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序 / 許洋主,如實出版

Posted by gustav 
序之一:《金剛經》中智慧花盛開

西元一世紀的時候,《金剛經》開始流傳於印度。這個時候距離創立佛教的釋迦摩尼佛在拘尸那羅城入涅槃,大約有五百年之久。但在大乘佛教徒 -- 不論他是中國人、日本人或其他國家的人 -- 的心目中,此經百分之百是佛說的,是可以打上「正」字標記的佛說《金剛經》。但從印度佛教史來看,不能沒有疑惑:為什麼已入涅槃的佛還能在五百年後說這部《金剛經》呢?這個佛教經典史上得問題該如何解答呢?

佛教的聖典分成三個部份,亦即所謂的「三藏」:經、律、論。在此先從最後一個說明。論藏包含後世佛教學者的佛學著作,每一部論著都留下作者的名字。律是釋迦摩尼佛在創立佛教後,為他的出家弟子制定的,可以說是出家僧團共同生活的規則。「三藏」中,經藏最特殊,異於律和論,它的作者完全不詳,全部歸為佛所說。所有的佛經常冠上「佛說」二字,例如《佛說阿彌陀經》等。從字義上說,佛是覺者,指已開悟了的人。一切佛經出自覺者,總之,不是泛泛之輩說或寫的。而成為覺者並不是一樁簡單的事,有其非常嚴格的客觀條件或標準。流傳於世的佛經很多,這或許意味製作佛經的覺者人數不少。但無論如何,說這部佛經的覺者,和說那部佛經的覺者,他們所証悟的內涵,必定是無二無別的,所謂「佛佛道同」是也。也就是說,從相對的、世俗的角度來看,十方三世都有覺者,亦即都有佛,但就他們所達到的絕對悟境而言,十方三世一切佛等同一佛。所以,依據這點,所有的佛經,包括《金剛經》,當然都可認定是「佛」說的。

佛教的內容極其豐富,但其中最受重視、最常被強調的是「般若」。般若是梵語 prajñā 的音譯,它的意思是「智慧」。佛教所說的智慧與世俗的智慧完全不同,為了區分,佛教徒常使用「般若」一詞。然而,般若到底是什麼呢?它既然是佛教一教的主要教理之一,當然不是以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但在此卻必須「一言以蔽之」。簡單地說,智慧就是徹知徹悟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相實況,套用禪宗的話,即一切事物(包括生物在內)的「真面目」。我們在習以為常的成見中,它們全不已一種截然不同於其自身的面貌呈現,我們也因此而落入生死苦海中。實際上成為問題的不是它們,它們永遠是它們那個樣子,所謂「法爾如是」是也。真正造成麻煩的是我們對它們缺乏正確的知見,所以,

智慧是「眼」,讓我們看透一切現象的真實狀況。
智慧是「心」,讓我們認清全部事物的真正本質。
智慧是「手」,讓我們洗清我們心中所有的「毒素」。
智慧是「腳」,讓我們跨越阻礙我們修行的種種障礙。
智慧是…………。

就這樣,《金剛經》中開遍了智慧的花朵。隨時隨地都歡迎有心人進來摘取。



序之二:修行就是把智慧結實在日常生活中

雖然《金剛經》中開遍智慧的花朵,但不希望它被摘去裝飾用。一般的花只能在短暫的時間內,供人賞心悅目,不久就會枯萎凋謝,而《金剛經》中盛開的智慧之花永遠保持鮮美如初;不論我們什麼時候看到它,它都是「生趣盎然」的。它不是供擺設的裝飾品,而是要「吃」下去以滋養我們的生命的。

我們的日常生活,指從早上睡醒到晚上入眠,這個期間的各種身心活動,包括之前的醒和之後的睡。吃、喝、說話、工作、思考……,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內容;把這些抽離,就沒有所謂的日常生活。由此可推知,每天規定自己念或拜佛多少遍、誦多少經、持多少咒等等,也都是日常生活的項目。念或拜佛、誦經、持咒,和其他事一樣,從一個角度來看,各個耗掉我們的日常生活 -- 「一段」又一段串連起來的時間 -- 的一部份,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它們也「填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 「一塊」又一塊總合起來的空間。對虔誠的佛教徒來而言,念或拜佛、誦經、持咒是「功課」,也是修行。實際上,在佛教,修行的內涵非常多,也非常廣泛。小乘佛教的三十七道品,和大乘佛教的六度萬行,都可以說是佛教徒應每天修行亦即實踐的德目。但是不是「織成」日常生活這一塊「布」的「材料」,如念佛、布施……,都可以算是「修行」--怎麼聽,都覺得它是「絕妙好辭」--呢?

我們的手伸出去,若是為了扶起一個顛倒的人,那是好行為;若是為了打一個厭惡的人,那是壞行為;若只是無意識地伸出去,那就與好壞行為無關。好的行為係出於智慧,因為有理性在指導。而壞的行為來自無知,因為聽任情緒支配。由此可知,智者與愚夫在這方面,不,在許多方面,確實是極殊異的。同樣的,真或正修行和假或反修行,當然有所不同。唯有與般若相應,亦即以智慧為導的修行,才是真修行、正修行,否則就是假修行、反修行。換句話說,前者是把智慧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另每天在生活的人逐漸提昇,而後者只是耗掉或「填滿」日常生活而已。

《金剛經》中所蘊含的智慧,是要讓真正的修行者在日常生活的各個項目中,用作「路標」或「燈塔」的,而不是要人放在嘴巴上說說,或在腦袋裡想想而已。


序之三:新譯梵文經典與鄉土文化

流傳到現在的印度佛教聖典,在小乘方面是用巴利語寫的,在大乘方面則是用梵文。這些典籍後來都被譯成各國文字,例如中文、藏文、日文、蒙古文、滿州文、于闐文、西夏文,乃至近代的英文、法文、德文等。這裡用「巴利語」而沒有用「巴利文」。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巴利語有音無字,也就是說,以拼寫巴利語音的文字早已失傳了。很難想像吧,一種有音無字的語文歷經上千年還能流傳下來!巴利語和梵文一樣,也是佛教的聖典語言,隨著佛教聖典的流布,它也完好無缺地被保存下來。誰能不驚訝宗教的力量!

