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4 中國時報 【邱天助】
前日,《中國時報》對教育部五年五百億深度批判性的大幅報導,無疑的戳破頂尖大學的假象,揭露當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經費濫用的諸多事實。日前,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也發表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明確指出教育部追求世界百大虛名的謬誤;清華大學教授彭明輝更以退休行動,表達對大學精神喪失的不滿。然面對許多不同的教育聲浪,教育部總是以「謝謝指教」作為回應,一些會扭曲教育本質與理念的政策依然如是進行,誰奈之何!
五年五百億原是令人期待的教育投資,最後卻形成價值扭曲的教育異象,令人悵然。原因是,它追求的只是世界百大虛榮的「達陣效果」,忽視學術內涵的實質躍進;然而,更深層的是五年五百億所塑造的大學和教師生存心態的偏差,它傾向於生產、再製隱含在這些五年五百億評鑑原則的客觀條件,例如論文產量、排名順序,以適應教育環境中「客觀」衡量的外在需求。於是,短線操作、相互掛名、一稿數投、追趕熱門、跟隨主流,造成台灣「學術工業」的勃興,原創與價值卻未能相對提升。
不幸的是,教育部近年來每每以五年五百億的模式與精神,透過各種評鑑、獎補助方案,對所有大學採取規格化、標準化的嚴格控管措施,不但慢慢腐蝕台灣的教育理想,也讓常有為者有不如歸去的感嘆與無奈。許多教育界的人認為,如今,全國只有一所大學||「教育部聯合大學」,在家長制、父權制的管理心態下,進行不等的資源分配。
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作為國家機器,教育本應是社會正義的重要防線與守衛。諷刺的是,台灣教育最令人詬病之處就在於其政策的「不公不義」,成為複製、惡化階級條件的元兇。五年五百億讓少數大學獨享豐盛國家資源,卻讓多數學校苦哈哈的等待救濟度日。長期以來,教育部透過大學間不同資本型態(經濟、符號資本)分配結構的改變,進行扶強汰弱,造成追求虛榮的教育表象。但對於弱勢學生的教育需求與權利,卻提不出根本的解決策略。至今,仍然讓富人付低學費、享受高資源,窮人付出高學費、忍受低資源。
相對於五年五百億的高額獎助,教育部對於「教學卓越計畫補助」卻每下愈況。九十四年度「教學卓越計畫補助」有十二億二千九百萬元,獎助十三所大學;九十八~九十九年度有二十二億三千二百萬元,獎助三十一所大學;到一○○~一○一年度,有十五億四千二百萬元,獎助三十一所大學。這一兩年年來,不但總金額減少了,平均各校可獲獎助的數額也縮減將近一半。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一些私立大學紛紛高薪禮聘從教育部退休離職的官員,期望在他們的指引與帶動下,能得到更多的獎補助。觀察發現,這種禮聘退休官員的策略,確實效果斐然。
台灣的教育往往流於政治面思考與演化,而主其事的技術官僚因不必承受政治考驗,導致制訂政策造成騷不到癢處。從根本處思考,教育是社會理想的發源,也是社會改革的動力。如果一項教育政策只是著重在表層的效果,卻深層的傷害教育的本質,甚至形成生活惡化的根源,就應該好好反思這種政策的適當性;教育不能只是「同路人」的共謀,忽視另類的「異聲」,這樣,才不會讓台灣的教育落入「團體思考」的陷阱,讓台灣的教育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size=large][/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