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2018台灣雙年展:「野根莖」開散,藝文場域向外蔓延

2018台灣雙年展:「野根莖」開散,藝文場域向外蔓延

分類標籤: 原住民
2018/10/23, 藝文
2018台灣雙年展:「野根莖」開散,藝文場域向外蔓延
2018台灣雙年展:「野根莖」開散,藝文場域向外蔓延 東海岸佑,〈東海岸,佑! 一起一起,自己自己〉,Photo Credit: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唸給你聽
powered by Cyberon

TNL特稿
TNL特稿
關鍵評論網編輯邀請專家撰寫特稿,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來試試我們的新功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9月22日至2019年2月10日,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由龔卓軍與周郁齡擔任策展人。這次國美館終於走出館區,與附近忠信市場裡的替代藝文空間如「黑白切」等合作,開始與地方有所連結⋯⋯

文:陳韋鑑

對一般市民來說,似乎每兩年一次的年末就開始了許多的雙年展可以參觀,宛如嘉年華會般的各式周遭活動也提供市民更多的藝文選擇,在這麼多的展覽中,雙年展有什麼不一樣?

以「台灣」為名的「台灣雙年展」作為台灣唯一國家級美術館所舉辦的雙年展,多年來在越來越多雙年展的季節裡,「台灣雙年展」依然辨識度與討論度並不高,其中理由之一可能是台雙並沒有與國美館本身的定位做出良好的連結,而在今年的台雙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些許不同的端倪。


今年9月22日至2019年2月10日,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由龔卓軍與周郁齡擔任策展人,展場除了國美館內外還包括周遭的忠信市場與黑白切等藝文空間。值得鼓勵的是,這次國美館終於走出館區,與附近的忠信市場裡的替代空間合作,開始與地方有所連結,這也是民間呼籲已久的,讓國美館開始帶動周遭藝文活動的可能。

今年以「野根莖」為主題,延伸了五個根莖系:「野山海」、「野史野影」、「野身體」、「野星叢」、「野家屋」 ,此外還包括「Kacalisiyan斜坡上的民族:撒古流.野根莖講座」,以及一系列的與作品相關的影展計畫、表演計畫與衛星活動等。


按慣例在台灣的雙年展季,共有「台北雙年展」、「台灣雙年展」、「關渡雙年展」、「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與今年開始的「基隆港口藝術雙年展」,同時間還包括了「台灣當代一年展」、「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與「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等大型展覽,半年內琳瑯滿目的各種展覽繽紛呈現,對愛好藝術的觀眾來說是福音,但也同時可能是負擔,如何在這大半年內好好的欣賞、吸收這些展覽而不淪於看熱鬧呢?


當代的觀眾可能很容易忽略的是,在公開空間欣賞藝術作品其實是近代的市民體驗,相對於過去貴族或文人階級欣賞藝術的空間,在美術館欣賞藝術可以說是某種公共空間的群體經驗,而這個經驗逐漸導致策展人的出現,以便在公共空間中建立敘事。

就像在教堂裡的壁畫是要傳講聖經故事一樣,敘事權力是透過知識將藝術詮釋權掌握在不同機制裡;而相對於博物館,19世紀末後出現的雙年展則是走出博物館外,以都市為單位的博覽會,不同於博物館的知識詮釋機制,雙年展本身是有更多向外連結的企圖。

國美館「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展場(拉黑子‧達立夫,〈海_美/沒_館〉
Photo Credit: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拉黑子.達立夫作品:〈海美/沒館〉
當然,當雙年展發展滿百年後,台灣也開始了自己的雙年展之路,在最一開始北美館的「台北雙年展」其中有個目的就是要與國際藝術場域做出連結,從一開始的國內外雙策展人制度就很明顯看出這點。

而後逐漸發展的各雙年展多少也試圖藉此機會,讓國際藝術領域人士來台之時推出不同的「台灣觀點」,而這以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台灣雙年展」最為明顯:

從2008年第一屆以「家」為主題,之後連續三屆都是以「台灣報到」為主題,凸顯的都是兩年內台灣當代藝術普查式的呈現,而從上一屆開始才開始館內外雙策展人的做法。


這樣的作法在上屆的實驗中,逐漸帶出本屆的走向,相對於過去提出兩年內的台灣當代藝術觀察,其實是很難與其他雙年展拉出不同之處。


在這次的雙年展中,兩位策展人一方面給出以「野根莖」概念上關於觀看「台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開始回應國美館的定位,在展覽中試圖以館藏藝術品回應主題的觀看方式,提出另一種台灣藝術史的脈絡,最明顯的應該是「野史野影」這個子系列。

國美館本身在升級國家美術館後,即負有研究、典藏國家美術的任務,這可能是國美館的負擔,但也可以是國美館的優勢,在藉由豐富的館藏來回應當代不同的觀看方式與創作時,或提出一個較有史觀的提問,而這些不同的提問,正是我們觀看與思考我們自己這個尚待尋找共識的島嶼,所需要的沉澱與累積。


在這次的台雙「野根莖」中開始回應前述雙年展發展時原有的企圖,國美館開始與附近的替代空間有所連結,過去的國美館可能因為隸屬國家級,與所在的台中市連結並不多,但是當初會有國美館在台中本身就是有地區平衡的意義。

國美館對面的忠信市場在近年來已經逐漸發展成台中西區重要的藝文聚落,當初翻轉整個忠信市場的「黑白切」,以當代藝術替代空間開啟了廢棄市場的新生命,而終於在這次的展覽中,我們看到了國美館走出館址與地方相連結,一方面符合「野根莖」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加強國美館本身的優勢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