西元一世紀「大乘運動」興起。它出自對小乘佛教的批評,所以也可以說是佛教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在大乘佛教盛行時,梵文由印度統治者的提倡而再度成為印度最強勢的語文。因此,對應時代,大乘佛教的聖典都是用梵文書寫的。

漢譯佛典大都譯自梵文書寫的佛教聖典。在中國,自東漢末開始,譯經事業歷經一千多年。在做漢譯時所依據的梵本主要取自印度和西域;唐代的玄奘法師去天竺取經,就是去印度把佛經的梵本揹回來。但很遺憾,這些自印度、西域被帶到中國的梵本,大多「音訊杳然」,無影無蹤了。

現存的梵文佛典,雖然數量少,但在探知「釋迦本懷」上,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功能。目前國際佛學研究的趨向,不論在歐美或在日本,莫不以回歸原典為主。當今從事佛學研究的歐美或日本學者,沒有不通達巴利語或梵文的,有的甚至梵巴二語都擅長。當然這主要是因為透過梵文佛典更能發掘佛教的本義。鑑於在這個行列上我們不能缺席,我們才不辭艱辛去揭開梵文的「祕紗」,直探佛典的「堂奧」。當然,若只是為了怕「貽笑大方」而不敢「缺席」,那也未免太「粗俗膚淺」了,應該還有更深層的用意或出發點吧!

今日台灣經濟富裕,社會卻充滿亂象。經濟富裕是各個階層都高興的事,但社會充滿亂象,卻讓有識之士憂心如焚。追究起來,這我們的物質文明突飛猛進,但我們的精神文化始終沒有跟著提昇所致。歷史上有些帝國滅亡,不是因為貧弱,而是「富而不好禮」。此處的「禮」,廣義地說,就是文化。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是在反應原有的文化有不適用之處,必須趕緊補充外來的新文化成份,讓原有的文化在接受一番「滋養」後,重新出發,再度發揮它的功能。佛教雖早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但每個時代一定要有它自己對佛教的新詮釋 -- 以新的方法或態度配合新的需要而做的解說。所以,新譯梵文佛典的編、譯、註,不但是現代台灣佛教與佛學的新起點,更是我們呈現給台灣,我們這位「老母親」的「滋養品」。看啊,她現在多衰老!什麼都不替她做,忍心嗎?


序之四:謹向護持者致謝

能為台灣 -- 我們這位日薄西山的「老母親」-- 效勞,使她「恢復生機」者的名單中,如實佛學研究室的幾位成員是列不進去的。我們欠缺很多很多客觀條件。在做新譯《金剛經》的二年期間,我們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在這個「money speaks loudly」的台灣社會,儘管非常缺乏可調度的資金,也非常缺乏可用的人手,我們還是把它完成了,這不是奇蹟是什麼呢?當然不是奇蹟,完全不是,徹底不是,百分之百不是。它只是一部極為平凡卻千真萬確的「西部拓荒史」而已:我們這幾個人不是各自只流自己一個人的「血汗」,我們每個人所流的可能有幾十或幾……的量。

這項艱鉅的「工程」,當然不是光靠我們幾個人的能耐就能購的,而是許多人「共襄盛舉」協力完成的。就已我們這間曾經「雨潦四集」(〈正氣歌〉)的研究室為例,它就是許檢察官提供的。我必須感激的人,不勝枚舉。僅在此合掌致意,謝謝您們對我們的護持。對於許檢察官,我更出於一份親情,願將一切功德迴向她,祝她早日康復 -- 這也是促使我對新譯《金剛經》全力以赴的動力之一。

為眾生、為鄉土做能力範圍內的事,絕非做一次就算「大功告成」的,那是必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永續使命。如實佛學研究室的幾位年輕成員,他們對社會、對文化的真摯心懷,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又即使已接近「黃昏」的我,也不會輕易放手喊停。所以,我們一定會如印順長老所付囑的,繼續致力於梵文佛典的新譯工作,但這種「大」事確實需要許多支援,因此,我們懇切地期待更多、更持續的關心與護持。希望拋「玉」引「金剛」,好讓那安和樂利的人間淨土,由於越來越多的人熱烈參與,以及無條件且無限制的合作無間,而早日出現。

最後,我更要感謝我那幾為年輕的工作伙伴,沒有他們的「手足扶持」,我一定「寸步難行」。他們當中,郭朝順、蔡伯郎在電腦方面,陳一標在文字,尤其是梵文方面,鍾文秀在編排方面,都提供極大且極不可或缺的幫助。總之,說沒有他們秉公無私、全心全力的投入,整套新譯《金剛經》就不可能問世,也絕不為過,

許 洋 主 合十
1996, 07, 18
如實佛學研究室

--

如實佛學研究室
台北市金門街44巷6弄10-1號4F
(02) 368-2022 [引自民85年版出版頁]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05/19/2011 03:03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