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回顧系列 | 八八水災重建十周年:禮納里部落】

【回顧系列 | 八八水災重建十周年:禮納里部落】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回顧系列 | 八八水災重建十周年:禮納里部落】

文/吳佳華

【永久屋的永久是什麼 ? 】

『災後重建不是解決災後的問題,而是解決過去積累的問題』——謝英俊

八八水災,又稱莫拉克風災、八八風災,是2009年發生於臺灣中南部及東南部的一起嚴重水災,肇事主因是由颱風莫拉克侵襲臺灣所挾帶破紀錄的降雨量(許多地方兩日的降雨量,等於一整年份的量),造成臺灣多處淹水、山崩與土石流,是臺灣自1959年八七水災以來最嚴重的水患。

常民團隊(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累積了自1999年九二一災後重建、2005年龍王颱風災後遷村、2008年川震農房重建及起始於2005年中國大陸農村建房的經驗,接受世界展望會及紅十字會委託,參與近800戶的家屋設計及興建工作,基地分別位於屏東、台東、高雄、嘉義四縣市以永久屋、中繼屋及避難屋等三種重建類型。

八八水災,考驗著原住民部落是否能永續傳承,也考驗著政府面對重大災情的處理能力。當年八月底,中央與地方展開了一連串的災後重建工作,其中一是「莫拉克台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其中影響深遠及有重大爭議的永久屋政策,透過不同部落的遷建歷程,其實直接的凸顯了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當代政府治理之間的衝突矛盾。

災後重建不同於一般建築專案的執行流程,建築設計及營造受限於緊縮窘迫的時間與預算,身為建築專業者要以什麼角色及具體作為在現實條件下回應原住民部落及傳統生活文化永續傳承的議題,在八八水災屆滿十周年的今日,想以禮納裡部落的重建經驗開啟討論。

【禮納里RINARI部落 (瑪家農場永久屋) 】

瑪家農場永久屋基地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又稱禮納里RINARI部落(註),由霧台鄉的好茶部落、瑪家鄉的瑪家部落以及三地門鄉的大社部落組成,共計483戶,為八八水災重建計畫的第二大永久屋基地。

註:瑪家農場永久屋基地經過部落與各界討論,命名為「禮納裡RINARI部落」,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

禮納里部落基地占地94.4公頃,原為臺灣糖業公司的相思樹林,做為永久屋建設基地,在建設數量的密度之下幾乎無法保留原有的植被,同時在半年工期要全數完工的壓力下,公共設施及三個部落住屋的興建分別由四個營造廠投入大量資源同時施工,風風火火的在一片紅土飛揚中大興土木。當年身處耶誕節完工地的「社區」看著形式相近的房屋綿延,像是沒有生氣的電影場景,參與建設其中的我當下產生相當大的衝突和疑惑,「協力造屋、居民參與在哪裡? 我們真的有做對事情嗎?」

禮納里部落走過八八水災重建的漫漫長路,部落的樣貌隨著時間慢慢產生變化,家屋逐漸體現族人的文化特色及生活樣貌,其中好茶部落的魯凱族人發展出「接待家庭」的部落產業,將部落樂於分享、待客溫暖如家人的精神帶給遊客。此產業不是為了觀光賺錢,部落居民希望外來的人在彼此尊重的互動下,有機會能夠瞭解魯凱族的文化與習俗。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臺灣工作站)從2016年開始,每一年暑假都會回訪禮納裡,事務所工作夥伴及當年的實習生們都會在部落住一晚,在家屋前涼棚的「主客廳」一起聊聊天;隔天一早步行在部落中,直接見證著住民生活表達及友善自然環境的智慧。

可持續建築的理念不僅牽涉技術問題,還包括環境保護、經濟、社會文化的課題。災難發生後,除了必須盡速安置復原之外,家屋重建更需要實事求是面對前述課題。

當初短時間內完工看似千篇一律的房屋,以十年的軸線來檢視,看見了在壓縮的時間空間及無力改變大方向政策的條件下,建築專業的作為還是有機會撐開一點隙縫保留未來的彈性,讓時間在過程裡逐漸發酵,讓居民的自主性有機會展現。

【規劃設計策略–預留未來彈性 】

●配置策略

整體配置在總戶數需求及相關法規的條件下,基地無法含括到部落的墓地及耕地,僅能在有限的基地內留設最大的公共空間(停車空間/教堂/集會堂等),在同一基地面對三個部落不同的文化及生活習慣,部落之間以綠地及公共設施區隔,考慮高差依據坡面平行配置囊底路作為家族或是鄰里(10-12戶)之間的公共空間,囊底路形成的空間視覺上連結連巒的大武山山脈或是遼闊的屏東平原。

