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270年楊家古厝古井 北市通過異地保存

270年楊家古厝古井 北市通過異地保存

分類標籤: 原住民
270年楊家古厝古井 北市通過異地保存
新頭殼newtalk | 陳香蘭 台北市報導
發布 2017.11.13 | 15:09 | 更新 2017.11.13 | 23:15
台北市文資審議,今(13日)天通過了楊家古厝古井異地保留,反對異地遷古厝古井的楊家後代楊忠穎(圖右)為古厝古井發聲。
台北市文資審議,今(13日)天通過了楊家古厝古井異地保留,反對異地遷古厝古井的楊家後代楊忠穎(圖右)為古厝古井發聲。 圖 : 陳香蘭/攝
台北市文化局文資審議委員會今(13) 日原定進行北市溫州街22巷4號(俞大維故居)、萬華「楊氏古厝及古井」與北門彰銀文資審議,但光是俞大維故居案就審查了三個多小時,最後北市文資委員通過了俞大維故居指定市定古蹟外,並在匆忙審議下通過了萬華「楊氏古厝及古井」異地保存案。

除了俞大維故居爭議案,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陳情抗爭,今天順利獲得指定為市定古蹟案外,臨時「插隊」排入議程的萬華「楊氏古厝及古井」, 擠掉了原先今天要審議的「北門彰銀」文資審議案,也因此應該充分討論的「楊氏古厝及古井」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文資委員米復國在今天的審議中進行較長的發言並建議,已在於民國104 年9 月22 日由台北市文化局公告登錄為台北市歷史建築、具有270年的萬華楊家古厝與古井,沒有作詳細的資料調查,迄今又沒有進行基本的測繪紀錄,應該要做仔細的調查後再作審議。

其實,萬華「楊氏古厝及古井」案,楊姓家族內部出現兩派聲音外;檯面下也形成了堀仔頭保護聯盟與鄉林建設之間的拉扯角力;而根據文化局的審議資料,106 年9 月22日鄉林建設公司向台北市都發局提送「臺北市萬華區華中段一小段201-2、352 地號等26 筆土地都市更新案」,都更範圍,包括了文化局已列冊的歷史建築「楊氏古厝及古井」,文化局在10 月20 日召開「歷史建築楊氏古厝及古井保存規劃計畫書」審查會議,並由文資委員李乾朗、詹添全、王惠君、蔡元良四位協助審查,四位文資委員針對「解體過程」、「構件拆除後編碼及存放」、「古井遷移注意事項」、「立面重組方式」四個面向提供了諮詢建議,當天的會議的結論是:請鄉林建設公司依照委員意見補充說明後,由台北市文化局提送「近期」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利於都更案進行與文化資產修復。而台北市文化局的立場是:「楊氏古厝」保存範圍是:正立面(臺北市萬華區長泰街179 巷5 弄5 號),以及「古井」,並可採異地保存。

對於楊家古厝和古井要異地保留,台大城鄉所副教授康旻杰指出,北部加蚋仔六庄之一的「堀仔頭聚落」,可能是臺北市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拓墾聚落,從開基10世祖至今21世祖的楊氏家族,上推至少270年前(甚至更早)就落腳於此。聚落的水源豐沛,面對南向方位的堀仔水塘,四處湧泉水渠,正廳前埕因此抬升基座,週邊三合院落自然形成楊家子孫生活傳承生命延續的場域。近八卦形制的砌石古井,清澈泉水從未間斷,伴著老樹古厝,為臺北留下農墾時期最珍貴的文化地景。

對於百年「古井」也可以異地保留,康旻杰昨晚就在臉書抱怨:「這些價值都敵不過一紙都更」「即令其中一支楊氏派下家族堅守公廳神主香火,即使古井仍不捨斷源,汩汩上湧,文資審議僅認可公廳與古井為得異地保存的歷史建築,其中祖厝只指定正廳立面,無視內部祭祀空間的精神襲產與藝匠構築,古井的水源如何異位,始終無人回應。」康旻杰指出,都更區域因為兩棵不得移植的老樹,建商被迫進行建築配置大幅度的調整;但是楊家古厝正廳單薄牆體仍被移去偏僻角落,古井將淪為無水可汲的石坑。

楊家後代楊忠穎在審議時發言,水井移走就沒水了,水井根本成沒用的東西啦,如果留下來缺水的時候,古井的水,不是很好用嗎?「我們的祖先 270年前來這裡,他們頭腦是很聰明的。」他強調不是阻止都更,而是這麼久的文化,真的不可以把他隨便弄掉;他懇請文資委員們不要只給他(古厝)一個立面,這真的沒有意義;現在祖先的牌位被迫移出來,希望文資審議可以讓家人把祖先牌位放回古厝,子孫可以回家。而楊的話,則引起楊姓家族支持都更的親人,很用力的批評;看到楊忠穎被罵,很多人紅了眼眶;因為都更,楊家子孫反目成仇人,很讓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