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J. H. Newmen:《大學的理想》(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學術動態] 英國愛塞斯特大學與臺大簽訂合作備忘錄 Steve Smith校長演講:大學在經濟不確定的年代中之角色 (英文版

《臺大校訊》(第985期)英國愛塞斯特大學校長及代表團11月10日蒞臨臺大簽訂合作備忘錄,Steve Smith校長並以「大學在經濟不確定的年代中之角色」為題演講。他從世界各國政府運作均仰賴大學之堅後盾談起,著眼於大學應如何展現其日趨核心的地位,以成就世界性的宏景。大學於未來社會經濟發展之歷程中,有其不可或缺之重要性。

Smith教授指出,新的數據顯示,自2004年起急速成長,大學部門的經濟產出每年已逾550億。目前大學生所僅佔英國勞動人口之百分之一,其GDP生產毛額卻高達全國百分之2.3。這項有關大學經濟產出的論述,應更加廣為傳播予政府單位,贊助者,乃至於社會大眾。另一方面,大學所提供的人力及智謀讓他們在這場遊戲中領先,這正是為何,他們需做到質量並重,才能在經濟復甦與長程發展的上發揮關鍵影響。外在環境的急速變遷,在當前英國的財政氛圍中,大學未必能持續掌握政治經濟上的優勢。然而,Smith教授亦提出他的論點以支持對大學免於公共經費裁減,並因應當前的經濟危機而力爭教學與研究上的投資。

Smith教授並細述他對大學在全球化的經濟動盪年代中必須優先考量的事項包括:1.經濟復甦:大學應繼續展現其對經濟復甦之重要性。2.品質、標準與聲望:使其合作夥伴與股市合作人對已開發及獲獎的研究計畫持有信心。3.國際研究合作:一國未來的經濟競爭力與其是否能鼓舞各層級與各產業部門的投資和R&D息息相關。4.國際競爭力:大學持續透過其國際合作與校友網絡來建立強而有力的外交連結。5.研究影響:認知到他們需展示其研究的影響力並將其轉化為社會經濟上之實質效益。6.學生經驗:提供學生高品質的學習經驗以勝任於全球環境。


深入資訊:
臺大校訊 第985期
愛塞斯特大學校園消息 (英文)

J. H. Newmen:《大學的理想》(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分類標籤: 科技文摘
《大學的理想》(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是西方高等教育史上較早系統、綜合、全面地論述大學教育的基本理論問題的名著。作者約翰•亨利•紐曼(John Henry Neman,1801- 1890)是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神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和語言學家。1851年,紐曼應邀出任新創辦的都柏林天主教大學校長。1852年,他在都柏林為宣傳這所新辦的大學作了一系列演講。這些演講後經修改,再加上他在其他場合所作的有關大學教育的演講,合成《大學的理想》一書。本譯本根據梅• 亞德利編的節本譯出,該節本選錄了原著中的幾篇 演講及其他一些演講中的精彩章節。

紐曼是19世紀自由教育的偉大倡導者。在他寫作《大學的理想》時,構成自由教育的傳統政治、經濟和文化基礎開始發生變革:始于18 世紀末的法國和美國的政治革命,宣布人人都應有政治自由;英國工業革命的興起,使得人人都能從業,且閑暇時間日益增多;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宗教社會的影響力逐漸減弱,科學的社會地位和影響逐漸上升,科學知識精英開始取代傳統的宗教知識精英成為社會的主導。為了順應這些變化,維護本階級的利益,英國資產階級把目光 投向了高等教育。但以牛津和劍橋為代表的英國大學固守傳統,注重理性培養和性格養成,排斥科學教育。為了扭轉這種局面,英國大學采取了一條迂回的發展道路,在傳統的大學之外建立專門實施科學教育的新大學和學院,出現了所謂的“新大學運動”。這些新大學效仿蘇格蘭的大學模式,以市場為驅動,具有收費低、入學要求低、不要求學生住校、排斥宗教教育、不注重知識的整體性等特征。這些新大學的產生危及了英國高等教育幾百年來形成的古典人文主義的教育傳統,使傳統的英式大學理想受到了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以斯賓塞和赫奇黎以及愛丁堡評論派為代表的功利主義和科學主義的倡導者,不斷抨擊牛津和劍橋的保守和封閉,要求這兩所大學進行改革,廢止宗教考試,把自然科學成果吸收到大學教育的內容之中,設置自然科學的課程,並建立科學實驗室。英國傳統的大學理想已發發可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紐曼以 人文主義者的身份,全面、綜合地對大學教育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理性的思考。

