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在原住民部落,看見青年的身影

在原住民部落,看見青年的身影

分類標籤: 原住民
2017/09/14, 社會
在原住民部落,看見青年的身影
在傳統屋外編織的Wilang與Pisuy|Photo Credit: Pisuy
唸給你聽
powerd by Cyberon


芭樂人類學


以台灣青年人類學家為主的共筆部落格(Guava Anthropology),三十多位寫手多任教於大學及學術機構,從人類學觀點探索日常生活、文化況味、社會張力、與世界百態。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來試試我們的新功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的確看到了一些我所識與不識的原住民青年依著自己的步伐,超越小額計畫、活動的框架,透過日常生活裡的身體力行,與部落和土地產生了更深的連結。
文:邱韻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場景一:花蓮支亞干部落
第一次非常具體感受到原住民青年投身部落事務後所能產生的能量,是2016年四月在政治大學舉辦的「傳統領域調查與部落製圖交流工作坊」會場上。那天,主辦單位特地安排了來自花蓮、台東、屏東好幾個不同部落的青年團隊上台分享,他們眼神裡散發著光芒,娓娓道來如何回到部落開始製作立體地圖,以及如何透過地圖展開各種人與人、人與土地連結的過程。台下的我聽得讚嘆不已,這才知道,原來地圖不只是地圖!
在這些青年地圖團隊中有一隊是我早已熟識的,那就是來自花蓮支亞干部落的Lbak、Ipiq和Apyang。他們三人是「台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的核心幹部,曾一起籌辦過反核運動、反亞洲水泥等活動,也參與過好些政策倡議、民族發展的相關工作,雖然從中習得許多刺激與成長,但就如同不少1980、90年代在街頭衝鋒陷陣的原運青年一般,運動過後驀然回首,驚覺部落絕大多數族人(包括家人)並無法對自己所做的事產生共鳴,於是開始思考如何回到部落。
但Lbak三人回到部落的路徑有些特別,他們希望能更積極地參與部落公共事務,進而改變部落現狀,於是參加了2014年5月的社區發展協會改選。Ipiq順利地選上理事,Apyang為備取理事,Lbak則擔任志工,如願進入協會工作。2015年3月,他們申請了文化部青年村落計畫,從此每個周末聚在協會向公所承租的老人關懷站,一起製作地圖。

