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觀風蹉跎」與「重返‧田野」的伊能嘉矩

「觀風蹉跎」與「重返‧田野」的伊能嘉矩

分類標籤: 原住民
「觀風蹉跎」與「重返‧田野」的伊能嘉矩
策展後記
2018.04.02
作者:陳偉智

日治初期,來自日本東北岩手縣遠野町的伊能嘉矩(1867-1925),來臺灣從事人類學研究,在臺灣各地進行實地田野調查,採集口述歷史、記錄風俗、採集語言和物質文化標本等資料,完成許多臺灣原住民族群民族誌與漢人社會歷史記錄,是重要的臺灣人類學與歷史學研究先驅者。他採集的文字和文物資料,後來回到臺灣,成為1928年成立的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特藏的「伊能文庫」,這也是臺大最初入藏的台灣研究資料。


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7_inokanori/index.html
伊能嘉矩在臺灣展開的人類學田野工作與臺灣史研究,留下了龐大的業績,其所提出的臺灣原住民族全體族群分類民族誌,以及臺灣史研究專著,長期影響後來的臺灣研究的相關領域。1990年代解嚴後的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歷史文化重建運動以及族群復振運動,伊能所留下來的研究成果與當時紀錄的民族誌資料,是重要的參考資源。可以說,百年前鑲嵌在日本殖民主義知識生產環境中的伊能嘉矩,殖民地時代結束之後,更經歷了後殖民挪用與再生。

1998年,臺大成立七十週年之際,臺大曾舉辦過一次「伊能嘉矩與台灣研究」展覽,作為新總圖開館的特展。20年前的特展,是由吳密察教授主持的重建戰後散落在不同圖書館的「伊能文庫」的成果,並首次向遠野市立博物館以及伊能嘉矩的後人伊能邦彥與江田明彥先生借展了仍留存在遠野的伊能嘉矩的其他手稿。之後,臺大圖書館也在此次特展的基礎上,整合分藏於臺大與遠野的伊能嘉矩的台灣研究資料,完成伊能嘉矩手稿的數位典藏資料庫,開放於國人使用。當時人類系博物館也在胡家瑜教授的主持下,完成了人類學博物館伊能嘉矩藏品的研究整理,並出版圖錄。

這20年來,臺灣、日本與英語學界,對於近代日本與臺灣的學知的反省與討論,累積了不少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臺灣社會內部,隨著民主化進程的展開,文化主體性與族群意識的昂揚。臺大圖書館從去年11月的「觀風蹉跎」到今年3月的「重返‧田野」,這兩場特展一方面是臺大建校九十週年系列活動,另方面也是透過這樣的時間點,對於臺灣研究先行者之一的伊能嘉矩,提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詮釋。2017年在伊能的故鄉遠野,遠野市立博物館舉辦了紀念伊能嘉矩生誕150週年紀念特展與論壇。相對於遠野的紀念先賢的活動,在臺灣的20年之後新展覽,能否提出屬於臺灣自己的看法呢?原先的被研究的臺灣,是否能夠更有自信地並批判地繼受原先的殖民地人類學與歷史學呢?從2017年春天策展之初,就不斷地思考類似的問題。


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8_inokanori/
一開始,臺大圖書館與臺大人類系博物館的合作,並由人類系胡家瑜教授擔任展覽顧問,決定結合並運用既有的臺大圖書館與人類學博物館館藏、資料庫資源(書籍、手稿、標本、影像、地圖、素描)等資源,將1928年以來分開典藏的伊能嘉矩的手稿、藏書與物質文化標本,在展覽中結合,讓文件與物件互相呼應,在共有的歷史脈絡中,呈現彼此的互文關係。展示構想則是「以伊能嘉矩的田野調查為主題,串連其田野所見、所錄,以及採集的標本、古文書等,並呈現伊能在各地田野的社區、部落影像,以及主要報導人。除了伊能嘉矩的經歷與業績外,本展覽重視各個地方的報導人的角色,凸顯報導人在人類學、歷史學知識生產中的參與。」展示方式則是「結合地理資訊,以地理空間為背景,呈現伊能嘉矩的田野調查歷程,以分區或是全區的尺度,呈現伊能所見的多元的臺灣文化」等。這些最初的策展構想,最後延伸出幾個這次展覽的重要單元:一、文件與文物的整合。二、田野調查歷程地理資訊系統與田野影像故事地圖。三、報導人的世界。四、田野調查旅行。五、部落對話紀錄片。

