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轉向與救贖

轉向與救贖

John Dunne在《Foundations of Dharmakirti's Philosophy》第一章〈Pramana Theory〉裡介紹五、六世紀時印度的量論家們,尤其是陳那(Dignaga)與法稱(Dharmakirti),普遍接受的一種分析「知識」的架構,首先,把「知識」作為一個「動作事件」,而促成這個動作事件的基礎元素包含四個部份:認識者(the agent who knows, pramatr)、認識的動作(the action of knowing, pramiti or prama)、被認識的對象(the object kn0wn, prameya)以及被用來獲得該知識的工具(the instrument used to acquire that knowledge, pramana),而從佛陀以降到量論家們,都有以工具為專注點的傾向。陳那開始,繼之法稱,他們拒絕「認識者」這個想法,他們認為認知發生於知識與工具在本體論上同一之時,同時他們也認為被認識的對象是依賴認識工具的,因為本體上來說對象不離工具,且對象被工具自身的特性所決定。(pp. 21)
繼之,John Dunne說在所有的量論理論裡,都在救渡意義上把「經典」作為「工具」,當凡人閱讀經典之時,超凡的那些知識在閱讀之際發生,閱讀者的「工具」與「經典之為工具」同一時,似乎閱讀者正超凡入聖著。閱讀經典之際,閱讀者自有的知識工具與「經典」同一,這是因為一方面經典的文字也是經典撰寫者用同樣的知識工具、秉持赤誠態度所體證與再製,另一方面閱讀者憑著同樣的知識工具而對經典的知識對象與經典自身之同一性以及其涵有之赤誠態度有所感通,而閱讀經典者與經典及其對象的同一,目的是救渡,因為覺者藉由經典要告示眾生的沒有別的,就僅有通往涅槃的路數。我猜測這是John Dunne所謂「在救渡意義上」把「經典」作為工具的意思。

這與我去年在「佛教現象學」當中提過的、以康德第一、第三批判之間的關係為基礎、關於「communicability」的想法相互呼應( 心得20081204 (A Theory of Communicability))。我認為讀經典或者欣賞事物以及高尚的行為,都具有一種「轉向」的特性,就康德批判理論的義理來說,是從貞定的(determined)意識基礎結構轉換成未定的(indeterminate)意識基礎結構;即,由理論的、認知的態度轉換為反省的、反向觀照意識自身的(reflective)態度。而就其結果與我們預期的目的來說,如果可以接著說的話,是在自由中鬆動我們對物性的執著。基於確立物理世界的客觀有效性這樣的目的來說,我們的確有好理由要一方面接納知性(understanding)立規則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接納「物自身」的預設。但是假若把接納這兩者的立場與態度套用到非物理的領域,即實踐的領域如道德、或對人(當然包含自己)的價值評斷,則是苦惱的肇因,因為我們便有傾向把價值、意義看待為有自性的客觀物,同時也讓價值與意義的創生根源沉睡。這也應是由「認識」過渡到「自覺」轉向上的「救渡意義」!



Edited 3 time(s). Last edit at 03/07/2009 11:45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

Re: 轉向與救贖

分類標籤: 佛教知識論
我到現在才知道「法稱」是人名 (不是某種形容法的形容方式)...



Edited 2 time(s). Last edit at 03/01/2009 06:27PM by HP.
(編輯記錄)

Re: 轉向與救贖

分類標籤: 佛教知識論
你提到:「從佛陀以降到量論家們,都有以工具為專注點的傾向。」

這裡的「量論家們」是包括陳那(Dignaga)與法稱(Dharmakirti)嗎?

因為我從上下文不太能確定陳那與法稱是否「有以工具為專注點的傾向」。

好像有,又好像不是。

Quote:
(陳那與法稱)他們認為認知發生於知識與工具在本體論上同一之時,同時他們也認為被認識的對象是依賴認識工具的,因為本體上來說對象不離工具,且對象被工具自身的特性所決定。

Re: 轉向與救贖

分類標籤: 佛教知識論
他們不只把專注點放在工具上,還拒絕認識者作為一個 agent 以及被認識者作為一個對象這樣的想法... 按照John Dunne的說法。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03/01/2009 06:44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