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高振農:呂澂對佛學研究人才的培養

Posted by gustav 
高振農:呂澂對佛學研究人才的培養

分類標籤: 中國佛學  人物
《普門學報》第 3 期 / 2001 年 5 月

文摘 / 呂澂對佛學研究人才的培養

ISSN:1609-476X

第 1 頁,共 10 頁

[[url=http://docs.google.com/viewer?a=v&q=cache:TR4O2jNhKSsJ: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202111.pdf+%E5%91%82%E6%BE%82%E4%BD%9B%E5%AD%B8%E8%AB%96%E8%91%97%E9%81%B8%E9%9B%86&hl=zh-TW&gl=tw&pid=bl&srcid=ADGEESiPzUE81Lsl4bdI0xk4u79HcmgVRwWQtoswljNrTjF_HQMW5s-gEJMwTPryR4KmKmj-gfkfF9AC72kIYPtRHPA-gQ_6ecfv9hgBFrcAl4SYEduj0RsVwdCUg7GMSBPrbZCGkUAv&sig=AHIEtbRaI_9fx4zaj7ZVTkgg5onk9Cs4Mg]全文連結[/url]]


【文摘】

呂澂對佛學研究人才的培養

高振農

上海佛學院副院長

呂澂是海內外一致公認的著名佛教學者。他畢生從事佛學研究,著作等身,貢獻巨大。
由於他精通英、日、梵、巴(巴利文)、藏等多種文字,所以對印度佛學、中國漢地佛學和
西藏佛學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以佛學為科學研究對象,在研究方法上勇於探索和創新,終於
闖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在整理和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攀登了近代佛學研究的高峰。特
別是他善於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佛學研究的成果,既不盲目崇信外國的一套,也不墨守中國
學者的成規。他有目的、有選擇地利用國內外一切研究成果,特別是近代日本佛教學者的研
究成果,作為思想資料,建立起自己的新的佛學體系。

自隋唐以來,一般佛學研究都是就翻譯過來的漢文典籍進行的。由於翻譯上的困難和傳
抄中的錯訛,佛教經論中常出現一些疑難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也有因義理上理解的不同,
而形成各家學說上的分歧,因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呂澂在佛學研究上努力創新,並取得

了顯著成就。他通過長期的研究實踐,認識到佛學思想本身帶有非常複雜的性質。一方面佛
學思想在古印度向各地流傳過程中,就不斷有所發展和變化;另一方面佛學傳到中國來,其
經典由梵文、巴利文而譯為漢文、藏文,錯訛和疏漏在所難免,其思想也因時因地而不斷有
所演變和發展。不弄清楚這些情況和變化,不掌握佛學思想發展的規律,就很難搞清楚佛學
思想的本來面目。因此,他感到研究佛學,必須立足於世界範圍,應該把世界各國的佛教,
無論是古代的,還是近代的,都應當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地加以考察、比較,從中找出其異
同之點,糾正其錯訛之處,尋求其發展和演變的規律。

由於他精通英、日、梵、巴(巴利文)、藏等各種文字,所以就利用梵文、巴利文和藏
文等資料,對勘漢譯佛典,從中鑑別真偽,考訂異亂,糾正錯訛,補正缺失,做到了「冶梵、
巴、漢、藏於一爐」,從而解決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許多疑難問題。他在支那內學院期間,
除了利用梵、巴、藏資料勘印佛典,整理編印出三輯《藏要》之外,還在佛典和教義的考訂
辨偽方面,作出了優異的成績。例如,他採用「點記說」,推定佛滅年代為公元前四八六年。
他根據《瑜伽師地論》中所引《雜阿含經本母》,對《雜阿含經》逐一加以訂正,調整了文
段次第,使得其文可讀,其義可詳。他對《四十二章經》從學說淵源上加以刊定,指出此經

不是最初傳來的經,更不是直接的譯本,可說是《法句經》的抄本。此外,他還對《牟子理
惑論》、《楞嚴經》和《大乘起信論》等進行了考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撰著的《印度
佛學源流略講》和《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兩本著作,是他晚年佛學研究的最高成就。而一九
九一年由齊魯書社出版的《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五卷,則是他全部研究成果的匯集。

呂澂不僅在佛學研究上貢獻巨大,而且在培育佛學研究人才方面也成績斐然。本文主要
是對他在培育佛學研究人才方面作些必要的論述。

第 2 頁,共 10 頁



Edited 2 time(s). Last edit at 12/03/2010 01:00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