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三角貿易、無感復甦與所得分配惡化

三角貿易、無感復甦與所得分配惡化

分類標籤: 經濟
2011-05-22 工商時報 【社論】
國家統治疆域跟經濟活動馳騁範圍未能完全重疊,在有些地區甚至出現嚴重乖離,已被公認是全球化的最大特色之一,其實也是企業因應國際競爭與區域佈局的必然結果。惟近年來尤其盛行於兩岸之間的「台灣接單、海外生產」規模日益擴大,這種「三角貿易」現象是否會讓GDP(國內生產毛額)作為「景氣晴雨計」的功能失去準頭,甚至惡化台灣所得分配,確實不無隱憂。

 事實上,「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例,在2010年時已超過半數(50.69%)。根據統計,海外生產9成以上指的是中國,其中資訊通訊產品更高達87%,其他依序則為精密儀器、電機與電子產品等高科技產業;至於傳統產業則相對較低,也跟近年來台商大量投資中國的產業分佈與比重大致吻合。

 以總體經濟角度觀之,台灣三角貿易的淨收入已從2002年不到78億美元,佔該年GDP只約2.6%,大幅成長到去年的174億美元,並已達GDP的4%。此一數據乍看之下並不特別驚人,但如對照陸客全年絡繹不絕來台,去年消費總額也不過只佔台灣GDP的0.28%,且以GDP附加價值的計算概念來看則當更低,即可知道三角貿易淨收入(皆是附加價值),確實已是台灣GDP的重要成分。

 如從外貿數據來看,更可凸顯三角貿易的重要地位。以去年為例,被計入國際收支帳「服務貿易」項下的三角貿易淨收入,已佔台灣全年「商品與服務順差」(約298億美元)將近6成。如果依照主計處最新公布的預測數值,台灣今年5.04%的經濟成長率當中,源自國外淨需求的貢獻即佔4.01%,其餘部分主要為國內消費成長(2.13%),至於國內資本形成(投資)則反將萎縮1.05%。

 換言之,在台灣近年來民間消費與投資等內需不振,經濟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國外淨需求(出口)情況下,更顯示持續增加中的三角貿易淨收入,已足以左右經濟成長的高低與組成內容。

 但問題不在GDP數據是否因此被高估,而在GDP數據跟國內實際經濟活動逐漸偏離,近來常聽到的「無感復甦」,或許就是三角貿易型態太過突出的後遺症之一。

 就定義而言,三角貿易的淨收入(商品賣出價/訂單收入減去買入價/支付海外生產之差額),而非總營收,依IMF權責制下(2005年起採用)納入GDP則毫無疑義,所以不算高估。理由在於台灣廠商看似只有接下外銷訂單,但也從旁提供了「規劃、調度、財務、管理、行銷、專利及其他技術等」支援服務,否則此類交易不會如此順遂,甚至無從產生。

 除了上述這種類似佣金的收入型態之外,也大概有4成左右的台商在兩岸或其他地區都有實際投資與生產線,透過此地運籌中心合理分配訂單,自然也構成了三角貿易。然而,三角貿易在其他國家的角色不致太過突出,因此所引發的外銷訂單與實際海關出口差距或背離,以及其他經濟指標彼此不再同步的現象,自然也未若台灣這般顯著。

 此外,由於三角貿易淨收入主要成為企業利潤,且在本地只雇用極少數員工,也必然會讓台灣所得分配不均的狀況雪上加霜。至於去年約有14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所得」淨額回流,在國際收支帳上則記入「經常帳」,此一金額如加入GDP則構成GNP(國民生產毛額),也都跟台商大舉對外投資密切相關,對所得分配的影響則近似於三角貿易。

 總的來說,三角貿易的確顯現出台灣現階段的比較優勢所在,然而由於「國內生產」的成分流失,所以儘管總體經濟成長表現不惡,但其數值顯然已跟國內的產業關聯、投資消費、勞工就業、薪資成長等經濟指標失去準確對應,相關併發症確實不可小覷。

 根本解決之道則在於讓大量外移的生產事業獲得適當填補,例如扶持中小企業的重新崛起、服務貿易的多元發展(而不只是三角貿易服務一枝獨秀),以及強調長期關係的整合生產而非量產等產業政策新思維,都值得政府與民間一同攜手投注更多心力。

[size=large][/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