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從暹羅到泰國 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書評

《從暹羅到泰國 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書評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從暹羅到泰國
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書評
2019.06.24 泰國東南亞歷史書評
作者:納豆青木瓜沙拉

泰國歷史,在我們普遍認識的東南亞中,或許有其獨特地位。當代東南亞國家裡,唯一歷史上未被歐美國家殖民者,大概就只有泰國,這個今日許多旅人造訪的觀光國度。外人如我們或許常聽說,歷史中位於英法勢力間,一方面作為兩方勢力的緩衝區,一方面王室巧妙利用此一中間地位,因而免於歐美列強殖民,得以作為一獨立國度,延續至今。這種說法,實也見於當代泰國自身的歷史論述,英明睿智的王室,在西方列強進逼壓力下,勵行現代化,帶領泰國避免殖民危機,使泰國延續其王國歷史。這種泰國國內外皆熟悉的當代說法,無論事實與否,作為一種普遍論述,一方面支持了王室作為泰國三大支柱(國家、宗教、王室)的說法,另一方面也支持了泰國近現代自沙立(Sarit Thanarat)政府以來,泰國國家菁英對於王室形象的建立與崇拜。

不過,《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這本書最有趣之處,就是挑戰前述這種泰國國內外的「常識」。作者認為近現代泰國菁英用以建構泰國國家的論述,不只是這種以王室為尊的光明面,還有另一重要的黑暗面,以歷史中泰國國家土地喪失為基礎,借由對西方外來侵略的同仇敵愾感,型塑泰國國族主義。作者將光明面的前者稱為「王室—國族主義」(Royal-nationalism),黑暗面的後者則是以「失土論」(Lost territory)為基礎的「國恥論」(National Humiliation)。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兩面論述實都根基於1893年,法國軍隊進逼曼谷的法國—暹羅危機,以及後來所簽訂的相關條約。在條約中,暹羅放棄了對湄公河左岸約泰王國面積三分之一的領土主張。作者根據史料,指出雖然這些事件始於邊界衝突,而由暹羅在殖民競爭下主動對法國挑起軍事行動,法國藉機予以反擊的結果。但當時的「王室—國族主義」論述,巧妙地將暹羅轉變為法國入侵的受害者,並將土地喪失,解釋為王室為了和平及國家的獨立性,因而以失土換取國家不被殖民的英雄舉措。然而另一方面,這種失土造成的西方侵略之恥辱感,從未實際在泰國菁英心中消散,並在後續歷史關鍵時刻,成為「國恥論」而發酵。



「國恥論」真正的誕生與擴散,主要在1930-1940年代的泰國,尤其是披汶(Phibunsongkhram)主政下的政府。一方面隨著1932年立憲革命後成立君主立憲國家,統治者由王室轉為軍事菁英;另一方面泰國逐漸步入現代國家,進而強調國族統一。國家菁英諸如披汶、威集瓦他幹(Wichitwathakan)等人,不再著重「王室—國族主義」論述,反而將1893年的失土歷史成為一種「選定創痛」(chosen trauma),形成國族集體的「國恥論」,以支持泰國軍事政權的政治法統。在這種「國恥論」下,合理化了泰國1941年對法屬印度支那的入侵,「收回」過去為法國所佔的多數土地。另一方面,這種西方入侵的「國恥論」,也用來和二戰時期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泛亞主義結合。此論述下,泰國並非只是單純在日本強迫下自保,日本反而是披汶政府大泰國主義的伙伴,用以挑戰西方殖民,建立亞洲民族。另外,作者提到當時政府的反天主教措施,雖看似與他章主要談論泰國對外關係調性不同,但作者以此對泰國國內天主教會的嚴厲打壓指出,這種將與法國相關的天主教會擴散到天主教會整體的外來入侵論述,更加證明了「國恥論」在各方面的發酵。

