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史前時代的溫度魔法,談「同火的日子」特展

史前時代的溫度魔法,談「同火的日子」特展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史前時代的溫度魔法,談「同火的日子」特展
Posted by李作婷
2023-05-05
2393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編器放在燻製架上烘乾(楊雯娟攝_中研院民族所典藏)
科博館2023年4月19日新開幕的特展「同火的日子」,敘述的是人類使用火歷史的故事。展覽中,以南島語族中動物取火種神話,介紹傳說中的第一把火,更展出了近150件考古學與民族學標本,來介紹「火」在人類文化中特殊的角色。(圖 / 楊雯娟-中研院民族所典藏)


關於展覽
科博館2023年4月19日開幕的特展「同火的日子」,敘述的是人類用火歷史的故事 。展覽中,以南島語族中動物取火種神話,介紹傳說中的第一把火,也展出了近150件考古學與民族學標本,說明「火」在人類文化中特殊的角色。包括人類為了利用這種古老的強大能量,發展出了哪些特別的「馴火」手段,以及人類如何在精神面上,將血脈中對火的恐懼,透過儀式、祭典,轉化為敬仰與守護加以傳承,並與之互利共存。從這個展覽中,希望帶給民眾認識考古學及古物的新角度,更重要的是認識臺灣這塊土地上,自身文化史的獨特性。

同火的日子特展海報(圖/劉美秀)
同火的日子特展海報。(圖 / 劉美秀)
人類為何不怕火?
「火」是地球上古老的能源(量),「用火」是人類特有的文化行為之一。做為生物界的一員,人類是唯一敢接近並運用火的生物。究竟人類如何開始用火?以及使用火之後,又如何影響了生活與文化的發展?是考古學上很有趣的問題。

做為地球上唯一具有用火、生火能力的生物,人類開始用火,可以上溯到百萬年前的直立人時代。考古學家在非洲的古人類遺跡中,發現了燒紅的土塊、獸骨等,檢測出當時使用的火,溫度大約200-400度,是一般露天營火的溫度,儘管當時的第一把火並不一定是史前人自己點燃的。至於生火技術,考古學家推測,至少在距今60至70萬年前,應該就開始了。

然而,從某方面來看,人類能夠用火,卻不像其他生物一樣怕火,但也並非一定不怕火。很可能只是當火帶來的好處,成功地提高人類在演化上的競爭力,以及生存優勢,因此促使人類朝「馴化」火的方向演進。換句話說,如何讓火為人所用,是用火行為演化上的重點。發展出的行為包括自行生火、控制火勢範圍與溫度、調節火帶來的影響等等。當然在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人類對火的敬懼,其實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於血脈之中。在不同時代,都可以發現「火」在人類的精神面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透過術法、儀式、崇拜、祭典等的操作,將對火的畏懼與敬仰代代相傳,並且將破壞轉化為守護的意象,才取得與之互利共存的平衡。

貝殼香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貝殼香爐。(圖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火祭典木板油畫(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
火祭典木板油畫(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
文明與火
博物館蒐集的許多人類學標本,都是和火相關的產物。經火烘烤的骨角魚鉤、竹木弓箭、陶土燒製的容器、冶煉或鑄造製成的鐵斧、鐵刀、精緻的玻璃環、玻璃珠串等。五花八門的物品,串聯起一系列用火行為發展的歷史。我們在展覽中介紹了火的幾個基本用途,包括沒有陶器的時代,除了吃烤肉,也可以煮石頭做火鍋,及燻製肉乾。火把和油燈的使用,延長了人類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在火藥、火槍等熱兵器出現前的冷兵器時代,史前人竟然能用火讓骨器、木器變得堅硬。做為用火的生物,古人類的體型沒有遠古時代來得強壯,但是竟然在會用火之後,連有毒的東西都敢吃呢!更不用說,用火,竟然還促進了人群的社交及親族關係。以上我們將介紹一般觀眾所想像不到的「火」在各個面向的影響,希望民眾來看展覽時,能從更多元的視角,認識這些人類學標本。

玻璃手環(國立清華大學典藏)
玻璃手環。(圖 / 國立清華大學典藏)
編器放在燻製架上烘乾(楊雯娟攝_中研院民族所典藏)
編器放在燻製架上烘乾。(圖 / 楊雯娟-中研院民族所典藏)
提升溫度的魔法
這次展覽當中,重點是介紹人類「馴火」行為的發展。如生火的技術,除了神話傳說中動物幫助人類取得火種的故事外,考古學上也發現生火技術發展的相關遺物。例如擊石點火的石英石、鑽木取火的木鑽、鐵器時代的火鐮等。掌握了自行生火的方法,相對的也達成控制火出現與否的第一步。另外延續火種的起火筒,是類似武俠劇中火摺子一樣的器具。也介紹了許多引火的火絨、燃料等,除了取自植物纖維、木柴、木炭,也利用真菌當中的硬菇,像靈芝之類來當做火種的例子。

神話中的雲豹(詹德川攝)
神話中的雲豹。(圖 / 詹德川)
關於爐窯的演變,從最古老的露天火塘,三石灶、地穴坑燒,到土窯高爐、磚造窯室,史前人首先利用窯爐型態限制了爐火的範圍,並且加強了窯爐的保溫性。爐內出現了火膛、窯室的分化,甚至設計了煙道、火柵來引流火的影響,均勻窯室內的熱度,以提高燒製物平均燒成率。另外,包括利用三塊石頭架高,或是增加了鼓風爐、進氣口、煙囪等設計,都大大增加了新鮮空氣流量,讓燃燒的時間能更持久。這些設計的演變,都在在說明了史前人用火行為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地掌握了提高火溫度的「魔法」。包括增加進氣量、改善保溫性、提升燃燒持續力等,而這些功能需求,影響了我們所見的窯爐型態的各種變化,也影響了「火」的燒成產品。熔融與燒結,是史前用火技術的主要目標,原料和助熔劑的靈活搭配與運用,創造了不同時代物質文化的樣貌。

特展精選
這個展覽中,有多件是臺灣考古學界首次展出的珍貴標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的十三行遺址煉鐵爐,國立清華大學典藏的後山公墓遺址出土清代官帽上的玻璃頂戴,科博館典藏的泰國班清文化陶油燈。另外也有國內很少公開的標本和圖片,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法國燧發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的鑽火臺和火摺子,科博館典藏的鐵火鐮、青銅盒形油燈。以及由發掘者提供的第一手出土照片,臺灣舊石器時代八仙洞遺址出土火塘、小馬龍洞遺址的洞穴發掘等。

十三行遺址鍛鐵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
十三行遺址鍛鐵爐。(圖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
近150件考古學與民族學標本,借展自國內外7大公私立考古機構,並且結合了自然史的特色,融合本館地質、植物、昆蟲、動物等多元知識,也有材料科學以及原民科學等跨領域學習的內容。這場難得的人文盛宴十分適合親子共學、多元課綱及古物賞析等活動,歡迎一同前來參與。儘管我們不會有機會問到第一個用火的古人類,為何選擇開始用火,但透過這個展覽,我們有機會窺得人類在演化道路上的心路歷程,並且了解臺灣史前用火獨特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