在文件與文物的整合部分,在展場中,文物擺設於伊能採集該文物的區域,並在故事地圖中,進一步呈現其相關的族群資訊,同時各件文物,也附上QR code,進一步可以延伸到人類學博物館建置的館藏資料庫,查詢更豐富的物件訊息。同時,展場兩側的單元,分別是伊能的研究體系與田野地圖,呈現物件在伊能的田野旅行的時空位置與其人類學知識理論脈絡中的角色。此次的展覽,以呈現伊能的田野調查歷程,以及在田野中遭逢的報導人為主題,因此,在展覽中,透過DocuGIS與故事地圖的運用,製作了伊能嘉矩在1896年北部臺灣、1897年全臺與1900年南部臺灣與澎湖三次的田野調查日記的資料,將其調查的日程,標示在當代的google map與最接近其調查時代的1904年版臺灣堡圖地圖資料上。故事地圖則是整合了伊能蒐集的人類學影像與物質文化藏品,依據伊能所標示的族群別與地點,結合影像、物件與影像。地理資訊系統與故事地圖的單元,除了在展場的互動裝置,也提供網頁連結可以自由查詢。


http://www.lib.ntu.edu.tw/events/2018_inokanori/gis.html
報導人的世界,則是透過整理與考訂伊能嘉矩在田野日記與發表的論文中提到的報導人,這些120年前的報導人,包含了漢人、原住民以及部分的日本人,在伊能嘉矩田野調查時,提供了語料、部落遷移傳說、神話故事、展演儀式、讓渡生活物件、甚至協助渡河、嚮導、背負行李、乃至提供住宿等等。沒有臺灣各地報導人提供的訊息與文化資料,就沒有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是被研究者的參與與協助,使得研究者的知識建構成為可能。透過翻譯或筆談,伊能從臺北周邊開始,至全島的田野調查,各地不同族群的受訪者,提供了伊能重要的口述歷史、語言、文化現象等資料。透過伊能嘉矩的田野調查,臺灣各地的報導人留下了不同身影與聲音。具有漢學背景的伊能嘉矩,充分運用了「漢字」做為田野調查的方法,除了抄錄各地公私文書外,也使用與漢人社區頭人、平埔族番秀才筆談的方式、在山區部落則是透過各地原有的通事翻譯,記錄語言、口傳與文化要素。伊能文庫的手稿中,從北部到南部,從平原到山區的筆談文書資料,除了提供伊能族群移動與分類的理論先行的問題意識的所需資料外,也意外地留下了許多當時各地、各族群的語料、口傳歷史、乃至文化型態的記錄。換言之,祖先透過伊能的記錄,傳遞給後來的世代120年前的臺灣文化與族群的樣貌。而這些資料,成為當代文化重建與族群復振運動的重要歷史資源。當然,當代的挪用與再詮釋,已經是脫離了伊能原先的問題意識的新的文化創造。也因此,在策展時,特別規劃了部落對話,以及當代多元迴響的單元。

在部落對話方面,透過胡家瑜教授,我們重新訪問了南庄賽夏、屏東佳平排灣、埔里噶哈巫、以及花蓮新社噶瑪蘭與台北凱達格蘭。也透過鄭光博先生的協助,重回角板山訪問泰雅耆老林明福。記錄了當代的族人,如何重新詮釋伊能留下的語言資料與文化記錄,拍攝了紀錄短片。這些地點與族群,在伊能的田野與理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伊能最初的原住民報導人,是來自角板山的Ivan與Sipaji的Ai,泰雅耆老在回憶時,仍記得Ivan的故事。而賽夏、排灣與噶哈巫,則是原先在伊能的族群分類體系中被隱形(賽夏被當成平原的道卡斯族逃難上山的後裔、噶哈巫則是被伊能當成巴宰的支族、排灣一開始被伊能當成查里先族群),後來才重新正名。伊能根據語料與傳說的分類,在當代的族人詮釋中,有了新的解釋。重點不在於伊能是否誤記,而是跨文化翻譯過程中,從誤譯到新詮的過程,只是伊能的族群知識建構,在提出後,即被總督府採用,作為人口統計的分類範疇,因而長期沿用。有些是直到晚近,才遭遇到族人的挑戰。透過這些紀錄短片,報導人的後裔跨越時空,重新與伊能嘉矩對話,更是重新與創造出伊能殖民地人類學的學知體系的近代國家制度對話。


