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臺灣國寶遭盜賣,如今還被踩在腳下!

臺灣國寶遭盜賣,如今還被踩在腳下!

分類標籤: 原住民
臺灣國寶遭盜賣,如今還被踩在腳下!
32
換日線
換日線
2021年1月7日 週四 下午2:00 [GMT+8]·9 分鐘 (閱讀時間)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劉政暉/Nuevaidee.新點子

多數人都從歷史課本中,第一次學到了臺灣重要的史前文化──卑南文化。但我們除了了解該文化是屬於新石器時代、且擁有大量的石板棺之外,對於這個在當年名震一時、迄今仍具備深厚考古意義的史前遺址,多數人對它並沒有特別的興趣。

本文期望藉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近期舉辦的「卑南遺址發掘四十週年:搶救考古檔案回顧展」(以下簡稱「搶救考古展」),道出卑南遺址在 40 年前被發掘時,所面臨的社會掙扎與挑戰。

文章最後將針對世界各國都在「大外宣」、「刷存在感」的此刻,臺灣究竟如何邁向一個「文明大國」,提出眾人可努力的方向,以供讀者思考與討論。

臺灣國寶,盜賣知多少?

除了來自中國大陸的諸多文物外,從臺灣這塊土地出土的文物,鮮少被列為「國寶」。這點不難想像,畢竟臺灣仍以西方歷史觀點為主,而在西方已進入大航海時代之際,仍處在金屬器時代初期的臺灣,文物的精細程度、得以保存下來之文物比例勢必較低。

不過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卑南遺址出土距今 3,000 年前的諸多細緻玉器,已有多件已被列為國寶,其文化重要性不容質疑。只是這些珍貴的寶藏,卻有部分流入國外的「文物拍賣網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如同國內外諸多考古遺址,都是在工程中「意外」被發現的,卑南遺址也不例外。在 1980 年興建台東車站工程時,怪手司機發現地底有著一個個石板棺墓,這才讓卑南遺址重見天日。

從「搶救考古展」中我們可以看見,在 1980 年 7 月 1 日,《中央日報》風光報導了南迴鐵路開工,直到兩週後「卑南遺址事件」首度見報。透過展覽的爬梳,我們發現直至 7 月 26 日,省政府才終於決議停工,並同意執行限期 3 個月的搶救發掘工作。

由臺大人類學系主導的發掘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該展覽也從參與挖掘的專家學者、學生紀錄中,找到一些有趣卻令人感慨的事實。

像是當年考古發掘計畫的副主持人連照美教授就曾提到:「一個石板棺往往花去隊員一天的時間還不能做完,因此常使得站立坑外很久的『觀光客』,等得很不耐煩而口出怨言。」計畫主持人宋文薰教授更直言這批觀光客們,「似乎在白天特別勤於學習考古學方法與技術,以利在入夜後實習一番,因為幾次考古隊早晨上工途中,常可發現他們帶著鋤頭騎摩托車滿載而歸。」

令人難過的是,學者們還真的在臺北古董商場上,看見了大批的卑南遺址出土文物,今日多半已流入國際拍賣市場。從歷史照片上可以看見,在亙古不變的都蘭山前,那地面上坑坑疤疤的考古、盜掘洞窟,讓一旁告誡大家不可盜取的告示牌顯得無比孤獨與諷刺。

當初限期 3 個月的「不可能的任務」最終在各界的爭取下延長為 8 年,然而在經濟掛帥的 1980 年代,面對範圍如此廣大的石板棺遺址,考古學者們仍僅能搶救出部分文物,大部分的遺物和遺跡繼續被大家搭火車抵達台東、踏出車廂後給踩在腳底下。

誰是「考古搶救行動」第一人?

