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國科會哲學學門人才培育計畫-佛教知識論研究計畫介紹

國科會哲學學門人才培育計畫:佛教知識論研究
計畫介紹

【活動緣起】

  去年( 2006 )年中時,哲學學門李明輝召集人希望擇定學門內幾個有發展潛力的領域組成研究小組,每一小組由一位資深學者主持,邀請目前執行國科會相關計畫的學者(尤其是新進學者)參加,透過定期聚會、研讀會、邀請國外學者講學等方式進行整合,以期推動多年期整合型計畫。「佛教哲學」是選定的領域之一,李召集人希望由我來負責推動,我也覺得這是頗富前瞻性的做法,對於國內佛學研究不僅可以達到提升佛教哲學研究的質量,整合國內的研究人力,形成研究團隊,還可以和國際佛學界接軌,尋求台灣學界於該領域上的國際合作機會,因此我就承擔推動這佛教哲學人才培育計畫的任務。

【活動目的】

  佛學研究作為一門學科,在九十年代以後開始在台灣學界迅速發展,十餘年來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學術社群。從國科會哲學學門的研究計畫申請件數來看,有關佛教研究的計畫案即佔有可觀的比重,質量上頗有和歐陸哲學、英美哲學、中國哲學相抗衡之勢。這是台灣哲學界特有的現象,有其特殊的主客觀條件。其中,台灣社會在解嚴之後宗教部門的能量獲得釋放,台灣佛教蓬勃發展,有助於研究人才的培育,特別是教界派遣學僧前往日本與歐美大學名校接受現代佛學研究的訓練(歷史上佛教即有出國取經的傳統),使得台灣的佛學研究始終保有足夠的國際視野。

  台灣近來擁有一批基本上訓練良好的佛學研究人力,其中不少獲得國外著名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德國漢堡大學、波昂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九州大學、駒澤大學、大正大學、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哈佛大學、天普大學、維琴尼亞大學)的博士學位,或在佛教語言(梵語、巴利語、藏語)方面,或在方法論方面,均有良好的訓練。由於作為現代學門的佛教學研究起源於歐洲,發煌於日本,開花於北美,至今歐美與日本的佛學研究仍居於領先的前沿,其嚴謹的學風對於國內年輕一輩的學者有深刻的影響,使得相較於其他華語地區,台灣的佛學研究擁有相對的優勢。

  其次,從歷年來國科會有關佛學研究的計畫來看,論題多元,或佛教史、或佛教藝術、或佛教經典、或佛教儀軌之研究,或從歷史文獻學的進路入,或從宗教學的進路入,或從傳統教義學的進路入,各有精彩。從哲學學門發展的角度來看,台灣的佛教哲學研究可謂甚具潛力,惟若能夠從當前稍嫌分散的研究狀態進行適當的規劃整合,當能有效地提升該領域的研究能量與水平。整合台灣佛學研究社群,強化其在大華語地區的優勢,進而融入國際佛學學界,這是本計畫的主要目標。

  在諸多的佛教研究領域中,選擇佛教哲學中的知識論(量論)作為專案規劃重點,乃著眼於該領域的發展前景,以及對整體哲學學門的可能貢獻。在東方哲學傳統中,佛教以其縝密的哲學系統著稱,不論是印度的初期佛教、阿毘達磨佛教、中觀哲學、唯識哲學,或中國的天台、華嚴、淨土、禪宗,均體系恢弘,各具特色。然追本溯源,印度大乘佛教哲學的方法論基礎乃在於知識論與邏輯。佛教知識論與邏輯(因明)特別在瑜伽行唯識學派中發展,而於七世紀時為玄奘傳入中土,對於佛教哲學在中土的發展影響深遠。二十世紀初期,因明研究一度復興,蔚為顯學,然後因時局變化,又歸沈寂,直至八十年代後大陸學界又重理因明學,略有成果。唯彼岸中文學界頗諳於國際學界的研究趨勢,以致於局限於傳統的疏解工作,未能有所突破。

  佛教知識論與邏輯在國際佛學界為重點領域,除早期奠基學者如維也納學派的 E. Frauwallner、義大利的 G. Tucci、日本的宇井伯壽、武邑尚邦、 北川秀則、服部正明、梶山雄一之外,當今以維也納大學的 Ernst Steikellner 、德國的 Eli Franco、洛桑的 Tom J. F. Tillemans 、日本的 桂紹隆、北美的 Richard Hayes、 John D. Dunne、 Georges Dreyfus、Dan Arnold,以及為數眾多的日本學者,均對陳那與法稱的因明體系各有專精,並以二年一屆的法稱國際研討會為中心,形成旗幟鮮明的國際佛教知識論學術社區。更重要的是,近年因 Jinendrabhuddhi 的 Pramanasamuccayatika 梵本出土,將可預見未來重回陳那因明學的新一波研究熱潮,使得漢傳因明學的研究傳統得以和晚近以梵藏因明文獻為主的國際學界接軌。