●屋型的彈性–居民的自主營建

全區以三種屋型間錯配置,面積及平面形式均相同,分為獨棟及雙拼兩種。不同屋型之間留設7.2米作為防火區隔,同時作為未來彈性擴建使用的區域,居民入住後,逐步動手將側院經營景觀或是擴建作為休憩、停車棚、儲藏空間、小型商店等,展現豐富的面貌遠遠超出設計者的想像。

在政策補助建房齊頭式平等的原則下,三個屋型面積根據政策制定設計統一為108m2,面對不同家庭的生活樣貌及人口組成,單一平面及30坪的面積設計之初就清楚知道無法因應需求及未來的變化。

策略是以設計方案及使用輕鋼結構系統預埋未來居民自主增建的種子。每一屋型皆設計前後涼棚(建照不計法規面積),設定上前涼棚可靈活調整為半戶外的起居交誼空間,後涼棚作為服務空間(洗衣、儲藏、廚房等),加上配置上預留的側院空間,居民得以在此隱形的界線內透過改造或是增建調動空間,不同部落和家庭之間豐富的生活樣貌也得以慢慢積累展現。

【簡化工法|居民參與】

常民團隊所有八八水災的重建均是以統包的方式承攬,瑪家農場永久屋在政策因素下需要在六月內完成完成483戶,在預算及工期控制為最優先考慮前提下,傳統的發包講求效率及控制成本,部落居民相對有組織規模的施工組織不會成為現實條件下的選擇,災後初期居民參與的概念化為浪漫的口號。

在此條件下,施工過程中所有的工序唯一能有效執行居民參與的是輕鋼構結構體的生產及組裝,團隊長年研發實踐的輕鋼體系致力於降低生產及組裝過程的技術門檻,使部落的勞動力在講究效率及成本的遊戲規則內均有機會參與,同時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面對在歷經災難後仍在修復的群體,簡單技術提供了有效整合並且利用社區勞動力的解決方式,使得居民參與、協力互助、凝聚社區主體意識等概念得以有機會實現。

【沒有永久的土地–中繼屋的概念 】

「土地沒有永久擁有,人類的使用都應該是『中繼』的思維」——謝英俊

『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是莫拉克重建條例的原則,在常民團隊參與的重建永久屋項目除了嘉義阿里山來吉部落以外幾乎都違背此原則,「永久屋」政策的後續問題,包含不應以違反人權的「三方契約」剝奪遷徙自由,並承認「永久屋」不具有部落機能的事實。

八八水災重建初期謝英俊建築師提出「中繼屋」的概念,中繼屋有機會於台東嘉蘭村、屏東三和村實踐,之後的政策轉向「永久屋」,缺乏選擇的彈性。

-----------------------------------------------------------------------------------------------

「遷村是一代人的事。」任何與生活及文化關聯,便是時間向度上的長久;謝英俊判定,僅是找尋適宜地點的過程,便因涉及行政申請的繁文縟節,嘉蘭村村民離開中繼屋的時間,起碼是三年之後;「部落生活,本來就是不斷移動的過程。」但是遷徙的自主性在面對現代國家政治之際,制度殘酷束縛往往於災難之後體現。謝英俊的中繼屋是一種彈性及對藩籬的拒絕,對於國家,不能不說是最具建設性的挑釁。中繼屋透過時間的爭取,體現對於部落自主的尊重;在這裡,「沙還是沙」因此有了形而上的意喻,成為建築師熱愛自由的具體象徵。

以上節錄自 苦勞網 "沒有永久的土地–謝英俊與他的「中繼」思維" 文/陳韋綸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47395

-----------------------------------------------------------------------------

規劃設計:常民建築(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
基地位置:臺灣屏東縣瑪家鄉
戶數:總數483戶(好茶部落 177戶、瑪家部落132戶、大社部落174戶)

基地面積:94,441m2
建築面積:801型 54 m2 |802型(雙拼) 108m2|803型(雙拼) 108m2
樓地板面積:801型 108 m2 |802型(雙拼) 216m2|803型(雙拼) 216m2

設計階段:2010年1月至2010年4月
施工時間: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
鋼結構施工:常民建築(達文營造+原住民工班)
施工單位:豐邑營造、大賈營造、璞園營造

常民團隊:謝英俊、謝長榮、邱芙蓉、陳美英、陳憶玲、洪明裕、江敏懿、潘泗毓、顏學理、高春貴、蔡佩妏、林書吟、張鵑后、黃柏堯、劉肇隆、陳敬烜、鄭國卿、潘昌佑、宋煥美、陳彥廷、張修瑋、吳佳華、廖期逸、廖偉佐、陳聖傑、謝以士、張志偉、王威懿、施舜文、楊彥航、謝天...等曾經參與過的每一位。

原住民工班:南投邵族工隊、南投布農族工隊、台東排灣族工隊、台東魯凱族工隊、台東卑南族工隊、台東賽德克族工隊、屏東排灣族工隊、屏東魯凱族工隊、高雄南鄒族工隊及嘉義北鄒族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