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叩不叩首,It’s THE big question

叩不叩首,It’s THE big question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叩不叩首,It’s THE big question
沖繩「首里城祭」的身體政治
2018.02.05 回應 0
作者:趙綺芳

在沖繩(琉球),因為傳統的宗教體系、以及「大和世」(狹義指的是1879年日本政府廢藩置縣將沖繩納入日本帝國、廣義則可上溯自1609年日本九州薩摩藩擄走琉球國尚寧王之後)以來受日本對於民俗祭禮重視的影響,今日各地一年之中大大小小的祭典為數不少,重要的儀式大抵源自傳統信仰體系或農業循環,其中可分為氏族、村落、町、甚至縣(國)等不同層級,形成了繁忙的儀式年曆。再加上觀光熱潮的推波助瀾,各種以沖繩特色(民俗、樂舞、物產等等)為核心的現代祭儀應運而生,祭典已然成為沖繩當代文化展演中最顯著的平台之一。


source: http://oki-park.jp/shurijo/event/182
這其中,「首里城祭」可說是我近年來在沖繩觀察到的種種當代文化展演中最獨特的一項了,尤其當由認同展演、政治、與文化觀光的多重視角來看的話。自2006年開始,「首里城祭」是由非官方的「一般財團法人沖繩美之島財團」所組成之「首里城祭實行委員會」主辦,但是後援則包括許多沖繩縣、甚至日本政府的官方與非官方經濟振興組織、首里當地的地域組織、媒體等共同促成。這項祭典以沖繩縣首都那霸市內的世界遺產首里城為中心,「復原」一連串過去琉球王朝國王登基時的政治儀式,包括:1) 「古式行列」:琉球國王為了國家的太平與豐穰,前往首里附近的三個寺廟參拜;2) 次日的「冊封儀式」:源自1404年,由中國來的冊封使頒賜新王詔書與禮物,正式認可新任琉球王國的冊封儀式(琉球王國時代的最重要儀式);以及3) 第三日的「琉球王朝繪卷行列」:被冊封後的琉球國王、王妃,連同中國冊封使臣和兩國官兵移駕民間(現在主要以首里和著名的觀光商業區國際通)的遊行。

「首里城祭」中除了「冊封儀式」之外,「古式行列」的遊行其實由來已久,其前身為「首里教育祭」,1960年當沖繩仍在美軍託管時期,為了慶祝琉球大學建校(由美國託管政府成立)十週年以及首里高校(日本現代教育的菁英培植機構)建校八十週年而首度籌辦於當年12月舉行,當時的活動除了遊行之外也有餘興和體能競賽。到了1978年,「復歸」日本(1972)時期,這項活動改名為「首里文化祭」,並配合日本國定假日「文化之日」(每年的11月3日)的提倡,突出首里地區的文化特色,加入了琉球王朝的古代儀典。主辦團體是唯一可稱代表首里(過去琉球王國國都)全域的民間組織—「首里振興會」(前身為「首里文化祭實行委員會」),去年(2017、平成29年)已是第52屆。他們負責邀請在地的祭司、學校或團體,在遊行行列中表演傳統藝能(包括祭歌吟唱、武術、古典與民俗舞蹈等等)或是現代藝能(如管樂等等)。


source: http://oki-park.jp/shurijo/event/182
因此今日的「首里城祭」可說是深化地域意識的新興祭典,而後來加上的冊封儀式「復原」,被認為「復甦琉球王國的華美」,而這個復甦的過程,卻是不折不扣的一場文化展演,具有所有扮演必備的條件:演員、服裝、舞台、觀眾等等,卻又揉雜了當代東亞國際政治而呈現相當複雜的過程。

為了炒熱祭典,「冊封儀式」中的必要角色:琉球國王、王妃,每年由「首里城祭實行委員會」公開向市民甄選,是「首里城祭」文宣的前哨戰,往往成為熱門話題,參與甄選的人也大多表達相當的期待。在我這兩年參與的「首里城祭」,獲選的國王氣宇軒昂、王妃則是雍容美麗,相當符合觀眾或市民的視覺期待。在這種視覺性的文化展演中起了關鍵作用的,還有相當考究的服裝、道具、與舞台。當琉球國王、王妃身著傳統琉球式禮服、高坐在由轎夫抬著的轎子緩刑於龍潭通或國際通時,沖繩縣的大眾、媒體或是為數甚多的觀光客,莫不熱切地注視或取鏡。


source: http://oki-park.jp/shurijo/event/182
服裝也幫助觀眾辨識行列中的「琉球官兵」和「中國官兵」。扮演來自中國「天朝」的「天使」者,身著我熟悉的清朝儀服,手上的武器、樂器也都明顯與琉球不同。事實上,「冊封儀式」與隨後的「繪卷行列」中,中、琉的政治與文化對話是一個重要的元素。以音樂的角度而言,在首里城中廣場上舉行「冊封儀式」時,兩國的音樂風格(中國:「御座樂」;琉球:「琉樂」)截然不同,與展演進行中的中琉官員呼應。而在「繪卷行列」中,遊行的奏樂「路次樂」也會呈現中、琉樂器和音樂風格的差異,就算是門外漢的觀眾,也不難辨認。換句話說,若從音樂的表現來說,中、琉的關係比較像是你來我往的對話,頗符合一般國家之間的對等關係。


