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維基百科:拼貼的知識

維基百科:拼貼的知識

分類標籤: Web2.0
維基百科:拼貼的知識

出處: 國科會國際合作簡訊網 作者:駐法科技組 現職:駐法科技組
文章來源:http://www.scienceshumaines.com/wikipedia-les-savoirs-en-mosaique_fr_24574.html
發佈時間:2010.01.28
連結: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doc_uid=0990125028

維基百科的條目如何編纂而成?答:經過各種觀點之間的討論與協商。此文將為這種新型態的知識生產方式進行辯護。

對維基百科的曲解,通常有兩種型態。其一,將維基百科視為啟蒙哲人百科全書計畫的轉世投胎。然而,當時這個由Denis Diderot和d'Alembert擔任主編的知識普及計畫,是思想家為對抗衛教者與保王派的結黨聚眾之舉。Jules Michelet曾在他的《法國史》一書中提到:「《百科全書》不只是一本書。那是個叛黨……動員了整個歐洲的叛黨。」相反地,維基百科立基於「觀點中立」的根本原則。舉凡上帝創世論、氣候、人工流產等議題,每則條目都應避免採用任何特定觀點編輯文章,並應提出社會輿論中各方觀點或是各種常見說法。和經過編輯篩選並由作者為所撰條目署名的啟蒙哲人之作不同的是,維基百科要求的是一種善意的公正,並隱匿撰文者身分:頁面不附撰文者署名,並得由匿名編輯者參與撰寫。以集體決定權替代個別作者的個體性,以中立原則替代主觀個人主義,維基百科更像是一部實用主義的拼貼作品,而與啟蒙哲人的精神有所差距。維基百科是種組成路徑百轉千折的合成體,以對大多數人而言清楚公開又明瞭易懂的規則為號召:與其說這種眾家觀點拼貼的企圖在於提出概念上的原創性,不如說它的雄心在於編輯修訂與協調的過程中。

第二種誤解來自於為數不小的草率讀者,認為維基百科有如無政府主義者,賦予任何人撰文或修改的權限,無論學歷高低也不求機構資格認證。這就好比任由雜草在遼闊的土地上蔓生四野,最後將使得田地淪為荒地。不過,根據規則與事實,這都是無稽之談。維基百科上的文字固定受到某些審查機制的控管,審查是交叉輪替而自由參與的;尤其是,文字撰寫無可避免地要經過交流討論與意見彙整,這也形成一種牽制。

以眾家之筆成單篇之文

其他許多受到「民主化」或是「無政府自由主義」啟發的百科計畫中,參與者各自獨立發言,自說自話地發表評論見解,接著再篩選出最佳發言,淘汰其他文字。反之,維基百科並不容許主觀欲念的縱橫。這方面似乎值得將維基百科和其他網路上容許單一主題多重版本編輯方式的「知識百科」企畫進行比較。這類知識庫通常缺乏整體連貫性,威信也顯得薄弱,就像Wikianarchy、Everything2或Knol等計畫,它們不再信守能夠激勵表達及多元論述的審查兼交互評論原則。以Google的Knol計畫為例(譯者註:尚無官方中譯,為源自英語「知識」之自創新詞,意指「一個知識單位」),讀者可以「票選」個別主題的最佳詮釋版本。反之,維基百科要求由多數編輯者共同撰寫一篇條目文章。也就是說,文章透過共識產生,單一條目下也就不會出現許多「詩丹達爾書目」清單版本、各式各樣的「法蘭西」介紹,或是定義各自不同的「資本主義」!

既無須編輯委員會審查,也不任主觀表述自陳:維基百科因此創造了第三條路,為知識的書寫拓展了一條嶄新而坎坷的道路。由此可知,網路上發展的各種數位百科計畫中,最成功的既不是遵從編輯委員會與編輯綱要的「封閉型」計畫,也不是以百家爭鳴從優競擇的「開放型」計畫。為建立權威專家委員會審查制度而於2006年9月從維基百科分家自立的Citizendium(譯者註:尚無官方中譯,直譯為「公民記要」),至2009年9月止,僅累積達1萬則條目(維基百科則擁有1千3百萬則條目)。Knol這個以百家爭鳴型態建立的計畫,即便享有Google的強力宣傳,面世一年以來也僅累計120萬則條目。維基百科的存在,使得網路上自然產生一個群體,其中每個人都能參與編輯,並且立刻在線上看見自身貢獻的成果。編輯者透過如此的參與而獲得的倒不是他人肯定(條目既非個人創作亦不附署名),而是自我肯定;他們得不到什麼名望(編輯內容並非擇優獲選),但卻能感受到自己有所貢獻,或是在集體創作中扮演了一個角色。

