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活動】主題書展-史前時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

【活動】主題書展-史前時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

分類標籤: 原住民
2022.10.01 ~ 2022.12.31


【活動】主題書展-史前時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
族群: 南島語族、跨族群
主題: 文學、藝文活動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活動地點:台北市 大安區 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B1)
活動網址: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9640


⭐「史前時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主題書展,將於10月1日(六)開始啦⭐

根據考古學的研究,大坌坑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現在臺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約距今5,000年至4,500年前,因而被認為是臺灣原住民的先祖。其出土的大型洄游性魚類、海貝等生態遺留,推測大坌坑人應具備遠航漁獵的能力;而碳化稻米和小米的發掘,則顯示生活在5,000年前的原始居民,已懂得人工栽培作物的技術。但現有的考古資料,仍無法清楚說明其與晚近原住民族之間的關聯性。近年來,考古陸續出土的金屬器時代文化,如:十三行遺址、漢本遺址、舊香蘭遺址、淇武蘭遺址、社內和大道公遺址等,則提供了其與近代原住民族連結的直接證據。

以舊香蘭遺址和淇武蘭遺址為例,前者出土的「帶狀印紋」陶器上的紋飾,如:蛇形紋、人形印紋等,可能都與排灣族文化有直接的淵源;而齒根穿孔的雲豹犬齒,亦可對應到早期排灣族或魯凱族使用的帽花編製。後者遺址的位置,經證實應為文獻所載的噶瑪蘭族「淇武蘭大社」;其出土了大量的木製品,如房屋的木柱、壁板(上刻有噶瑪蘭族的信仰標誌)、織布用的木架和划船用的木槳;亦出土了文獻記載的新月形金屬編織物和大型瑪瑙珠等。本次書展希望能從遺址出土資料讓讀者對遠古時代居民的生活有更多的認識👀

-
💡展出時間: 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 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原圖中心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展出清單: 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