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不同學門領域對於學術發表的態度--德國觀點系列9:境外德國文學

譯者:黃淑娟博士 / 駐德國代表處科技組策劃
文章來源:宏博基金會 發佈時間:2010.01.11
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doc_uid=0990107005

境外德國文學的學術出版

載於《各學術領域的學術出版--論研究成果的評估》(Publikationsverhalten in unterschiedlichen wissenschaftlichen Disziplinen. Beitraege zur Beurteilung von Forschungsleistungen),53-55頁。

作者:Prof. Dr. Paul Michael Luetzeler,美國華盛頓大學Max Kade德國當代文學中心所長,國際德國文學聯合會副主席,宏博研究獎得主。

1. 出版形式種類
在今日,境外德國文學學界最重視的出版模式是專書著述。全世界各大洲都是如此:沒有出書,就很難在這個學界建立名聲。另外還很重要的是在著名期刊發表文章,在美國是指那些所謂「審查制度的期刊」(refereed journals)。這些期刊將每一篇寄來的稿件轉給另外兩位同行學者審查。按照審查結果(有時經過修改),期刊決定刊登或退稿。在美國採用的是「不具名審鑑」(Blind Submission)原則,即審查學者不知道他們審查的文章出自何人之筆,被審查的人也不知道是誰審查自己的文章。這個方法在歐洲(包括德國)比較少見。在德國,審查學者多半隸屬發行該期刊的系所。

不管是原始文學的批判性著述,或是二手材料的文集(如會議論文集),發行版本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依篇幅範圍和所花功夫的不同,有時一本附有注釋的原始文學出版可以達到一部專書著述(Monography)的地位。會議論文集的缺點是無法採用上述的同行審查制度。從出版的觀點來看,亞洲國家(印度、中國、韓國、日本)雖然圖書館設備較差,其出版品質也因此較低,但是這些國家越來越接近西方國家。非洲國家的情況則較為嚴重(南非除外)。這個現象不只和設備差的圖書館有關,還與其口頭傳授知識的傳統相關。在非洲舉辦的會議通常都要求參與學者不要發表演講,而是做沒有講稿的自由談論。西方學者也漸漸珍視這種演說方式。那是另外一種豐富的學術互動。通常這些會議中發表的演講不會出版,因為出版物無法顯現這種口頭傳授方式的突發性。任何人只要在非洲籌辦會議,或是在會議中發言,即使會議成果不裝訂成書,對本學術領域也會產生重要的貢獻。

網上出版具有一個遠大的未來,因為越來越多的期刊已經放棄紙張發表,轉向網上出版。目前還出現一個灰色不明地帶,即網上發表的許多文章並沒有經過審查制度評估。況且有許多篇文章是已經在某書中或某專業期刊發表過的。有一些大型的會議傾向將會議論文未經審查即直接送網。如此,品質就參差不齊。因此我們無法毫無保留地將網上的文章與優秀出版社或著名期刊的出版物相提並論。

2. 出版地點
在美洲、亞洲和歐洲(但是德國較少)有大學出版社,德國也嘗試設立這種出版社。其原則是:一所大學越出名,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就更容易獲得學界重視。全球屬美國的大學出版社制度發展得最多元且完善,因為全美國排名首二十位的頂尖大學多擁有這種大學出版社。由於這種出版社並不是很願意刊登德國文學方面的文章,有不少本領域的年輕同仁在別的提供德國文學或德國研究的出版社,如Camden House或Berghahn Books等出版社,發表他們的第一部著作。這些出版社採用與大學出版社類似的評估方法。如果以德文撰寫,也有找德國出版社出版的,如Metzler、Fink、de Gruyter、Wallstein、Stauffenburg、Aisthesis、Winter及Francke等出版社。這些出版社在國際上以嚴謹出名,廣獲全球德國文學學者肯定,這些學者也都極喜歡在這些出版社出書。德國的出版社並不具備美國大學出版社的評估方法,然而德國出版社的編輯漸漸也轉向專家徵詢意見,尤其是若他們評審的稿件是較年輕的德國文學學者撰寫的話,就更依賴資深專家的評審意見了。

專著出版具有一個強烈的國別趨勢。若用英文撰寫,則多由北美洲或英國的出版社出版,若用法文撰寫,則找法國的大學出版社出版。在德國,以英文撰寫而出版的例子越來越多。一些德國文學出版社(de Gruyter、Stauffenburg和Wallstein)也設立專門以英文出版的系列。國際化的程序在本領域也漸趨明顯。有不少身處國外的同仁以德文寫作,他們則在德國尋找可以出版其著作的出版社。