二戰結束前,泰國倒向同盟國,雖又是一次「竹子外交」(bamboo diplomacy)的成功展現,免於戰後嚴厲的政治清算。然而,1946年將「奪回」四府交還法國的協議,卻造成新政府的尷尬,再次經歷如同1893年失土的「國恥」。這種泰國屢次被法國帝國主義竊取土地的心態,在後續泰國與柬埔寨邊界的柏威夏爭議又再出現。1960年代前後關於柏威夏寺的所有權爭議,以及2008年因柏威夏寺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而再一次引起的論爭,都反應了前述1893年及1940年代與法國土地爭議而展現的失土史觀及「國恥論」。

本書無論作為學術研究,或是普遍閱讀的書籍都十分具有價值。2015年英文原作出版後,就引起學術界高度興趣,在許多相關學術期刊中,都有其他學者對這本著作的介紹與評論。這本歷史學著作,結合了外交史和文化史兩方面:一方面交代19-20世紀之交、1930-1940年代、以及其後柏威夏爭議事件,暹羅(後來的泰國)和法國、日本、英美、柬埔寨等外國交涉的歷史;一方面也探討不同時代的國家菁英,如何把歷史以「王室—國族主義」和「國恥論」等論述方式呈現,以作為其政治目的和建構當代泰國國族的工具;尤其是在1950-1960年代沙立政府將其統治與王室形象高度結合前,以披汶為代表的泰國菁英及其統治論述。在理論系譜上,這本著作承繼了如班乃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國族主義形成的學術脈絡,及通猜.威尼差恭(Thongchai Winichakul)『圖繪暹羅』(Siam Mapped)現代地理學形成「地緣形體」(geobody)的當代國家概念等相關議論。正是在這些學術巨人之上,也就是現代製圖概念的邊界成為理解當代主權國家的前提下,本書由「失土論」所建構出來的「王室—國族主義」和「國恥論」才更顯重要。



這本書對於一般讀者來說,也是可讀性非常高的作品。作者文字易讀,譯者翻譯流暢通順,章節結構安排也十分清楚,每一部份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加以豐富詳實的材料,讓讀者很容易進入作者論點。此外,這個作品也帶給讀者許多另類思考:像是一開始提及,過去總認為在西方殖民下,泰國因為英明王室以及竹子外交,成為歷史中唯一獨立的東南亞國家,但這本書帶給我們許多暹羅/泰國的別樣風貌。一來歷史中泰國並非只是抵抗英法殖民,可能與西方國家同樣扮演侵略角色。另外失土國恥論所造成的排外論述,呈現泰國歷史中另一揮散不去的幽靈。這也讓我們反省自身情境,許多當代面對的歷史解讀與論述,很可能都是服膺於特定政治脈絡而出現的詮釋,因而我們需要更抽絲剝繭批判性地來理解。

當然,這樣一本精彩著作,也並非完全沒有進步空間。作者在結語時自己也提醒,書中主要針對統治菁英論述探討,但究竟一般民眾是否接受,本書並未能詳論。從2003年謠傳泰國女藝人宣稱「吳哥窟是泰國的」爭議性事件,以及結語中精簡例子,或許能窺見這些論述對一般民眾實具一定影響力,但仍有待更詳細研究為我們解惑。此外,許多書評提到,這本書著重與法國間歷史關係,卻未論及其他周邊國家,甚至是歷史上一直扮演重要角色的英國。像是歷史上,暹羅也曾與英國在南邊英屬馬來亞和北邊撣邦有領地爭議,在二戰前後亦跟英國有許多負面互動關係。然而近現代中,許多泰國菁英仍十分嚮往並前往英國求學,這方面討論也顯得較為不足。還有本書中具舉足輕重地位的披汶,具華裔身份,且曾至法國留學,但卻扮演了大泰國主義的要角,抑華反法,他的背景和這套國恥論的衝突關係,也是值得玩味。

無論如何,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無論你是單純喜好泰國及其歷史發展,或是廣泛地對東南亞、國族主義議題有興趣,甚至是想要進一步思考歷史論述和當今東協國家間關係的讀者,都很推薦你進入這失土國恥的歷史世界。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納豆青木瓜沙拉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書評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