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Kucapungane: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出版了!

「Kucapungane: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出版了!

分類標籤: 原住民
「Kucapungane: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出版了!
自 序
本書名為「Kucapungane」,內容記錄的是魯凱族最古老的部落-好茶的歷史。好茶最早出現在史冊上是1650年荷蘭時期的《臺灣番社戶口表》,當時好茶被列入東部「卑南集會區」的「未歸順」部落當中。不過荷蘭有關好茶的記載很少,應是當時荷蘭的勢力無法觸及遠在深山的好茶之故,有關好茶的訊息大致是從排灣族或卑南族那裡輾轉得知。儘管我們無法從荷蘭的記錄中瞭解好茶當時的情形,不過至少證明在360年前好茶就已是一個具備完整聚落型態的古老部落。清乾隆元年(1736),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在所著《臺海使槎錄》中稱好茶為「加者膀眼社」,為鳳山縣的「化外生番」,曾經聯袂與八歹社(高燕)為心武里社(北葉)頭目報仇,殺死東勢莊的客家人,這是好茶首次在歷史上出現較清晰的輪廓。當然,好茶的歷史不是外來殖民進來後才開始的。根據部落口述,遠古以前好茶祖先Puraruyan就帶著一隻通靈的雲豹從東部跨越Balukuwane聖地後來到Kucapungane一帶狩獵,且在狩獵結束回到東部後,再帶族人展開西遷的行動。剛開始時,族人先落腳在Rumingane(古好茶)一帶,之後再往低海拔處的Kucapungane(舊好茶)移動,一段時間後又有分支跨越霧頭山和井步山,形成了阿禮、霧臺、神山和佳暮等聚落,在數百年當中逐步完成了西魯凱群的遷徙和擴散。
本書為能完整陳現好茶形成的過程,在歷史縱向上以古好茶、舊好茶、新好茶以及禮納里等四個不同時期為經,探討好茶歷史的演變;在歷史的橫向上,則以影響部落文化深遠的日治時期、國治時期以及遷村的背景為緯,分別敘述好茶部落經歷的時代衝擊。好茶作為魯凱族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落,不只是她所具有的獨特文化與悠久的歷史,而是她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原住民共同面對的殖民壓力與文化困境,從原有獨立自主型態的深山聚落轉變成殖民統治下的現代社會,在「山地平地化」、「山地現代化」的國家政策主導下,面臨土地流失、文化沒落、語言消失、社會崩解等悲慘的命運。甚且還因平地資本經濟的需求遭遇水庫興建的壓力,以及氣候變遷和自然災難的打擊屢遭生存威脅和遷村的挑戰。
歷史對待好茶並非十分友善,在族人尋找「迦南地」的過程中、伴隨的是一再重複的艱辛與挑戰,從祖先的拓展到當代族人遠離家園的行動,是自願、半自願還是被迫,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好茶人的勇氣和信心,雖然過程艱辛、漫長、曲折,但也充滿了偉大和傳奇。誠如俄國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言: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
自從2010年好茶進住「禮納里」之後,歷經長期奔波與流離的族人,生活逐漸穩定下來,加上交通便利,大大提升了族人回鄉的意願,也使得在禮納里舉辦的婚禮或慶典活動,增添了許多的熱鬧。這個結果不僅帶動年輕族人積極參與部落事務,也讓家族和宗親的關係,得以更加的緊密。這個轉變也使得過去因為外在因素導致崩解的社會組織得到修補、凝聚和強化的機會。然而,安逸的環境是否也讓好茶逐漸遠離世居的傳統領域,那個雲豹和祖先曾經發現的「迦南地」?
歷史是一齣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下一齣戲的開始。
因風災而遷居禮納里的好茶部落,或許不會再有雲豹的傳奇,也不再出現偉大的獵人事蹟,但祖先的靈魂將庇蔭好茶的子子孫孫,在新的土地上,繼續上演精彩的戲碼。
本書限於篇幅,無法一一記錄所有好茶部落的故事。在此,僅以本序表達筆者對族人崇高的敬意。在過往的歷史洪流中,好茶人雖經無數的磨難和挫折,仍舊展現非凡的勇氣和韌性,就像祖先和雲豹的精神一樣,不屈不撓、令人動容。
*本書共8章、23萬字、100張圖。
*出版單位:國史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史館及原民會各分到140本,有興趣者可跟兩個單位索取,免得發霉。
*五南和南天書局應該買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