期刊發表也呈現國別趨勢,即美國人多在美國期刊發表,法國人在法國期刊發表,日本人在日本期刊發表。這個現象的原因與專著出版相同。然而也有越來越多的期刊也接受英文稿件,因此開始造成一個跨國界的趨勢。相反的,全球也沒有一個德國文學專門期刊會拒絕非德文撰寫的文章。每位德國文學學者,不管他在哪兒教書,一定是熟諳德語的。因此在期刊發表時,不需要設限於國界。在德國文學領域,若用德文撰寫,則每位學者可以閱讀別國同仁的研究著述。若一位德國文學學者用中文或匈牙利文撰寫,那只有在非常例外的情況下,中國及匈牙利境外的學者可以閱讀到他們的作品。國際德國文學聯盟(Internationale Vereinigung fuer Germanistik, IVG)以及洲際研討會,如亞洲德國文學學者聯盟會議均能以其會議的經驗證實,以德文為會議語言會帶來豐富的成果。

3. 單獨作者與共同作者
國際上德國文學學界以單獨作者為主,但是偶爾也有學者共同研究一個題目,共同出書。會議論文方面,共同作者的現象已經成為常例,原因是出版會議論文集所需功夫對一個個人來說相當大。因此許多國際出版的會議論文集常常具有兩位或三位發行人。共同作者絕對應該予以重視,因為多位作者共同研究而得到的成果常比單獨作者的成果更為有意義。另一方面,一部數位作者共同完成的專書,其個別作者的份量就比不上只由一人撰述的專書的了。與自然科學相反的是,德國文學領域的期刊文章極少由多位作者共同撰寫。

4. 事業進階
全球設有德國文學研究院課程的大學幾乎都以第一部著作作為晉升終生職的先決條件(那些可以攻讀德國文學碩士與博士學位的學府)。目前,光是一部著作大概也不夠了。一些美國的一流學府在授予終生職之前甚至要求兩部著述,即博士論文之外再加上第二部著述。在北美洲,年輕學者大致需要六年的時間才得到終身職。這段時間在別的國家又各有不同,在此很難一概而論。那些還在努力爭取終身職的年輕學者在這六年結束之前應該最少已經有第一部著述出版(通常是博士論文修訂版),還有在著名期刊發表多篇論文。與別人共同發行論文集或參與原始著作的注釋編輯也是倍受重視的成就。

在獲得終身職之後(在北美洲是升級成副教授),學界期望該年輕學者完成第二部著述,在著名期刊或論文集發表更多的文章,同時也參與編輯注釋。美國的三級教授制度,即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在澳洲和亞洲,例如中國,越來越常見,但是在歐洲卻是罕見的。在美國還有比正教授更高一等的,即特聘教授(distinquished professor),其資格條件當然是更高了。

在一些比較小的大學或學院有不少非常優秀的同仁任教,他們的授課鐘點數也比較多。對評估他們的成就而言,在出版方面要求就低些。有時升級的條件只是在著名的期刊發表幾篇論文而已。然而近幾十年以來,那兒的要求條件也提高不少,原因是每個大學都盡力想登上排名榜。

5. 升級方法
在德國獲得終身教授職的學者年紀並不比其他國家的學者大。教授資格論文(Habilitation)是歐洲德語區要求的資格,別的歐洲國家沒有這項要求,非歐洲國家就更不用說了。在美國,還未有發表成果就可被聘為助理教授:徵聘條件只是博士學位。六年之後,他們的資格才等同德國那些提出教授資格論文(Habilitation)的學者。這時他們的年紀大約是三十五到四十之間。德國對這些人的期待就如對美國最卓越的大學副教授候選人的期待一樣。平均說來,德國具有教授資格的人,其出版數量比美國同仁多。但是美國同仁的教學經驗則比較多。德國具有教授資格的人一旦獲得教授職位通常就是終身教授職。在美國則需在助理教授之後先升為副教授。直到獲得正教授(full professor)之後,才能與德語區的教授相提並論。他們的學術成就應該類似:兩部著作和多篇論文。英國和法國的升級制度則又不同,東歐國家也有所相異,在此因限於篇幅,無法論及。

6. 此領域的特點
對境外德國文學來說,德國文學屬外國語文,與法國文學或斯拉夫文學在德國的地位類似。德國中學和大學的學生對外國語言的興趣時增時減,相對的可以觀察到外國對德語的興趣也是有增有減。在大多數國家,對德語的興趣漸漸降低。只有中國例外,那兒的德國文學目前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中國的大學院校幾乎擴展所有的領域,現有的大學增加系所,新的大學也不停地增設。在美國的大學院校課程中,德語還占外語第三位(居西班牙語和法語之後),然而漢語所帶來的衝擊越來越明顯。美國大學院校中,修習外語的學生人數沒有改變,但是集中於西班牙語和漢語的趨向顯而易見。況且與三十年前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外語課程設立(如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日語、印度語)而吸走了傳統外語(法語和德語)的學生。這個現象不只是美國的問題。在全球各洲的同仁均提出類似報導,行句之間不乏擔憂之情。幸好有個中國(使境外德國文學得以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