為了盡量擴大「地圖」這個媒介所能產生的效應,Lbak三人運用了幾個說來簡單但卻需要花費相當心思和時間的策略。首先是慢慢得做,也就是把製作時間拉長,讓更多族人有機會不小心進到這個空間來,「發現」地圖的存在。其次,透過臉書一次又一次分享製作地圖的心得,讓更多族人知道和地圖相關的訊息。另一個更神奇的策略,則是把地圖搬來搬去,使它「無所不在」地出現在社區發展協會、村辦公室、教會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如健走、路跑、音樂會、父親節活動、村校聯合運動會等,讓部落的人無法不看見這些立體地圖以及這一群作地圖的青年們。
2015年的某個晚上,一個以太魯閣語Tassil(石頭)為名的支亞干在地青年樂團成員,出現在製作地圖的所在,好奇地問Ipiq他們在做些什麼,兩邊的青年聊了起來,「音樂」與地圖就此產生了連結。這一年八月,雙方共同舉辦了「支亞干草地音樂會」,雖然當天因大雨改在室內舉行,但這個舞台上布置著美麗織布,台下場中央放著好幾座部落地圖,首次以青年擔任主要籌畫者,並與部落協會、村辦公室、長老教會共同合作的活動獲得了相當好的迴響,也因此凝聚了更多青年的向心力。
1_2-500x281
Photo Credit: Apyang臉書2015年8月16日第一屆支亞干草地音樂會
音樂會之後,青年們開始集結、聚會,三不五時圍聚在一起烤火、聊天,也討論接下來還可以一起做些什麼「部落的事」,第一屆的青少年文化生活營「赤腳支亞干」就這樣在一年之後誕生。在此之前,各項青年籌辦的活動都是以大專以上的青年為主,但這次生活營的概念發想主要來自部落一位國中生Wilang,於是由他和他所帶領的青少年們一起承擔大部分的活動安排,包含發報名表、講師聯繫、課程安排等。
第一天學習殺豬、祭祀分食和看水源地,第二天砍竹子、製作竹筒飯和學習古調,最後一天則是到山裡生火烤肉,然後回到部落作心得分享,主要的精神就是把整個支亞干部落當做上課的教室,耆老作為講師,而學習的科目就是傳統文化以及日常生活。
青年們不只攜手規劃、參與營隊,也一起關心部落的公共議題。當初Apyang他們在製作部落地圖時,也同時著手整理其他相關的地圖資訊,這才發現沿著部落旁的支亞干溪,竟然存在著16家礦場,採礦的權力最短10年,最長的竟有75年!2015年7月村長希望能夠召開部落會議,來抵擋外來財團開發山區石礦,找來協會及青年們共同籌畫,經過大家的同心協力,順利地於該年10月成立部落會議。至2017年3月止,支亞干總共召開7次部落會議,每一次的參與經驗均透過青年在臉書分享,也感染其他青年正視部落土地議題。
3_4-500x358
Photo Credit: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社區發展協會部落會議海報
2016年年底,協會出版了支亞干部落的第一份正式刊物—Qmita(看),將這一年舉辦過的活動用文字及圖片的方式記錄下來。所有圖、文的投稿人總共包含了15個青年,具體顯現了自第一次音樂會之後,越來越多青年參與部落事務後的豐碩成果。
今年七月,支亞干青年們又合力完成了2018年月曆:「日照支亞干」。內容是由青年分頭在12個鄰進行田野調查、訪談長輩們所蒐集到的故事,每個月的主題正好對應到相應數字的那個鄰。這些由青年們撰寫的文字非常地「生活」且有畫面感,即使敘述的是過往歷史,所描繪的景象也彷彿在眼前一般,如住在第四鄰的Lbak所寫的「Ptasan:遷徙與上帝—那些紋面老人的故事」(見下圖)。
20770406_1063060627157884_45774486170562
Photo Credit: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社區發展協會
支亞干2018年月曆:4月
在好幾個月份裡,執筆者採取了第一人稱的寫法,從自己出發,而後交織出不同世代的話語與記憶,讓人讀起來格外地有滋味,如Yawas Teylung寫的「Masu—小米的嘗試」(見下圖)。
6-500x655
Photo Credit: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社區發展協會
支亞干2018年月曆:3月
此外,這些文字當中對於人、事或景的描繪都相當細膩,且常穿插重要的母語字彙,如Apyang所寫的「Tmukuy:小米的強勢回歸—Payi Biyuq的小米田」,詳細地紀錄了Payi Biyuq所教導,種植小米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和程序(見下圖)。
7-500x655
Photo Credit: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社區發展協會
支亞干2018年月曆:6月
除了草地音樂會、青少年文化營、刊物、月曆等產出之外,社區發展協會也辦了不少「動手做」的文化技藝活動,如「和Baki Tungay 學做木琴」、「自己的弓箭自己做」、「自己的掃把自己做」等,都是由長輩帶著協會成員或青年上山取材,然後教導如何製作。
這種不再把「文化」過度神聖化、展演化,而是越來越強調日常生活實踐的文化傾向,不只出現在上述這些支亞干部落部落所舉辦的各項活動中,這一年多來,Apyang和Ipiq倆人的生活重心的改變也展現了同樣的精神。
自從開始種小米、高粱、紅藜,以及其他的農作後,Apyang不管是外貌或臉書的內涵都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如今讀到他的臉書發文,很難再見昔日文青的優雅筆觸,絕大半討論的不是農事相關的技藝,就是在描寫各種農作成長的樣態,如怎麼更換和保養鏈鋸的鏈條;怎麼用開山刀砍箭竹、割草器砍草;樹豆長了有多高;payi說的關於種小米和紅藜的各種單字——tmuguy (播種)、mhiyi(長穗)、knbabaw(間拔)、tmigan(脫殼)、tnbus(篩選)等等。看著他在某一篇發文裡,非常有愛且細膩地描繪曬在庭院裡的紅藜和小米,在陽光下呈顯的顏色與散發的香氣,我真的覺得,Apyang完全被部落的土地給迷住和黏住了。
Apyang的轉變是因為將身體投入到農作而產生,Ipiq的蛻變也同樣與身體的「技藝」相關。自從回部落製作地圖後,她多次在與族人的訪談、閒聊中,聽聞對方提到自己的payi(祖母)精湛的織布手藝,於是決定開始學習織布。原本以為是技藝的學習,不料卻打開了一幕幕兒時跟在payi身旁所見的畫面,且細膩到可以回想起payi織布時身體往前傾的撥線動作,以及理線時身體左右搖擺的背影。
此外,原本不喜歡女兒進協會、碰觸社會議題,以致Ipiq回部落頭一年和她關係有些緊張的爸爸,也因著女兒織布的動作和身影,逐漸記起自己過去替母親製作織具的工法,開始充滿熱情地為Ipiq和部落的其他織女製作各式各樣的織具,連失傳已久的「捲線器」也在父女的聯手努力下重新再現。
今年六月,Ipiq(徐昱萱)和另外四位原住民女性,一起在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文化館舉辦了一個名為「女性工藝師的日常步調」的聯展,Ipiq的部分不只展出她的織布,父親為她做的織具也是重要的主題。
爸爸問Ipiq,怎麼展覽場裡放的Ubung(織布機)不是那個最珍貴的、payi留下來的Ubung呢?她回答:「這個展一個月多,我還要織呀!」
是啊,織布不是為了展覽,而是已經成為Ipiq的日常。
場景二:南澳武塔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