  佛教哲學中的知識論領域當然不限於以陳那與法稱為主的量論傳統,而可擴及任何學派關於知識的討論,此可見於初期佛教、阿毘達磨、中觀學派、唯識學派,或中國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相關的文獻與論述。本計畫歡迎參加成員從其專長領域出發,在研習討論的過程中,引發對於佛教知識論的興趣與認識,進而有機會投入該領域的研究。

【舉辦情形】

  這次計畫的活動在核定之後,馬上在去年底著手規劃進行的方式。原則上邀請年輕學者擔任導讀的工作,分別從「初期佛教知識論」、「阿毘達磨佛教知識論」、「陳那知識論」、「法稱知識論」、「初期中觀學派知識論」和「中期中觀學派知識論」等階段,選讀既有代表性又有導論性的著作來研讀,並開放給研究生來參與。

  第一場的研討( 1 月 19 日 )由中山大學的越建東助理教授帶讀 K. N. Jayatilleke 的名著,《初期佛教知識論》 ( Early Buddhist Theory of Knowledge , 1963 ) 的最後一章〈知識的來源與限制〉 ( 頁 416-476) 。越教授也提供二篇幫助瞭解 Jayatilleke 的資料: Richard H. Robinson 的書評 (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 19/1, 1969 ) 和 M. W. Padmasiri de Silva 在 Jayatilleke 過世時寫的誄詞與生平(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 21/2, 1971 )。越教授這次的導讀主要關注下列的問題:一、 初期佛教的巴利聖典提出那些獲取知識的手段?二、其知識論的重要詞彙 ( 梵、巴、英 ) 和解釋為何?三、日常知覺和超常知覺的區分何在?四、透過禪修以獲得「更高層知識」(證智)的方法在知識論上有何意涵?五、佛教的知識論與其他印度宗教傳統的知識論有何不同?六、如何用現代哲學理論來詮釋和理解佛教的知識論?七、推理(比量)與感官知覺(現量)的關係為何?八、佛教因果論或因緣論的特點為何?九、知識有界限嗎?佛教如何克服這些界限?這些問題提供往後的討論非常有用的背景性知識。

  第二場研討( 3 月 3 日 )、第三場研討( 3 月 31 日 )和第四場研討( 4 月 28 日 )分別由法鼓佛教研修學院的蔡伯 郎助理 教授和玄奘大學的 陳一標 助理 教授導讀法光( K. L. Dhammajoti )教授的《阿毘達磨教義與關於知覺的爭論》( Abhidharma Doctrine and Controversy on Perception , 1997/2004 )。當時選擇這本著作,主要考慮到時下國際學界的因明量論研究多接著藏傳的發展來講,集中在六世紀的陳那與七世紀的法稱身上,往往忽略先前的保留在阿毘達磨文獻中的 主流佛教,特別是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的論點,其中如「根見說」和「識見說」,「有相知識論」和「無相知識論」的爭論,對於瞭解陳那與法稱的量論是關鍵性的問題脈絡。法光專長於北傳阿毘達磨教義,尤其關注佛教知識論的議題,該書國內少有人注意,這次大家研讀之後,莫不佩服其學養紮實,研析深入。其中, 蔡教授負責導讀 討論《俱舍論》和《順正理論》 「根見說」和「識見說」的爭論, 陳 教授則以二次的時間導讀說一切有部的「直接知覺說」和經量部的「間接知覺說」,以及對於「行相」的不同看法。

  接著下來的 第五場( 4 月 28 日 )和第六場( 6 月 2 日 ) 活動則由南華大學的何建興副教授導讀陳那的《集量論‧現量品》前十頌。 何 教授提供以 Ernst Steikellne r 所重建的《集量論‧現量品》梵文本為底的漢譯,再參考服部正明的英譯,逐頌討論。法稱部分,則準備閱讀 提勒曼( Tom J. F. Tillemans )的二篇論文: “How to Talk about Ineffable Things: Dignaga and Dharmakirti on apoha ” 和 “On Pararthanumana , Theses and Syllogisms” 。這二場活動為接著下來的 「陳那與法稱知識論講座」提供暖身的準備。

