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2010人文社科類書籍年度精選

2010人文社科類書籍年度精選

分類標籤: 原住民
2010人文社科類書籍年度精選




文/Fran T.Y. Wu、王英倩




《酷兒的異想世界:現代家庭新挑戰》
作者:琳達.史東.費雪、雷貝卡.哈維
出版:心靈工坊 2010 / 01




去年出版的同志書籍頗為多樣化,且都呼應了台灣社會的幾個現象。例如《為巴比祈禱》以一個母親的後悔對照/回應宗教右派所能造成的不寬容與危害,台灣有幾個教會不但強力反對同志大遊行,甚而在其會刊《校園》雜誌中繼續深化其反同、恐同立場,其歧視言論實是對其宗教信仰最大的諷刺;《當我們同在一家:給想生小孩的女同志》則呼應了「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在推動同志婚姻合法化和同居伴侶法上的幾個相關議題,特別又聚焦在同志親子權上。




其中最為難得的則是去年年初出版的《酷兒的異想世界:現代家庭新挑戰》,雖然是翻譯書,但卻是台灣第一本探討同志青少年出櫃所會遭遇的諸多難題、特別是與原生家庭間的衝突與磨合。回想2010年,先是有台北市教育局發文取消對同志社團的預算補助,後又有兩名青少女因為同志戀情受阻而在屏東自殺殉情;青少年的社會、經濟資源最為缺乏,青春期的同儕壓力又特別大,校園中的性別霸凌更是時有所聞,對於同志青少年的關注及輔導顯然刻不容緩,而非反過來刪減預算,那無異於雨天抽傘、置人於危。(Fran T.Y. Wu)







《血汗超商: 連鎖加盟如何變成鏈鎖枷盟》
作者:吳偉立
出版:群學出版社 2010 / 03




加盟體制當然不是發源於台灣,但這套衣服(或這副枷鎖)就像是為以當頭家為夢想的台灣人設計的。台灣人有多愛當頭家?隨意站在某繁華都市路口,請數數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幾家便利商店、手搖飲料店、平價咖啡店、早餐店、藥妝店?即便你不是店主或受雇者,至少也一定是消費者。稱加盟體系已全面接管我們的日常生活絕非誇言,說每個人都有義務閱讀此書似乎也不為過。




本書是用碩士論文介入社會的成功範例,滿腔熱血的社科領域研究生必定心嚮往之。學術著作和大眾讀物的落差難免,相信作者在出版前應該曾試圖拉近。專有名詞的註釋放在方格裡,用小辭典的方式補充;龐大的參考文獻,揀選過後成為延伸閱讀的材料。力求通俗易懂之餘,巨觀的產業分析並未減少,喜歡追根究底的讀者,仍可邊讀邊畫出密密麻麻的筆記,了解特許加盟和委託加盟的差異。




了解社會是改變社會的第一步,當我們發現血汗工廠的始作俑者不只是遙遠的跨國企業,如可口可樂、耐吉或雀巢,而是每日賴以維生的7-11,改變是變得更簡單還是更困難?你可以拒喝會發胖的可樂,拒買昂貴的球鞋,但你拒絕得了帳單截止前最後一刻,到7-11繳費的便利服務嗎?(王英倩)







《工人開基祖:台社勞工研究讀本》
編者:陳信行
出版: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2010 / 05

台社自2008年起出版一系列社會研究讀本,選錄20年來在《台社季刊》刊載的代表性論文,主題涵括性/別、移民/工、後/殖民……等近年熱烈爭戰的場域,對年輕、有基進觀點的學者特別有吸引力。相較之下,此書主題「勞工研究」似乎不是太受青睞的議題,但這更凸顯了出版此讀本的重要性。




文章座落的起始點是1989年,解嚴之後,也是自主工運正在萌發的時期。工人面對的敵人究竟是黨國合體的國家機器,或本土和跨國企業攜手的資本主義還不清楚,研究者也就必須從複雜和變動的政治經濟環境中,理出一條通往台灣工人階級形成的道路。如何解釋藍領工人的頭家意識,小型企業和家庭之間糾結的關係,加工區女工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工會抗爭和組織的意義等,對當時的工人運動都有開拓視野與傳承經驗的作用。




然而,進入下一個十年後,工人研究和工人運動似乎同時陷入低潮,2001年後的論文只收錄兩篇,可見勞工研究的質與量都有減少的趨勢。希望本書的出版,讓年輕學者有機會看到「開基祖」的努力,開創另一個20年。(王英倩)







《消費社會學》
作者:彼得.柯睿耿
出版:群學 2010 / 06


每年書市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導論式入門書,或所謂的科普、哲普,然而要將這類入門書寫得好卻不容易;不過,去年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有《道德哲學要義》、《我是誰?》、《女性主義:議題與論證》和《歡迎光臨人類學》等等都是一時之選。其中,彼得‧柯睿耿(Peter Corrigan)的《消費社會學》堪稱是近來少見極為優秀的導論式入門書,淺出自是不在話下,最難能可貴的是還相當深入廣博,甚至具有批判性,不至於搔不到癢處,亦即好讀之餘還相當可讀。當然,《消費社會學》除了是一本可讀性相當高的入門書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也點出了我們這個時代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例如資本主義消費文化幾乎把女性主義打得東倒西歪,從名牌包、塑身到滿街的微整型,女性主義幾乎是束手無策;連帶地,就連民主政治也消費主義化,政客連空洞的競選支票都不屑開,單單靠品牌行銷在競選,選民也從公民淪為消費者,一場選舉到最後除了音樂很好聽、口號很炫以外什麼也沒留下。(Fran T.Y. Wu)