維基百科除了是普及知識的巨型集體創作,也是從協商而建立共識的眾家觀點大拼盤,同時因此對狂熱崇拜產生馴化作用,對有害於客觀性的私利圖謀得以防範。它也是不同類型編輯者間相互矛盾的試煉地。這方面,學者與狂熱分子間的勢如水火足以為例。維基百科的主要編輯者中有許多「有志難伸」的青年學者:有感於難以在專業領域中充分普及他們掌握的知識,他們對自己在社會脈絡中的價值與地位產生懷疑,關在學術高塔裡談論著與俗世漸行漸遠的話題也令他們感到孤單。然而,他們參與編輯的初衷卻同樣難以圓滿,因為在維基百科,他們也只是群體中渺小的一員。普及知識的工作,尤其對青年學者而言,是一種對自身專業工作重新賦予意義的方式。在維基百科,他們面對的是潛在的狂熱主義,即來自一群認為維基百科是個大議壇,卻是持少數意見的狂熱份子。基於其客觀性以及互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é),維基百科引來了許多狂熱的獨行俠客,打游擊戰似地參與編輯,然而卻受阻於學術門檻之前(有時是傳媒的阻礙)。舉凡自然療法、爭取承認或求償權的少數文化族群(例如土耳其、跆拳道、法國話題政治人物等等)、與「官方公布事實」不符的陰謀論等等議題,維基百科都要求學者專家和狂熱分子直接對話,並以相同的論說模式為方向彙整意見。

這樣一種直接對話與相互傾聽的訓練,首要的基礎在於一種「基層調節機制」:犯錯者和監督者之間是平行的,沒有什麼距離,相互監督。處分方式也是循序漸進式的,一開始像是一種鼓勵:鼓勵對方多學,多熟悉一般規則。犯錯者並不會受到「處罰」,而是受到「鼓勵」。誠如Dominique Cardon和Julien Levrel所指出,當監督和處分於基層內進行、手段公開且柔性時,將會強化信賴關係以及社群價值,並進一步排除惡意作亂者。只有遇到多次的重蹈覆轍時,處分才會嚴格化,不過這樣的例子很罕見(從法語版成立以來,只出現過不到10次的驅逐出境,包括幾個月前針對某些基督科學教會[Eglise de scientologie]幹部的處分)。維基百科,以及以網路為中心由基層創設的機構,和這個越來越法制化、治安化、乃至趨於無事不興訟的社會是悖道而馳的。因此,如果有人認為自己在維基百科上遭到誹謗而提出抗議,該網站會建議受害者自己動手修改這篇爭議文章,而不是建議對方寄出存證信函或是上法院按鈴申告。

維基百科的名氣為它招來新編輯者,這些對百科全書的運作方式還沒有心理準備的新手,行為的確需要加以監督、同化並調整(例如破壞狂、遊說客,或是想要掌握自身企業形象的股市上市公司等)。由於希望徹底使程序民主化(誰都可以參與編輯,誰也都可以進行審查指正),調解工作的分量呈現超載。今天,在大量政治經濟問題湧現的情況下,部分編輯者(有時受雇於某些組織)亟思讓維基百科屈服之道。

在議論之戰與私人口角之間

惡意誹謗層出不窮。身為單純的網路空間提供者,只要進行了「適當處置」(les diligences appropriées,譯者註:法國傳播自由相關法之專門辭令),維基媒體基金會並不必負擔任何民刑事責任。因此,除了漫長的集體協商民主程序以外,還置入了一個比較有效率的「警察」制度。當伺服器業者收到第三者的誹謗申訴後,伺服器管理員就會跳過平時的遊戲規則,抄捷徑進行處置動作以避免進一步的法律責任。在正義凜然的背後藏了一個警察,然而過度地追求法律正義,卻可能複製出一套警察權,如幕後黑手般悄然介入這個空間。

訴訟審理工作同時也因為爭議內容以電子形式進行而格外棘手。理性論戰很容易擦槍走火演變成私人恩怨。舉證歷歷的客觀辯論和人身攻擊之間,也不過一線之隔。這點和資訊傳媒介面容易導致爭吵有關:口語化的書寫風格,一時怒火中燒下送出的字句瞬間成為白紙黑字,製造出討論中不可逆轉的制輪效應(effets de cliquet),動輒轉為火爆場面。一個Wiki系統中(網路上開放閱讀並供多人協作與之超文本系統),討論的公開性是緊張狀態的源頭,雞同鴨講又拉不下臉,也就惱羞成怒:參與者據守著不可讓步的立場,同時對相反的立場加以仇視與攻訐。

維基百科的崛起正符合了我們和真實之間關係的演變。我們從一個垂直的社會走向了一個更開放、權力也更下放的社會。

如果過去20年我們在經濟和權力方面處境維艱,放棄了許多既得成果,那麼在回憶、文化與知識方面,則經歷了一次「氣渦現象」(poche d'air。譯者註:使飛機忽然下降之低壓氣流)。智識傳播的手法更加開放、普遍,參與幅度也有所提升。諸如質疑曾以為理所當然的科學假說、議論從歷史認知到紀念議題的各類政治問題、挑戰專家的權威、對各類醫學以及「另類知識」的接受等等,每個人都有話要說。維基百科正是這種認知權威式微現象的表徵。百科全書的撰寫因此開放成為各家矛盾觀點的拼貼;這種書寫形式要求我們在真理的面前抱持更多批判和懷疑的精神,並以相同的手法迫使我們改變閱讀的習慣。