  這場連續三天( 6 月 21 、 22 、 23 日)在政治大學舉辦的系列講座是本計畫的壓軸活動,我們邀請到國際上頗享盛名的 桂紹隆教授和提勒曼 教授來主講陳那知識論和法稱知識論。 桂紹隆出生於 1944 年, 1962 年畢業於京都大學,專攻佛教學。 1974 年獲多倫多大學博士, 1987 年獲京都大學 文學 博士。自 1976 年開始任教於廣島大學,直至 2004 年退休後,轉任龍谷大學佛教學教授。桂紹隆曾在許多歐美著名大學擔 任客座教授( University of Michigan、UC Berkeley、Universitat Wien、Oxfo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gary、Universitat Hamburg ),除了在北美的活動,特別也和歐洲的維也納大學和漢堡大學有密切的合作關係。他的專長以佛教邏輯和知識論為主,兼及印度邏輯和知識論、大乘佛教哲學(中觀和唯識)、阿毘達磨哲學、《華嚴經入法界品》等研究,可以說是全面性的佛教哲學專家。重要的著作甚多,為人所熟知的有《印度人的論理學》(中央公論, 1984 ),〈《因明正理門論》研究〉、〈印度論理學中遍充概念的產生與發展〉、〈陳那的認識論與論理學〉(《講座大乘佛教》, 1984 )等。這次的陳那講座分為三次演講:一、陳那論存在與認識( Dignaga on what exists and how to know it ),二、陳那的邏輯( Dignaga's system of logic ),三、陳那的遮遣理論( Dignaga's theory of apoha )。主講法稱知識論的提勒曼教授, 1950 年出生於荷蘭,畢業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因感興趣於佛學,先遊學印度,後去瑞士洛桑大學,獲博士學位,並長期任教於該校,也擔任國際佛教學會( IABS )秘書長。提勒曼教授專長於印度與藏傳因明學和中觀哲學,出版數部專著,其中的《提婆、護法、月稱研究資料》 (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Arydeva, Dharmapala and Candrakirti , Wien, 1990 )、《法稱《釋量論‧為他比量品》譯註》 ( Dharmakirti's Prmanavartika , Wien, 2000) 和《經典、邏輯、語言 — 法稱及其後學之研究》( Scripture, Logic, Language , 1999 )最為人知。他為這次的法稱講座準備三場演講:一、法稱的論證與邏輯( Dharmakirti on argumentation and logic ),二、法稱的宗教哲學( Dharmakirti'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三、法稱的語言哲學與形上學( Dharmakirti on language and metaphysics )。

  在六月的「陳那與法稱知識論講座」之後,九月與十月將舉辦二場討論中觀學派對於佛教知識論的批判與吸收,論題尚未完全定下來。原則上將討論的重點擺在月稱《淨名句論》首品中對於陳那與清辨的批判,以及中後期中觀哲學關於量論的態度上。主講者目前預定為 萬金川 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與見 弘助理 教授(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最後,本計畫還規劃一場「佛教知識論研究」的綜合研討,希望集思廣益,規劃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至此,本計畫的活動將可以劃下完美的句點。

【成效與展望】

 佛教邏輯與知識論由於內容艱澀,號稱難治之學。當初承辦此計畫,雖明知是小眾之學,還是多少擔心參與情況的不足。等到推動之後,每次來參加的人數固定維持在二十人左右,反應的熱烈超出原初的期待,讓我們對於這門領域的拓展生起信心。我們舉辦活動的地點是政治大學文學院的百年樓,該樓即以政大故校長,也是因明大家陳大齊教授(字百年)命名。陳先生晚年治因明學,著有《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與《因明大疏蠡測》,為中國現代因明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可惜,很少人知道此學術淵源。我們這次在百年樓推動此計畫,特別有「繼絕學」的感觸,希望這次的計畫能夠提升台灣關於佛教知識論研究的水平,並且得以和國際學界接軌。

  基於研究佛教哲學一定要和國際學界保持密切合作的認知,最近由本人和美國悅家丹( Dan Lusthaus )教授向美國宗教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於今年十一月在聖地牙哥舉行的年會上申請組織「陳那在中國」( Dignaga in China )研討主題,已獲得接受。該小組將發表四篇論文,強調陳那因明學可從漢傳資料(漢譯典籍與漢傳注疏)獲得新的照明,以對顯於長期以梵藏資料為主的研究導向,指出漢傳的阿毘達磨資料和漢傳因明注疏中,有許多猶待開發的新領域。這種做法是我們參與國際佛學界的最佳切入處。當然,以梵藏資料為主的量論研究仍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而這正是我們這次計畫的研討重點。

[Link: http://buddhica.mepopedia.com/2008/]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11/30/2009 12:02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