《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編者:吳介民、顧爾德、范雲
出版:左岸文化 2010 / 07


由學運世代吳介民、顧爾德和范雲合編的《秩序繽紛的年代》無疑是2010年最重要的公民讀本。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公民社會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環保運動、婦權運動、勞工運動、教育改革與司法改革都有一群熱情專業的社運工作者和學者獻身其中,當然,結果未必總是盡如人意,例如「廢死」去年就遭遇到極大的反挫,「人本」近來也因為校園霸凌問題而被批評不食人間煙火。然則,也正是因為改革的路途還很遙遠,兼且網路時代鄉民正義的淺碟卻影響廣大,這本涵括二十位作者、十九個議題、二十年縱深的《秩序繽紛的年代》也就益發顯得重要。誠然去年同時出版有《台灣社會運動再出發》和《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但兩者一方面失之輕薄短小,另一方面前者的「再」所預設的停頓,在社運界是有極大爭議的,畢竟,社運與政黨、國家之間雖有合縱連橫的策略考量,然而分際亦極為重要。(Fran T.Y. Wu)







《價格戰爭:評估地球價值的新方式》
作者:拉吉.帕特爾
出版:時報 2010 / 07


去年某些出版社和獨立書店呼籲台灣效法德國採行「圖書定價制」時,便舉《愛上便宜貨:追求折扣的代價》一書為例,宣稱一昧追求折扣將會斲傷創造力。姑且不論是否他們的所有立論都禁得起檢驗,產品售價低廉的原因確然是因為許多成本都被外部化,例如環境成本與勞動成本都沒有反映在售價上。美國環保人士安妮‧雷納德(Annie Leonard)的《東西的故事》也說著同樣的邏輯。不過,就此而言,拉吉.帕特爾(Raj Patel)的《價格戰爭:評估地球價值的新方式》無論是在深度、立論及解決方案上都更勝一籌。相較於前兩者訴諸消費者覺醒的良心消費,帕特爾主張以參與民主及資源共享制衡所謂的「市場機制」,並明確舉出巴西實施的「參與式預算」作為可行的例子。這在某個程度上也算是回應了新自由主義的弊病:「自由市場」的背後其實端賴於偏袒財團的國家政策,人民唯有拿回直接民主的權力才有可能與之抗衡,否則圈地主義將永遠不絕,人民既要被迫遷離自己的家園、忍受各種污染的危害,還要眼睜睜看著環保署為污染源擦脂抹粉、勞委會和行政院長替勞動剝削美言。(Fran T.Y. Wu)







《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
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
出版:左岸出版社 2010 / 10


「新貧」、「窮忙」是這十年來的研究台灣社會現象的關鍵字,對這類議題有興趣的讀者,書架上大概早就有了這本書,但它精彩可讀的程度,值得被更多人放進2010年的好書購買清單裡。




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的這份非學術的田野調查,帶著美國人看見不熟悉的美國,也帶著台灣人看見愈來愈像美國的台灣。豪華舒適的高級飯店,整潔明亮的郊區房屋,應有盡有、方便價廉的沃爾瑪百貨……都是美國的富裕象徵,由名流富豪和中產階級,甚至廣大勞工所共享。讓這一切得以正常運作的,是一群領著低薪、忍受病痛,被貶為無需技術的底層工作者。他們日以繼夜奉行工作倫理,卻只能用發抖的雙手垂掛在懸崖邊緣。本書也許沒有左派的聲音與憤怒,但同樣有對資本主義的犀利洞察。




如果你對社會議題總是敬而遠之,把它當成中年婦女的另類成長小說,也能獲得閱讀的樂趣。想像中最枯燥無趣的職業,艾倫瑞克都能寫成一場刺激的冒險。且因為作者的偽裝身分,我們知道她終會安全降落,即便選擇當個袖手的旁觀者,似乎也不必太過愧疚。總之,這是一本難得向左看、向右看,都好看的書。(王英倩)






《殺戮的艱難》
作者:張娟芬
出版:行人出版社 2010 / 11


「死刑存廢」會在去年三月成為熱門的議題,應該又是一個媒體炒作的意外,只是不知道對廢死運動的人士來說,究竟是掉下來的禮物還是措手不及的災難?作為一個一向喜歡張娟芬作品的讀者,我必須有點私心的承認,這波討論的最大收穫不是「廢死」的道理是否愈辯愈明,而是攪動她出版了這本書。




此書分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做為思考者的張娟芬,也是最吸引人反覆玩味的篇章。這三篇文章寫在爭議爆發之前,戰鼓未響,還有時間添點幽默的趣味。最難得的是可以看到她摸索辯證的軌跡,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時而轉向嘗試,又或只能原地踱步。但她不厭其煩,不以為苦,在成為信仰的鬥士之前,必先是探求真理的苦行僧,那是一種為理念負責的態度。另外,娟芬的文字總能散發一種奇特的力量,叫氣沖沖的對手願意坐下來,喝口水,好好聽。




我們多數人都不是行刑者或受刑人,但死刑制度不是只關乎殺人者與被殺者,甚或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的仇恨而已。平民百姓不論過失或惡意取人性命,都會被入罪判決,當國家立法正當化某種殺人制度,我們豈能冷漠以對。(王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