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小林人的漫長等待

小林人的漫長等待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小林人的漫長等待
文/鐘聖雄 七月 7, 2010 加到書籤或轉寄 130 views 2010年5月15日,一位年輕的小林村倖存者,選擇在工寮宿舍中以自殺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那天是八八風災後第278天,他甚至連一個堪稱為「家」的地方都還沒有。



留下的,終究選擇離開…

劉朝義,民國69年次出生,在家裡4兄弟中排行老三。國中畢業後,劉朝義就離開小林村北上找工作,當了非常多年的噴漿工人。然而,即便經常在外工作,劉朝義只要有空,一定會回鄉與親友相聚。

在小林村民的眼中,劉朝義是個工作積極認真,卻也非常親切的年輕人。「我們都叫他外號『小白兔』,是個勤快、有責任心、重感情、做事又豪爽的人」,比劉朝義略長幾歲的小林村民宋燕誠說。

八八風災發生時,劉朝義其實並不在小林村中;當時,他人正在外面工作,回不了家,也只能盯著電視擔心親朋好友的安危。幸運的是,劉朝義的老家位在小林村第9鄰,沒有在第一波崩山中被掩埋(註),他的母親、兄長妻小,更是從災難中驚險倖存的44人其中幾位。

(註:小林村第9鄰是在堰塞湖爆開後才被掩埋,也因此部分機警村民在發現有堰塞湖後,把握時間逃亡,才有辦法倖存。)

與許多人相比之下,劉朝義失去的並不算多,他家族雖然被埋了6名,但他們一家12口都活了下來。然而,他最敬愛的叔叔沒能活下來,一大群從小到大一起成長的摯友們,也都在同一時刻被無情的土石所掩埋了。我們要如何評判失去的多寡呢?

「每次我和他喝酒,一談到那些失去的親人和朋友,他都哭得很慘」,劉朝義的父親劉家民緩緩地說;風災當時,劉家民正好北上協助劉朝義工作,也躲過了一劫。

劉朝義與父親在風災後隨即返鄉與倖存村民相會,但每次停留的時間都沒有太長,至多半個月、一個月的時間,就又離家找工作了。劉家民說,「他每次回來都說留在中繼屋沒有工作可以做,而且熟悉的朋友幾乎都已經不在了,找不太到過去那種熟悉的感覺,蓋永久屋的事情又一直沒有下落,覺得待在這邊很煩,所以都待沒多久,就又北上工作了」。

劉家民坦承,自己雖然偶爾會和兒子喝點小酒,但其實平常和他並不常聊天;「他和媽媽比較有話講」,劉家民說。「他在那邊比較沒有說話對象,很常打電話給媽媽,經常擔心重建房子的事情,也掛念往生的人。他媽媽都叫他不要擔心,別想太多,房子早晚會有著落,沒想到最後還是想不開走了…」

劉朝義究竟為了什麼原因自殺?是因為酗酒問題,還是因為他的憂鬱症?或者,我們是否可以推論,劉朝義之所以酗酒又憂鬱,全是因為政府對小林的重建政策遲緩又濛昧不明,才會讓劉朝義長期處於脆弱狀態,「家庭」功能又無法即時啟動,才會釀成這起悲劇呢?

即便,即便上列的問題,政府都可以說無關重建無法回答,那我們還是可以問一個最基礎的問題 – 風災屆滿週年,小林村重建了什麼?



高雄縣政府回覆小林村民永久屋申請結果的公文。小林重建協會常務理事徐報寅說:「就連我們不合格,也沒有給任何理由,難道要我們在一個一個打電話去問嗎?」對此,高雄縣政府國宅課課長李文志則解釋:「上級只有交代我們,說不管合不合格,都要回覆審查結果給申請人,但沒有要我們回覆不合格的原因,所以我們才沒有解釋。」



八八風災將滿一年,許多小林村民仍在紅十字會組合屋中,等待政府宣布「小林二村」確定可以興建的好消息。小林重建協會會長蔡松喻說:「很多人說我們貪心,但我們又不要求NGO幫我們蓋比較好,別人花多少錢,我們也花一樣就好,怎麼會是貪心?再說,我們現在是求慈濟不要幫我們蓋,又不要硬拉著NGO幫忙,紅十字會也說幫我們留好重建經費了,為何這樣的心願無法達成?」

小林重建協會常務理事宋燕誠則說:「難道要我們去跟慈濟下跪,求他們不要幫我們蓋嗎?」



小林中繼屋生活區塊中,有許多象徵小林文化的元素,也都有兒童遊樂設施、體育場,近來也有駐村藝術家協助美化組合屋與生活環境。反觀斥資大筆經費,並動員大批國軍人力興建的慈濟大愛村,在這些方面的注重程度,似乎有待加強。

小林重建進度

根據高雄縣政府國宅課所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7/7日為止,小林村共有92戶申請慈濟月眉大愛永久屋,其中公告核定41戶,已核定待公告19戶,待補件3戶,其餘29戶則為不合格戶。換句話說,日後至少會有60戶小林村民住進慈濟大愛村中。

