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小校專題系列1:孩子盡心力 小校透曙光

小校專題系列1:孩子盡心力 小校透曙光

分類標籤: 原住民
小校專題系列1:孩子盡心力 小校透曙光

2011-4-04 23:11

【記者呂淑姮嘉義報導】非假日前往阿里山國家公園,阿里山公路依舊熱鬧,一輛輛大型遊覽車川流不息進入山區;公路旁茶園、商店街,公路彎彎角角處,仍清晰可見莫拉克留下的颱風尾巴。
從觀光旅遊或都會區的角度來看,其實不容易看見在地遭受的損害或重建進度。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楊志彬說,莫拉克的受災區幾乎都在偏遠地區與原住民部落,當地原本就已面臨人口外流、學校少子化困境,天災來襲,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楊志彬說:「小校轉型與小校災後重建,都需要社會持續關注討論,以及資源挹注。」社造學會3月底組織團隊參訪阿里山國中小,舉辦「社區重建、小校再生與轉型」座談,鎖定嘉義災區學校對談教育與重建。

善用專長 製造連結
雲林縣華南國小校長陳清圳應邀分享自身經驗。民國95年,華南國小全校學生只有23人,面臨裁併,卻遭居民大力反彈。學校面臨轉型之際,陳清圳接任校長。

「一定要不停地跟社區、老師互動,讓大家了解校長想要推動什麼。」陳清圳說,校長與老師自身的專長很重要,他的專長是環境議題,帶領孩子接觸社區環境,以學習角度結合社區。例如,華南國小所在社區中的嵙角溪,校長和老師領軍帶學生做田野調查,找出「為何要保護溪水」的原因。

由學生自組團隊到社區召開公聽會,鼓勵家長組成巡守隊,逐漸啟動愛鄉愛土的意識。陳清圳說,這就是由廣到深的學習與公民行動,學生的學習環境不再侷限在教室和課本裡。

實地調查 看見問題
有一回學生觀察到社區裡有位老先生,每天總在固定時間帶著狗兒往某個方向散步,學生問:「校長,他要去哪裡?」陳清圳笑說,這個問題的回答很重要。如果隨意回答,會失去教育機會,他趁機「拜託」學生調查之後再向他回報。

後來,從這位長輩與狗的故事中發展出了社區醫療的問題。原來,社區中的長輩因為缺乏醫療資源,生病時無法立刻看病,總是等到「多一點人生病」了,才會一起搭車去醫院看病。陳清圳提到,偏鄉的獨居長輩要吃飯,菜車送餐時,經常是「一餐當三餐吃」,處境堪憐。

自行思考 尋找解答
學生發現問題後,與老師們討論解決方案。原本希望公車能在社區裡多設站或多停,但企業有營運考量而無法承諾。陳清圳帶著學生去找雲林縣長,當時由秘書接見,縣長秘書一句:「校長較有辦法。」問題還是沒能解決。

最後的方案是把醫生請上山,運用學校資源及社區衛生室,每當外地醫生來看診時,社區長輩都會聚集,一來可與其他長者互動,也能看看小朋友們活潑的模樣。

社區柳丁農的故事是另一個例子。學生看到柳丁農夫的苦惱,因為柳丁盛產,價格太低又賣不出去。小朋友們開始討論如何幫助柳丁農。有人說要找親朋好友團購,有人想幫忙賣、推銷,或是拍紀錄片放上網站。

「結果,學生自己打電話給媒體,柳丁很快就賣完了。」陳清圳希望帶給學生的教育方式,就是看見問題、思考原因、共同討論與思考可行的解決方法,並且付諸實際行動。

從旁協助 開拓視野
在這些過程中,學校老師的參與很重要。「教育不只是給予,更是一種等待和放手。」陳清圳認為老師們在培養專業的同時,也要學著「別拚命教」,讓孩子自行思考,才會教出有思考能力、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

創意的教學讓華南國小「起死回生」,現在學生人數有70多位,還有些是外地的轉學生,最遠還有從嘉義市轉學過來。陳清圳發現不少家長都很有想法,希望孩子的校園生活不只是考試、課本、教室,擁有開闊的視野更不可或缺。

華南國小每年都會舉辦單車課程,挑戰不同路線。單車紀錄都刊在部落格「騎跡的旅程」(http://huanan99.blogspot.com/),文章由親師生共同撰寫。陳清圳以理念串連行動,讓社區和學校緊密結合,打造學校成為社區最有特色的亮點,給學生一個有別於紙上談兵的教育體驗環境,學習不只是知識的累積,更是生活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