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官方觀點] 經建會災後國土保育的新思維 2007/04/02

[Source: 經建會資後國土保育心思維]

災後國土保育的新思維 2007/04/02

九二一後遺症
台灣為位處太平洋邊緣的海島,因為地理與地質因素,地震及颱風發生頻繁,人為活動常受天然災害影響。歷經921大地震後,中部地區地表土石碎裂鬆動,原本敏感的地質更加脆弱,每遇颱風豪雨,即容易發生大規模的洪水及土石流,侵襲鄰近的聚落及產業。以日本為例,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之後,大地耗費40年才逐漸恢復穩定常態。

加上地球環境變遷
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日益顯著,溫度上升、海平面昇高、乾旱、豪雨及洪水發生頻繁、颱風強度增強,台灣受颱風、海面上升、海水倒灌及豪大雨影響及威脅次數,將日益增加。

天災常態化
台灣山區及沿海聚落受災將成常態,台灣須有長期防災的準備。
        
敏感地區開發風險加大
不幸的是,戰後以來人們長期與天爭地,在沿海低窪及山區陡峭的地形與脆弱的地質上,已經做了各類強度不一的開發,國土自然資源承受了難以復原的損傷,加重地震、颱風、洪水、土石流的威脅與破壞力,一旦發生災害,生命財產遭受的損失相當大。

        
成本越來越高得不償失
為了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政府及人民過去以人定勝天的理念,用強制性硬體工程的方式,試圖防範及消除災害,並希望繼續無限制的擷取大地資源,賺取經濟利益。但這種工程方法的效用往往是短暫,七二水災所造成的傷害,顯示傳統土木工程強度是難以與自然力量相抗衡;除災害發生當時的生命、資產及工程設施龐大損失外,災後的救助、救濟及設施復原,更投入大量的社會成本,開發邊際土地所得到的經濟利益,已經抵不過社會付出的更大成本。
                 
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受威脅
原住民族長年居住山區,其生活、文化與高山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高山資源若過度開發,再加上天然災害之危害,原住民部落安全容易受到威脅。而推動國土復育與保育,以尊重及順應自然為出發點,不僅可保護山林生態,降低自然災害威脅,對原住民部落的永續發展將更具有正面積極之助益。

降低開發是唯一的路
災害損失乃是自然對人為過度開發的警訊,降低開發才能減少災害損失。七二水災過後,政府更應體認尊重及順應自然的重要性,人類在山區的活動應再重加審視,尤其是環境較為敏感或易發生災害危害地區的開發行為,應嚴加管理。不宜再以工程為主來試圖阻擋及消除災害。
                 
保育利益大於開發
而應該以新思維,尊重及順應自然,避離災害地區(表1)。敏感地區降低開發並非一種損失,事實上敏感地區現有開發的所得已經不敷社會整體的支出,走向保育是一種更有利的經濟選擇。就長期而言,人類的生活及經濟都是立基在水、土、礦物、植物等自然資源上,降低敏感地區的開發,適當的復育及保育,將可為後代累積健全的綠色資本,保存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是我們這一代不可再推諉的歷史責任。


新舊思維對照表(表一):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671&key=&ex=%20&ic=&cd=



Edited 3 time(s). Last edit at 10/11/2009 02:52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

Reference link: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671&key=&ex=%20











































舊 思 維
新 思 維

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定勝天

尊重及順應自然

政策考量

當前性

永續性

經濟發展

不考慮環境及生態資源成本

綠色經濟

資源利用

無限制開發利用

依環境特性,規範開發及保育措施

國土規劃

劃設保護區
開發≧保育

劃設環境敏感區
開發≦保育

區域環境管理

片斷式
各機關各自為政

整體性
自然區域考量

工程理念

重型硬式工程
「阻」、「擋」

輕軟性生態工法
「疏」、「導」

天然災害處理

強化工程
反復修設

還地於自然
管理重於治理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10/11/2009 08:52PM by HP.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