然而,真正顯示中琉位階差異的,卻是在身體動作。在以1800年的「冊封儀式」為藍本復原的儀式中,有個關鍵的過程,就是琉球國王在拜領中國冊封使帶來的中國皇帝之「詔書」、「敕書」時,必須行最恭敬的叩首之禮。在我參與的兩屆「首里城祭」,扮演國王的男士,不論在行進或是敬禮時,都顯現出相當的莊重與有節,顯示出演出前的訓練效果。這些儀式的指令是由中國的司儀官以古典漢語行之,因此廣場周圍的各國觀光客,只要能懂古典漢語的人都聽得懂,但是為了其他讓國家的觀光客瞭解整個「冊封儀式」的流程,現場有日、英語的同步解說。因此儀式過程,可以感受到三種不同的觀眾群反應:操日語的日本國觀光客、廣義的Chinese-speaking peoples(來自台灣、香港、中國、星馬等地)、以及其他相當多元的歐美民眾。

對我而言,觀眾微妙的反應差異,提供了我對「首里城祭」這一連串歷史復原的文化展演之政治複雜性很重要的理解:能夠聽、說漢語的廣義華人圈中,中國觀光客和某些港澳星馬訪客自然是看得津津有味、也不免流露出某種的優越感(有時候連來參觀的中國孩童們也會覆誦那些聽起來相當嚴肅的命令詞匯);在其他沖繩觀光區十分活躍的台灣觀眾則要嘛興趣缺缺、要嘛興奮拍照。歐美的觀光客很顯然地被整個儀式的慎重和華麗所呈現的異文化風情吸引,相當期待並投入,早早就佔據位子準備觀賞。


「冊封儀式」中最為糾結的可能是日本觀光客,或者我該說,日本/沖繩右翼份子。日本民眾或甚至政府的尷尬,自然可以理解,畢竟沖繩/琉球過去有個獨立的王國、並且被日本私下併吞了也是個不爭的事實。然而日本政府本身在1990年代後期興起的沖繩觀光熱,已經帶動琉球王國相關史蹟的活化(現有的首里城便是重建的),「首里城祭」不過是結合歷史與觀光的另一種延伸範例。然而,寫在教科書上的歷史、和展演出來的歷史,卻有著相當不同的效應,後者的強大感官性,對日本民眾或政府而言,或許遠遠超過當初所估量的安全界線。在2016年的「首里城祭」,當「繪卷行列」於沖繩最熱鬧的觀光商業區—國際通前進時,日本右翼份子群情激憤地駕著插著旭日旗的吉普車,在沒有管制的路口,對著前進中的行列用大聲公播放斥責的辱罵,並不時播放聽似愛國歌曲的樂音干擾。在2017年的「首里城祭」,右翼份子們則是在國王等行列進入首里城前組隊抗議,而當冊封儀式進行到一半時,也有舉著日本國旗的民眾大聲辱罵後離開。這些「雜音」都成了琉球王朝儀式復原中一個被迫注意的騷擾。


趙綺芳攝
其他的干擾,則來自日本網民對於扮演的琉球國王行叩首之禮的攻擊。Youtube頻道中,不乏有錄下「首里城祭」「冊封儀式」的日本青年,針對琉球王國向中國冊封使叩首的行動,謾罵其為「可恥的行徑!」,語言之強烈,相對於「首里城祭」中精心排練出來的琉球順從身體,形成強烈的對比。不知是否這樣的言論效應,2016年的首里城祭,琉球國王對叩首之禮,仍然行禮如儀。到了2017年,扮演琉球國王的演員,雖然風度翩翩、氣宇軒昂,行禮時已經不復叩首。

復原百年前的儀式盡畢,觀眾散去。大概不會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些細微的身體表現差異,畢竟多采多姿的文化展演在今日的沖繩不勝枚舉。至於琉球(沖繩)人也一如過去歷史,謹慎地在中、日之間的權力較勁中尋求安全位置,而這樣的權宜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趙綺芳 叩不叩首,It’s THE big question:沖繩「首里城祭」的身體政治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