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不能只在院士會議期間尊重學術 / 聯合報 朱敬一

不能只在院士會議期間尊重學術 / 聯合報 朱敬一

分類標籤: 學術行政  人物
【2010/07/12 聯合報】

上周中研院在開院士會議;讓我趁機談一談學界及官場的生態與邏輯。

數周前在一次會議中,一位朋友以「大老」戲稱我,周邊官員有些吃驚。他們笑說:除了金庸小說中的丐幫,現在社會已經很少有人以「大老」稱呼對方,而學界似乎是唯一的例外。

學界大老 看發表

早年,要在台灣學術界成為大老,大概年齡與輩分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輩分夠高,走在校園裡大家都叫你「老師」,久而久之自然就成為九袋長老了。但是最近卅年台灣的學術圈日益國際化,而學者學術成就的標準也逐漸向國際前緣看齊。除了輩分之外,學術發表與專業國際地位,大概是判定大老更重要的指標。

舉例來說吧,任何財經領域世界最頂尖的學術期刊就只有那麼兩、三種,能夠在頂尖刊物經常發表好文章的學者,就會得到國內外學界的尊敬,也會在相對年輕時贏得「大老」的尊稱。相反地,若是在學術界沒有地位,就算在官場、業界打滾數十年,「一隻豬環遊世界回來還是一隻豬」,終究沒有人會誤將大老稱號戴在他們頭上。

宦海浮沉 視機運

學術界確認成就的邏輯與官場是極為不同的。學術成就通常來自國際的肯定,但官位卻只是地區政治的封銜;學術名聲除非事後遭到推翻,否則折舊率極低,但宦海沉浮概為常態,五日京兆實不足為奇;學界大老贏得的只是尊敬,實質的權力卻小得很,但官銜越大則權力就明顯擴大,更甭提平時周邊前呼後擁、打躬作揖的威風場面了。

最近幾年有學問的人在台灣的影響力日漸式微,其專業意見也常不受尊重,與四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每當某項公共政策發生意見相左時,政府官員常說:「正、反意見有分歧」,卻絲毫沒有能力、沒有意願去分辨這些意見中哪些是正港的大老專業意見,哪些又是野雞大學畢業、專業知識零蛋者的狗屁不通意見。在四十年前「財經六院士」時代,如果官員把大老黃鐘與市井瓦釜並列,然後說「他們意見不一」,以此立論再讓官員裁定:「採用市井無賴之意見」,你想,那些開國際標的財經六院士還有興趣陪著玩嗎?

黃鐘瓦釜 要選擇

在過去一年之中,我們一再看到政府機關預算全面縮編、高中職學費補貼要七折八扣、大學五年五百億考慮要砍,彈薪專案區區廿億還打六五折,一切的一切都在緊縮,在在顯示出稅收不足的支出排擠效果。但另一方面,政府又一直在減稅,跟著財團為己牟利的降稅呼聲起舞;不思當代的「流量」平衡,卻動腦筋向未來子孫借債,以寅吃卯糧的方式拖延面對問題。學界大老對此呼籲再呼籲,無奈正港黃鐘聲音卻抵不上市井瓦釜。

全球暖化的問題複雜嗎?不,高爾說,端視你是否願意面對真相。台灣的財經問題複雜嗎?不,大老說,端視你是否尊重專業意見。

(作者為中研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07/13/2010 10:14AM by mepoadm.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