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法國] 網路研究:走出烏托邦幻想期?

Posted by gustav 
[法國] 網路研究:走出烏托邦幻想期?

分類標籤: 科技  網路  網路公司
[Source: NSC Sci-tech Newsbrief http://stn.nsc.gov.tw/]

網路研究:走出烏托邦幻想期?

文章類型:科技新知
作者:駐法國代表處科技組


內容:
走過早期的興奮與憂懼,今日網際網路現象的研究工作已臻成熟。在思辨性研究方法與經驗論調查方法之間,出現了某些新的提問方式,探討網路空間本質以及網路大舉入侵社會生活的挑戰。

我們是否已經超越了先知的年代?從1990年代起,各類未卜先知的預言者已然為數眾多,紛紛談論著這個被稱為網際網路的全球網絡,論戰之火延燒四野。其中一方是技術愛好者,他們斷言一個新世界的降臨:一種新的人類、一個博愛的地球村、一套輕點滑鼠就可能接觸的普世知識,甚至得到整個網絡的救贖。法國的米榭‧貝拉(Michel Béra)與艾力克‧梅舒朗(Éric Méchoulan)嚴正地大膽宣稱:「人類將學會信任網絡,因為網際網絡是個無所不知的好上帝(註一)。」而另一方面,則是「盧德派」(註二)陣營,一群面有慍色的技術恐懼者,以罕見的洶洶來勢大力抨擊網路所帶來的價值齊一化、資訊誤導、社會關係的破壞,乃至「新型態暴政的出現」(註三)。

誠如所有的戰役,戰鬥中總會出現叛變與妥協。最新的例子是英國的安德魯‧肯恩(Andrew Keen),他形容自己是個「已經徹底背棄網際網路信仰的叛教者」。在他的《愛好者的信仰》(The Cult of the Amateur, Doubleday, 2007)一書中,他對網路的噩夢加以嘲諷,認為網海中具有品質的佳作將會淹沒在一片平庸與謊言的潮水中。這已經是最後控訴了嗎?一如往常,這些重話同時也太容易引發譁然議論,以至於今天聲音越來越微弱。為了在光輝燦爛的未來與歐威爾式的煉獄間尋找第三條路,亞蘭‧勒迪百德(Alain Le Diberder)說得好,「就主題分類而論」應該是個合理的解決之道(註四)。

但如此一來,究竟要如何看待網際網路?大部份的研究者面臨著兩種誘惑。第一種態度將使得研究者採取一種「中庸之道」。任科技的好惡雙方繼續對立,今日大多數的評論者提倡一種建立在推理基礎上的網路分析。然而這種立場還是有某些理論上的障礙,因為它預設了網路是一種中性的工具。

第二種態度以貝爾納‧彌也居(Bernard Miège,註五)為宗,旨在避免任何普世皆準化或是思辯型的網路研究方法。因此,一批微觀社會學著作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談論著像是線上拍賣網站的使用、政治小團體討論社群、線上教學的傳播交流行動等主題。這些論文通常建立在田野調查上,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說明。然而,或許還是缺少了一點企圖心和跨學科對話性。

這就是矛盾古怪之處:在許多研究領域中我們已經參與見證了大理論體系的復歸,然而網路相關研究這個全球現象是否也即將破繭而出?

新情勢:網路使用的平庸化

誠然,網路以迅雷之勢進駐我們的生活,使得致力於明其究竟的研究工作更加艱難。初期對網路研究的摸索範例,在晚近的三項演變趨勢下逐漸退卻:

網際網路的大眾化與平庸化。根據2007年12月發表的歐洲媒體觀察(Médiascope Europe)研究,57%的歐洲人會上網,而這個數字在16到24歲的年齡層中提升到84%。網路使用者這個名詞越來越像是路人甲乙般的稀鬆平常。這種平庸化其實暗地也將1990年代曾讓技術性理論飽受困擾的駭客身分降了一級。平庸化同時很自然地造成網路烏托邦論述的失色,這種烏托邦論述通常出現在一種新的通訊科技初出茅廬而未臻成熟之際(註六)。