過去 40 年來,官方對於卑南遺址一貫的描述是:「1980 年是臺灣第一次的『考古搶救行動』。」「搶救考古展」卻嘗試透過相關文字與影像紀錄,提出不太一樣的觀點:原來在二戰期間,兩位臺北帝國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的日籍教師,金關丈夫(KANASEKI Takeo)與國分直一(KOKUBU Naoichi),抱持著對歷史文物的喜愛,冒著被美軍轟炸的危險跑到臺東,只為了記錄上當時矗立在卑南一帶、尚未解謎的巨石石柱群。

所以誰才是「考古搶救行動」的第一人?或許是時候謙卑面對歷史、開始重新定義了。

另一方面,讓我們再次將目光回到 1980 的 7 月。雖然發現遺址之初,「開發巨獸」只獲准暫停 3 個月,但在那個「臺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這幾乎已是奇蹟。而讓這奇蹟發生的人們,和他們的所作所為,也同樣在展覽中被一一呈現。

像是台灣的幾位學者,盡全力地在第一時間,向國外學術界與博物館界告知卑南遺址的新發現,藉由這些國際輿論的正面反饋,游說政府網開一面,留給歷史一個機會。而從國家圖書館中重新解封的多篇新聞稿,更讓我們看見「記者」是如何成功地帶起廣泛臺灣民眾的關注。當中最關鍵的角色,就是曾從事記者、當時任職於台東縣政府民政局行政課的吳敦善課長。吳課長不僅運用自身的人脈去串連其他媒體,更動員自己的全家人,共同投入文物搶救的支援工作,這些都成為保護遺址的重要力量。

而一位畢業於台東高中的陳嘉信記者,也在多次爭取後,讓卑南遺址的新聞第一次出現在臺灣民眾的眼前。回顧他的求學史,正是因為他在高中期間,參與了校長梁惠浦的帶領的台東市區鯉魚山、白守蓮遺址之發掘與陳列工作,才讓他深知卑南遺址的歷史意義,並願意投身文化倡議之工作。

我們或許可以說,太多的巧合讓台東這塊土地與「考古」結上了緣,才讓這份「搶救工作」雖不完美,卻有機會展開。而蒐集並閱讀大量文獻資料,如同警方在辦懸案時抽絲剝繭,將這些歷史謎團解開的人,正是「搶救考古展」的策展人──黃郁倫。

人文素養大國,就從看見土地開始

回顧臺灣考古簡史,相較起 40 年前台東卑南遺址現場的兵荒馬亂,8 年前的因蘇花改工程而發現的漢本遺址,因為 30 多年來教育改革、民智開啟、公民團體的興起,即便在政治力同樣強勢下,最終仍得以保存超過 9 成,並很快地列為國定遺址。

這不僅是臺灣教育與社會的進步,也是屬於臺灣人的勝利,因為我們靠眾人的力量,保存下屬於我們的歷史。

而今日,我們更能透過搶救考古展,面對 40 年前被抹除的不光彩,並補給那群無名英雄最熱烈的掌聲。

擔任史前館研究人員的黃郁倫自述,這個展覽是在她自己多年前由文史工作者鍾光華女士捐贈給博物館的「卑南遺址」文物中的一把「石鐮」得到啟發。事實上如將這把「石鐮」以考古文物的觀點看來,價值並不算太高,主因是它的上頭被一位名為「一簞」(為鍾女士的先生杜若洲的筆名)的人寫上了一首「漢詩」。現在看來是「破壞文物」的舉動,在當年或許只是發思古之幽情的文人雅致。正是這錯綜又錯置的史感,挑起了黃郁倫的興趣,也激發她決定花費數月時間,好好地將這段歷史中「有溫度」的故事梳理出來,並一一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如再從「教育」的觀點來看,黃郁倫的「問題意識」、「研究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完成這個展覽的重要基礎。同時,她嘗試從尋常的博物館工作,找出一個在地議題之全新脈絡並積極投入,這個精神恰好符合剛在臺灣上路一年的 108 課綱中的「社會探究與實作」課程。

目前臺灣正處於教育制度大幅度調整的關鍵時刻。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希望能培養出更多面向的人才,並讓更多資源能夠被挹注於這些致力「聽土地說話」,卻總被社會忽略與遺忘的領域。

如果你像我一樣、已經離開學校好一段時間,無法再透過學校課程來學習歷史,或許可以考慮在下次來到臺東拍網美照、搭熱氣球、看明星演唱會之餘,也靜下心來,造訪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這將是你走入歷史、聽見土地、重新看見自己歷史的好機會。

我想,或許等到史前館時時人聲鼎沸的那一天到來,就是臺灣成為「文明大國」的時刻了。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台灣歷史知多少:若非數十年來的「考古搶救行動」,這些國寶將永遠被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