此外,高雄縣政府也與紅十字會合作,在五里埔興建90戶永久屋,目前已申請戶103戶中,已公告核定60戶,已核定待公告12戶,待審14戶,不合格17戶。(資料公布日期6/26)也就是說,小林村至少也確定將有72戶災民可入住五里埔永久屋。

我們能說政府沒有安置小林村災民嗎?當然不行,因為至少就上述2基地資料來看,就有132戶小林村民得到了永久屋。然而,這樣的安置數量與實際需要永久屋的災民來說,仍顯得太少。



慈濟大愛村小林區。截至目前為止,已有部分小林村民進駐,但也有些進駐居民其實並非小林村民,而是其他區域漢人。已在5月入住的小林村民姚小姐說,雖然慈濟永久屋內部有蠻多小裂縫,但她認為這並不影響居住安全,大體來說算是很好了。

然而,也有不願具名的小林村民說,慈濟將小林區的路名命名為「知足街」、「感恩路」,讓他們覺得是在諷刺災民,心裡不是很舒服,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改名。



小林村五里埔永久屋。3/16日,總統馬英九曾親蒞五里埔破土典禮,並表示希望五里埔可在7月底時完成第一期興建作業,讓部分小林村民可在風災屆滿週年8/8時進駐。對此,承包五里埔永久屋工程的興亞營造工程公務部副理蔣英傑直言:「要在七月底完工,太拼了。」

蔣英傑說,按照一般進度來說,這種規格的房子至少需要9個月工期才能完成,但承包商多半是4/1時才開工,工期被壓縮到僅剩9個月一半不到,區區4個月,今年5月雨水又特別多,無法順利作業,要想兼顧品質又要如期上菜,實在非常困難。

沒有地的C方案?先審再說

首先需要釐清的事實是,到底有多少小林村民需要安置?

雖然「小林滅村」已是社會各界共通的說法,但事實上,小林並非全部區域都遭到土石流掩埋。所謂的「滅村區域」,其實是指9~18鄰的小林村,居住在此地的小林村民,共計約有247戶。然而,由於1~8鄰的區域也有部分被劃入特定區域,同樣具備永久屋申請資格。因此,總計約300戶的小林村民,絕大部分都可能申請永久屋,所以上述資料中,獲配永久屋的申請戶,並不一定是居住在「滅村區域」中的村民。


然而,就算單論滅村區域247戶亟需安置的災民,在風災屆滿週年的此刻,目前卻僅約132戶獲配永久屋,安置進度仍顯得非常緩慢。

對此,高雄縣政府國宅課課長李文志則解釋:「說我們作業進度緩慢,實在是太不公平了。目前審查結果出來,小林只安置這些數目,其實是因為那些主張要重建『小林二村』的人,之前因為根本就不確定那個NGO要幫他們蓋,也沒有基地可以給他們,所以我們才無法審查。」

李文志直言,先前是因為「政策」因素,導致國宅課無法審查、核定小林村民永久屋資格,所以才會讓審查作業遲滯不前。「但是」,李文志說,「現在又因為迫於各界壓力,說一定要先審查他們的永久屋資格,所以我們只好在月眉與五里埔之外,又弄了一個C方案,也就是他們講的小林二村,開始審查他們的資格」。

然而,「開始審查小林二村資格」,是否代表現在已確定要「由誰蓋永久屋」、「蓋在哪裡」了嗎?答案仍是否定的。李文志表示:「到現在我們都還不知道他們的永久屋要由誰來蓋,蓋在哪裡也都還不知道。反正我們就是先審再說。」

根據國宅課提供資料顯示,目前代號為「C方案」的小林二村審查狀況,總申請戶共145戶,已核定待公告70戶,待補件50戶,不合格20戶,有疑義待釐清則為5戶。(資料公布日期6/26)

簡言之,目前主張要按照自己意願、規劃重建「小林二村」的145戶災民當中,已被核定70戶確定可擁有永久屋。然而,他們的永久屋究竟在哪裡?沒人知道。

回到最初的問題 – 小林村到底重建了什麼?答案是,除了60戶可入住已完工的大愛村(部分已入住,部分待公告後配住方可入住),72戶等五里埔一、二期永久屋都完工後可進駐外,絕大部分的小林災民要不是資格不符規定,就是仍必須靜靜等待 – 等待高雄縣政府願意釋出土地,作為永久屋興建基地;等待慈濟願意將興建永久屋的「權力」讓渡給小林村民屬意的紅十字會。

小林人的漫長等待

不久前,劉朝義的父母親屬,也還屬於等待的一份子。

「之前我們也是想說要重建小林二村,他媽媽也都叫他不要擔心這件事情,但現在……我們只想要趕快安頓了,能夠住就好,所以我們去申請了大愛村的永久屋,現在資格已經審過了,就等他們通知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搬進去住」,劉家民說。

在風災中留下的,終究在重建中走掉了。對劉家人來說,重建彷彿是一條看不見前方的荊棘路。如今,他們只想要找個雖不合意,但總算能居住的「家」,讓遺族得已安頓療傷;對於茫茫的未來…他們已無心力堅持等待。


回憶亡子,劉家民說,過去的都過去了,現在只想快點找個地方安頓,對於要不要蓋二村,他們家已經不願再有太多堅持。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