Web 2.0,或「合作型網路(collaboratif)」的出現,使得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創作。這些「自生性內容(contenus autogénérés)」培育出部落格、開放型百科全書、影像、聲音與照片的頻道等等。也因此使理論者認為網友取得了相當的權力,成為可以介入資訊來源的行動者。在傳播理論(來源-訊息-接收端)中占有主導地位的架構藍圖呈現紊亂狀。

一項對於網際網路基本特性的發現:網際網路的異質性,如何就一套同時網羅了線上商店、教學資源、行政服務、情色內容、電子郵件等項目的媒介提出一套總理論?是不是該效法社會學家艾力克‧梅葛雷(Éric Maigret),就此承認「網際網路這個單位只存在於使用介面上:在電腦之間建立聯繫(註七)」?或許是有道理的,不過必須同時考慮到網路加速著各種現實變化,而這些變化正質疑著整體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經濟問題:免費的挑戰

數位革新的影響所及,包括像是近幾年來版圖大幅擴張的免費服務範圍:全球免費通訊、免費的知識與資訊查詢、免費接觸新型態貨品與服務、各類寬頻網路套裝方案合約附贈的手機等等。這個現象衍生了一些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新問題:免費贈禮誰來付帳?消費者是不是會習慣這樣的免費贈禮並且要求進一步拓展至其他經濟活動的買賣項目中?企業如何因應消費者的這項要求?

這些辯論在美國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在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這位網路普及者中的佼佼者於2008年重啟論戰時。繼發表《長尾效應》(The Long Tail, Pearson, 2007)這本Amazon與Google的暢銷排行書籍後,安德森意圖證明所有網路上的經濟活動最後都會走向免費一途,並進一步指出:「數位經濟製作成本的持續降低遲早會促使大部份的企業免費提供其多數產品。」(註八)他將這個新模式稱為「禮物經濟(The Gift Economy)」;禮物經濟奠基於下列觀察:頻寬與數據儲存的價格未來可能低到使企業得以免費發行其內容。

法國方面,經濟學家尚‧堤洛爾(Jean Tirole)與尚查理‧羅榭(Jean-Charles Rochet)指出,這種免費經濟相當程度上仍然是座海市蜃樓。排除總體經濟的雙面市場(marchés bifaces)模式,他們闡釋了就算有些東西對某些人是免費的,總還是有其他人要付擔這筆費用:「的確,Google的搜尋引擎是免費的,網路看報紙或閱讀PDF文件也不用付費。反之,市場的另一面還是有人在付費的:廣告商付出巨額代價以便在Google或是報紙網路版上刊登廣告,想要製作PDF文件的人也必須花費高昂代價購買完整版的Acrobat Reader。」《免費!論數位經濟版圖》(Gratuit! Du déploiement de l'économie numérique)一書的作者奧立維業‧波姆塞爾(Olivier Bomsel),則提出「網絡效應」一說(註九)。他認為,數位革新(網際網路、搜尋引擎、行動電話、電子付費方式、電視等)與傳統工業背道而行,使用者越多則運用價值越高。免費措施能夠快速而有增無減地提高使用者數量,以便隨後能夠從這批群眾身上牟利。

政治問題:虛擬民主的可能?

Web 2.0的發展同時也引發了關於網路政治效應的辯論。既然網路允許每個人發表言論並且進行評議,網路是否實現了直接民主的承諾?網路是不是能如同記者霍華‧雷諾德(Howard Rheingold)於1994年發表的預言般重振民主(註十)?或是相反地,網路將如同最悲觀論者凱斯‧桑史坦(Cass Sunstein)所言,造就一種政治消費者權益保護運動的無限上綱?

就目前為止,部落格與論壇的觀察沖淡了樂觀看法。一方面,電子媒介上的辯論有集中在某些旗艦網站上的趨勢,特別是傳統媒體的網站,而且參與者也只是少數網友。另方面,政治性論壇上聚集的多半是理念相近的網友,就算是從新手到專家都能並席共話。因此,這些空間稱不上是真正的公民議壇。

終究還是有個待決的問題:這樣結實累累的政治言論又是為了什麼?政治人物又會如何應對?大部分的政治人物都開始尋求合作型電子工具的協助。在美國,歐巴馬甚至被媒體稱為「Web 2.0時代的標誌」。然而網友們的提議與爭論通常無疾而終。根據不同的田野經驗顯示,為公民參與所量身訂作的電子系統實際上促使當權者的控制力量獲得承認甚至擴張。

關於政治議題的思考的確是豐富多彩而蓬勃發展。目前帳面上看起來似乎並不起眼。不過網路快速而密集的演變趨勢或許能夠很快地創造新局,重新啟動透過網路實踐的直接民主理念。

法律問題:誰來控管網路?