新經濟型態:共同捐獻式的經濟(économie de la contribution)

這種型態的分擔方式同時包含了「實踐」與「捐獻」,如何構成一種經濟模式?是否可以將維基百科的成員視為中世紀投身各主教堂建設,因參與如此宏偉巨擘而與有榮焉的工人?或是將他們視為災難之後聚集起來,攜手執行清理海灘或重建災區等大型計畫的志工?然而,維基百科動員的規模卻不是這兩者能夠相比的:單就法語版而言,參與者就達到40萬人之譜(註一)。第一種行為者的經濟模式需要一種階級式甚至金字塔型的組織,可能需要一個中央集權的機制來驅策大量的人力資源投入勞動。第二種模式,近於慈善之舉,可以理解為參與者想要找回與陌生人之間的初始社會性(socialité primaire)連結力量。對維基百科的執著,顯示出第三種模式:一群「好心的撒馬利亞人」(bons samaritains,譯者註:源自《新約》之基督宗教成語,形容見義勇為者)之間的鍵結,其中每個人間歇性地分擔工作,做一點小小貢獻,加上一小群「古道熱腸」的參與者,諸如救火員一般趕往糾紛現場滅火的爭端調解員、文字編輯工匠,以及參與像整理、維護等幕後工作的服務人員(註二)。以技術研發調和團隊中種種問題,維基百科無疑是其中最成功的範例,以「群眾的智慧」為籌碼,利用一系列的措施協調每個志在發揮所長的人,讓他們不求分文地分享他們的知識。

原註:
註一:關於維基百科法語版,詳見:N. Auray et al., «La négociation des points de vue: une cartographie sociale des conflits et des querelles dans le Wikipedia francophone», Réseaux, vol. XXVII, n° 154, 2009。
註二:詳見:D. Anthony, S.W. Smith et T. Williamson, Explaining Quality in Internet Collective Goods: Zealots and good samaritans in the case of Wikipedia»。


附錄:維基百科(法語版)之人工流產條目爭議始末

2003年11月,維基百科法語版新增了「自願流產」(Interruption volontaire de grossesse,譯者註:法國人工流產之法律專詞)(原註)。至2007年4月,該條目已經接受過650次的修訂(平均每天0.29次)。2006年 12月,該條目成為兩名編輯者之間的戰場,砲火持續達一個月之久,其間並零星將其他參與者捲入戰火中。導火線來自一張圖表的插入,這張圖表顯示的是一個 1970年代人工流產數量與出生率演變相對關係的人口金字塔;該圖並與一本新增的參考資料連結,然而那是本親羅馬天主教義的參考資料,作者遭指為宗教狂熱份子。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回撤編輯動作,同樣的內容接二連三地遭到刪除又復原。於是,一名管理員介入其中,以張貼模板的方式呼籲「回撤不過三」的編輯規則,並低調提醒持續違規之編輯者將可能遭到IP封鎖。由於這項平和的呼籲並沒有受到尊重,該管理員便加重語氣:「我實在已經搞不懂你們之間的問題何在,而且也興趣缺缺。你們把這則條目的歷史搞得一團亂,其他編輯者都不敢來參與了……難道一定要我祭出強硬明確的忠告嗎?告訴你們說:只要你們碰這則條目三次,不管你們做什麼,就是24小時的封鎖,嘿!24小時喔?」一切於是恢復平靜。整則條目底下,編輯者之間僵持不下的倒不見得是道德尺度或價值觀之間的歧異,也不見得是特定主題下每篇文字應該享有的秩序與地位。問題在於如何描寫人工流產除罪化的社會演變過程:該說是「生命價值的式微」或是「婦女人權的進步」?同時,當時的顧慮也在於圖表可能以某種意識形態引導著讀者的觀感。

附錄註:D. Prothais, «Wikipedia, terrain de lutte», mémoire de M2, IEP-Lyon, 2007。

資料來源:
Nicolas Auray, « Wikipedia. Les savoirs en mosaïque », Sciences humaines, Grands Dossiers N° 17 - décembre 2009 / janvier-février 2010
本文原作者為國家高等電信學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télécommunications, ENST)講師,主持之研究計畫主要以線上遊戲、開放軟體、上班族部落格等為題。

So vivid an article! / Re: 維基百科:拼貼的知識

分類標籤: Web2.0
這篇文章寫得真好。對維基百科的規則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寫得活靈活現的。

P.S. 這個「駐法科技組」也真用心,選材選得很好,翻譯得也很不錯。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02/02/2010 01:54PM by HP.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