伊能嘉矩的研究手稿,「蕃人研究標準」/策展者提供
最初曾提出「全島大調查120年─從伊能嘉矩的足跡看臺灣」這樣的展示標題,後來為了更呼應此次特展的宗旨,將展覽分為前期與後期,前期是「觀風蹉跎:伊能嘉矩的田野書誌展」(2017.11.10—2018.01.12)、後期是「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2018.03.08—2018.05.06)。前期以展示伊能文庫的入藏臺大的過程,以及伊能嘉矩重要的人類學民族誌、臺灣史、史料、歷史地理、民俗學以及人物傳專著為主,並介紹臺大圖書館與遠野市立博物館20年的交流活動記錄。在前期展,以伊能為自己手稿題名的「觀風蹉跎」為名,另外,針對埔里地區,試作田野日記地理資訊與故事地圖的互動媒體。在此一經驗的基礎上,之後進一步發展「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再發現」特展的完整田野調查地理資訊與故事地圖的單元。特展最後題名為「重返‧田野」,除了提示展示將以伊能嘉矩的田野調查為主題外,更重要的是「重返」的意義。此次的特展,除了重返伊能嘉矩、重返伊能嘉的田野外,更重要的是重返部落以及當代多元迴響。我們試著克服以往類似主題的文類、展覽或再現形式,往往呈現出某種英雄史觀,或是作者中心主義,試著將焦點移轉到伊能的田野方法、知識生產技術、以及報導人、被研究者、以及當代的詮釋與挪用。

如果說,20年前臺大的展覽,主要是恢復伊能嘉矩的手稿與物質文化蒐藏的本來面貌的話,20年後的特展,則是試圖呈現這20年來學界對於伊能嘉矩以及他所代表的殖民地人類學與歷史學研究的反省與討論,以及更重要的是作為被研究者的報導人們的現身、顯影與對話。20年前的展覽主視覺與主題牆,是伊能晚年在書房的獨自一人的照片,這次的展覽,則是伊能1904年10月6日在達邦社調查時,被族人所環繞的圖像,週邊有鄒族人或站或蹲,伊能身邊有漢族通事與日本警察。而此次主視覺與主題牆的照片,也是在策劃這次展覽時,才重新發現,我相信這應是這張田野影像第一次介紹給國人。或許,是因為「重返‧田野」,才讓這張照片重新出土。


標示為「達邦社蕃人」經典照片(出處請見後記)
展覽如同文本,展覽開幕式之後,展覽的故事如何被述說?展覽的內容如何詮釋?主動權就在於閱聽人的參與了。當代的閱聽人如何觀看這次的展覽,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說出屬於自己的對於伊能嘉矩、對於報導人、對於伊能紀錄的120年前的臺灣的歷史、文化與族群的各種故事,也是屬於當代的多元迴響。過去是伊能踏查臺灣,說了他的臺灣故事,今日我們透過伊能再踏查,欲說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臺灣故事。



後記:

臺大從去年到今年的前後兩檔的展覽,是臺彎與日本交流的成果之一。日本岩手縣遠野市立博物館先後在2016年與2017年與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臺大圖書館簽訂了交流協定。透過交流協定,2017年伊能嘉矩誕生150週年,遠野市立博物館前來臺大圖書館與人類學博物館商借藏品,舉辦了平成29年度夏季特別展「伊能嘉矩と台灣研究:台灣人類學の先驅者」(07.21-11.23),伊能嘉矩從台灣回到了故鄉。一方面是國際交流的一部份,但同時兩地的展覽也各有其側重點。對遠野來說,是岩手縣在311震災後東北廣域振興計畫的一部份。就臺大的展覽而言,則是在90週年建校紀念的同時,對建校最初入藏的台灣研究資料「伊能文庫」與人類學藏品,重新思考在當代台灣的意義。

伊能在達邦社的田野照片,是1904年與後藤新平全臺巡迴時所攝,後藤視察過後,伊能繼續留在達邦社調查。原先收在一本未註明出版項的《臺灣寫真帖》中,後來在南天書局魏德文先生的收藏中,也有這一系列的照片,感謝南天書局提供使用。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陳偉智 「觀風蹉跎」與「重返‧田野」的伊能嘉矩:策展後記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