就法律層面而言,無遠弗屆的網路引發了大量的伺服器與網站控管問題。隨著合作型工具的發展,問題與日加劇:任何人都可以對鄰居惡性造謠、一名青少年可以把班上女同學的照片合成為猥褻照、一名大學生可以在教授的維基百科介紹頁上動手腳毀壞其名譽等等。在網路上,謠言有擴及全球並毫無時限的散播範圍。網路的這層陰暗面適足令人憂慮。為達某種政治目的,任何人都有辦法對某個群體提出毀謗性言論,並且以目前無可計量的驚人速度傳播開來。

如何因應?目前的確有某些嘗試管制這個系統的國家機構,特別是在防範隱私權或個人自由的侵害上(在法國由國家電子資訊暨自由委員會負責,Commission nationale de l'informatique et des libertés,CNIL)除此之外,還有電子資訊相關特別法律以及判例。然而問題是國家司法當局有執行判決上的困難,而立法當局又有苦苦追趕科技演變速度的窘迫。

不過,有句格言說得好:「有社會就有法律(là où il y a une société, il y a du droit)。」一旦網路成為人類交流的空間,就會產生規範的問題。只不過對法律專業人士而言,這是項令人卻步的挑戰,因為網路空間翻轉的正是法律專業人士賴於思考的法治體系框架:國家主權(註十一)。

以上,算是幾項當下進行中的研究議題,但不是全部;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相關研究議題。這個研究領域變遷速度太快,大家都掌握不到其中關鍵,也就都無法推導出一套方法。不過至少,對問題的認識建立起了相當的基礎,而學科之間的對話橋梁也儼然築起。我們或許還沒有完全脫離牙牙學語時期的烏托邦幻想,也大可以預言還會出現新的網絡神祕主義論以及悲觀主義論。然而這個轉變的時代終究是值得期待的,因為它為我們開啟了思索的新路徑,我們將透過網路這個「所有網絡的網絡」去考察人類社會的演進。


注釋:
一、Michel Béra et Éric Méchoulan, La Machine Internet, Odile Jacob, 1999.
二、所謂盧德派,是借用英國紡織工人運動領袖盧德(Ned Ludd)之名,盧德曾於1811至1816年間帶領工人參與砸毀工廠機器的工運。
三、Paul Virilio, Cybermonde, la politique du pire, Textuel, 1996.
四、 Alain Le Diberder, 《User generated contents: retour aux sources ou révolution?》, in Xavier Greffe et Nathalie Sonnac, Culture Web. Création, contenus, économie numérique, Dalloz, 2008.
五、Bernard Miège, L'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objet de connaissance, De Boeck, 2004.
六、參見Patrice Flichy, L'Imaginaire d'Internet, La Découverte, 2001.
七、Éric Maigret, Sociologie de la communication et des médias, 2e éd., Armand Colin, 2007.
八、Chris Anderson, 《Free! Why $0.00 is the future of business》, Wired Magazine, 25 février 2008.
九、Olivier Bomsel, Gratuit! Du déploiement de l'économie numérique, Gallimard, coll. 《Folio》, 2007.
十、Howard Rheingold,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1993, rééd. MIT Press, 2000.
十一、參見Pierre Trudel, 《Quel droit et quelle régulation dans le cyberespace?》, Sociologie et sociétés, vol. XXXII, n° 2, automne 2000.

資料來源:
人文科學期刊,2009年9月號
Héloïse Lhérété, 《Internet. Après l'utopie》, Sciences Humaines, Mensuel N° 207, août-septembre 2009

Re: [法國] 網路研究:走出烏托邦幻想期?

分類標籤: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