Profile
Group Home Group Wiki Group Forum Group Blog Group Map

Advanced

林鎮國老師98學年度第二學期「漢傳佛教哲學」課綱

林鎮國老師98學年度第二學期「漢傳佛教哲學」課綱
下載課綱
[hr]

課程目標
本研討課目標有三:
一、認識印度佛教知識論(量論),特別是陳那的系統。
二、認識印度佛教知識論的漢傳發展,特別是六世紀的慧遠和七世紀的慧沼的詮釋。
三、訓練漢傳量論的經典研讀。

[hr]

課程大綱
自二十世紀以來,佛教知識論(量論)的研究成為國際佛學界的顯學,其中特別以陳那和法稱為研究焦點。由於量論的第一手文獻主要存在於少數的梵典和大量的藏文論疏,造成該領域為印藏佛教(Indo-Tibetan Buddhism)學者所獨領風騷,相對地,漢傳量論則乏人問津,除了早期的少數學者,如Tucci、宇井伯壽、Frauwallner之外,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有鑑於此,本課程擬補足這項不足,開發漢傳佛教量論的研究。本課程擬選讀二項文獻:一、慧遠(523-592)《大乘義章》卷十〈三量智義〉,二、慧沼 (648-714)《大乘法苑義林章補闕》〈二量章〉。這二份文獻分別代表漢傳量論舊學和漢傳量論新學的觀點,前者屬於地論師系統,後者屬於玄奘系統。若和現代學者所重建的印藏佛教知識論相較,更可看出漢傳佛教知識論的特色。揭顯漢傳佛教知識論的特色,是本課程的主要目的。

[hr]

上課進度
1. 2/26 課程介紹
2. 3/5 印度佛教知識論    
Reading:
Vittorio A. Van Bijert Epistemology and Spiritual Authority (Wien 1989).
梶山雄一,〈佛教知識論的形成〉,蕭平、楊金萍譯,《普門學報》第15、16、17期(2003)。
3. 3/12 陳那《集量論‧現量品第一》:現量
Reading:
Masaaki Hattori Dignàga On Percep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服部正明著、吳汝鈞譯,〈陳那之認識論〉,收於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
4. 3/19 比量
Reading:
北川秀則著; 吳汝鈞譯,〈陳那的邏輯〉,《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商務,1998)。
桂紹隆,陳那講座:http://buddhica.nccu.edu.tw.
5. 3/26 theory of apoha
Reading:
桂紹隆,陳那講座:http://buddhica.nccu.edu.tw.
6. 4/2 停課
7. 4/9 《大乘義章》卷十〈三量智義〉
8. 4/16 《大乘義章》卷十〈三量智義〉
9. 4/23 《大乘義章》卷十〈三量智義〉
10. 4/30〈二量章〉
11. 5/7 〈二量章〉
12. 5/14〈二量章〉
13. 5/21〈二量章〉
14. 5/28〈二量章〉
15. 6/4 期末報告
16. 6/11 期末報告
17. 6/18 期末報告

[hr]

教學方式
一、每週就閱讀文獻撰寫一至二頁心得,上課前以電子郵件傳閱。
二、期末報告一篇。
三、參加[六至七世紀漢語文化圈的印度學教思想]計畫活動。

[hr]

課程要求 / 評分標準
一、每週閱讀心得,佔20%。
二、出席,佔20%。
三、期末報告,佔60%。

[hr]

參考書目
呂澂,《集量論釋略抄》,《內學》第四輯。
法尊,《集量論略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並收錄於藍吉富編《大藏經補編》。
韓鏡清譯(未發表手稿),陳那《集量論‧現量品第一》;Jinendrabuddhi勝帝釋慧注,《集量論解說‧現量品第一》;法稱,《抉擇能量論‧入抉擇現量品第一》;法稱,《解能量論‧第一品自悟比量品》。
Masaaki Hattori, Dignāga On Percep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Masaaki Hattori “Dignāga’s Theory of Meaning: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Pramāṇasamuccayavṛtti: Chapter V: Anyāpoha-parīkśā (I)” in Jonathan A Silk ed. Wisdom Compassion and the Search for Understandi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Richard P. Hayes, Dignāga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ign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Radhika Herzberger, Bhartṛhari and the Buddhists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Alex Wayman, A Millennium of Buddhist logic(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9).
Vittorio A. Van Bijert, Epistemology and Spiritual Authority (Wien 1989).
Georges Dreyfus, Recognizing Reality : Dharmakirti's Philosophy and its Tibetan Interpretations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7).
Bimal Krishna Matilal, The Character of Logic in India (Albany: SUNY Press 1998).
服部正明著、吳汝鈞譯,〈陳那之認識論〉,收於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
北川秀則原著; 吳汝鈞譯,〈陳那的邏輯〉,《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商務,1998)。
梶山雄一,〈佛教知識論的形成〉,蕭平、楊金萍譯,《普門學報》第15、16、17期(2003)。
宇井伯壽,《陳那著作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58/1979)。
桂紹隆,〈ヂイグナ-ガの認識論と論理學〉,《講座大乘佛教9---認識論と論理學》(東京:春秋社,1984)。
哈耶斯著; 何建興譯,〈陳那認識理論之概觀 (上)〉,《中國佛教》35/6,1991;〈陳那認識理論之概觀 (下)〉,《中國佛教》35/8,1991。
何建興,〈陳那論感官知覺及其對象〉,《正觀雜誌》第十七期,2001。
何建興,〈陳那邏輯理論探析〉,《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
何建興,〈佛教量論的宗教意義〉,《揭諦》第四期,2002。
佛教知識論: http://buddhica.nccu.edu.tw
課程相關連結網址

下載課綱
[hr]



Edited 4 time(s). Last edit at 02/02/2010 03:45AM by gustav.
(view 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