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鳩摩羅什譯,《中論》卷三˙第十五品 〈觀有無品〉

Posted by Zhixing 
鳩摩羅什譯,《中論》卷三˙第十五品 〈觀有無品〉

分類標籤: 中觀
[size=large]

  課中老師曾提到哲學上第一因(first cause)的問題,反觀佛教中對這類的問題往往較屬於無記的問題,但也因此使這個問題朝向自性見和邊見之類的問題,而《中論》的〈觀有無品〉中正是在討論自性是實有或實無等等問題,但是放在宗教的脈絡來看,偏向哲學分析的議題,對於實踐者而言,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因為在佛教中實踐修行是不可忽略的關鍵所在。

  在首偈開始就先以緣起與自性不能同時存在,提出在緣起中,是不可能有自性,因為自性本身具有存在性,不需依賴其它外在因素而存在,故說緣起無自性:

[center]眾綠中有性 是事則不然[/center]
[center]性從眾緣出 即名為作法[/center]

[center]na saṃbhavaḥ svabhāvasya yuktaḥ pratyatahetubhiḥ[/center]
[center]hetupratyayasaṃbhūtah svabhāvaḥ kṛtako bhavet ||[/center]

[center]The coming into being of self-nature by means of causal conditions is not acceptable.[/center]
[center]Arisen from causal conditions, self-nature would be manufactured.[/center]


如上述,可發現第二句的「性」指的就是自性,所謂作法,就是再指被造作出來的東西,或可泛指一切法(一切事物)。在一開始就先切入主要的關鍵,緣起無自性。比對漢譯與梵文本這一偈頌的翻譯沒太大問題,後面接著陳述為何緣起無自性。

  再者,在第七偈頌時,似乎可看出佛教對於有、無之類等問題的態度,龍樹主要引述佛陀對其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kātyāyana)所說的教化,不過就漢譯看來,似乎就沒有貼著梵文來翻譯,但是大致上都有把重點都譯出,主要就是佛陀教導迦旃延(kātyāyana),有無兩個概念其實皆是我們思維所構,以此表述出存在的狀態,不應就認為其是實有或是無,這些皆是自性見,必須捨離常見、斷見,在《雜阿含經》卷十(大正藏卷2‧66c):「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中略)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大正藏卷2‧444c)︰「復次,阿難,若說有我,即墮常見,若說無我,即墮斷見,如來說法,捨離二邊,會於中道。

[center]佛能滅有無 如化迦旃延[/center]
[center]經中之所說 離有亦離無[/center]

[center]kātyāyanāvavāde cāstīti nāstīti cobhayam[/center]
[center]pratiṣiddhaṃ bhagavatā bhāvābhāvavibhāvinā ||[/center]

[center]As he taught to Katyayana, the Venerable One denied both ways; “it exists and it does not exist”[/center]
[center]Using the power of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center]


龍樹為破斥眾生對自性的錯見,說明自性是緣起無自性,故為非有,而無自性則非指涉一切無,故非無,運用非有非無的遮遣方法,企圖開顯出實相,在這十一個偈頌裡,藉由破斥的方法,顯示出其破立兼施一體兩面的真實境界,反觀於佛教後期經典,雖然思想也延續龍樹中觀的立場,但是在表述的內容與方法,似乎有所轉變,一方面是所面對的歷史問題不一樣,另一方面,則是所關注的問題也不大相同,在龍樹當時針對整個實在論立場的破斥,和後期傳到中國的三論宗所面對的成實論、地論宗等立場有所不同。之前課堂中曾提到中觀傳到中國來,其中引起吾關注的是龍樹和中國三論宗兩者間對自性的表述,以及兩者表述方法上的差異或延續,目前想到的是傳到中國後,對自性的理解,則是延伸到「佛性」概念上的問題,不過這有點偏離了。





[/size]


Re: 鳩摩羅什譯,《中論》卷三˙第十五品 〈觀有無品〉

分類標籤: 中觀
不知道為什麼,讀這篇文章我有種很感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