紐曼把整個論述的邏輯起點建立在他對大學的性質所作的解釋,以及他對所有的知識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的認識基礎之上。他從詞源學的角度認為,“大學 (university)是傳授普遍(universal)知識的地方 ”。他主張大學應平等、完整地傳授各種知識。據此,他認為大學的目的是兩方面的。首先,大學教育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大學教育的目的是理智訓練,發展人的理性。其次,大學教育重在傳播和推廣知識而非增擴知識。綜合這兩方面,他認為大學教育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理智能力。既然大學應以傳授知識、培養理性為己任,那麼傳授什麼知識,如何培養理性便是問題的關鍵。他認為大學教育應提供普遍性的知識(具有普通意義的真理)和完整的知識(不能把神學排除在大學教授的知識之外),而不是狹隘的專業知識。他所說的知識既包括具體的科學真理,也包括經過抽象、被科學化了的哲學知識。他認為,“知識是一種心智狀態和條件”。因此,追求知識必然是一種精神追求,而精神追求的最大目的也在于精神本身。所以,他主張,“知識本身即為目的”。大學只有把哲學知識包括在其傳授的知識範疇之內,並且為知識而知識,才能更適于理智培養。在對大學的功能定位上,他明確提出科學研究與教學相分離。既然大學是傳授普遍知識的地方,大學就應為傳授知識而設,為學生而設,以教學為其惟一功能。對教學功能的強調,實際上意味著紐曼對牛津、劍橋等老牌大學的學院制的看重,只是他的談論重點在知識,因而幾乎看不到他對學院制的論述。總之,在他眼里,大學的存在既不是為了使人變得有學問(非研究性),也不是為了工作作準備(非專業性),也無法使人變得崇高神聖 (非道德性),而是為獲取知識作準備(為知識而知識的理性),大學的真正使命是“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並隨之帶來社會的和諧發展。紐曼在第二至第四篇演講中表明了上述立場。他實際上是在駁斥為中產階級建立只提供專業教育的世俗大學的功利主義思想。他依據所有知識構成一個整體 ,以及大學是傳授普遍知識的地方這兩點,認為大學若不把神學包括在內,不傳授普遍知識,那就不能稱其為大學。

基于這樣的認識,他認為大學教育應為自由教育而設。紐曼所說的自由教育是”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動”,以心智訓練、性格修養和理智發展為目標。自由教育的具體體現,是集智慧、勇敢、寬容、修養等于一身的紳士。為知識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識,是進行這一教育的重要途徑。他反對在大學里進行狹隘的專業教育,用他的話來說,”知識按其程度變得越來越特殊時,知識就越不能成其為知識”。換言之,一個人如果掌握的知識越具有特殊性和經驗性,那麼他就越沒有知識,教育就越不是自由的。他運用“好”與“實用”兩者的關系,來論證自由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關系。“實用的並不總是好的,但好的卻必定是實用的。”由于自由教育的目的是理智培養,而“理智培養本身是好事,並且是其自身的目的”,因而也是一種實用的教育。盡管“實用”與“好”分屬于工具層面與價值層面的概念,但兩者是可以統一起來的。自由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並不矛盾,因為自由教育培養的人有能力馬上從事相關的科學和專業工作。紐曼的自由教育思想雖不以追求功利和實用為目的,但並不否認其功利性和實用性 ,是對功利主義教育觀的有力反駁。紐曼在第五至第八篇中主要討論了自由教育的性質及其功利、實用的一面。

為了實現這種自由教育,除了必須堅持為知識而知識的原則外,他主張學生〞應真實主動地進入知識領域,擁抱它,掌握它。維必須行動起來,半道迎接迎面而來的事實,……你不是僅僅來听講座或讀書的,你是為了問答教學而來的。這種教學存在于你與教師之間的對話中〞。他的理想大學中的學生,不僅要主動、積極、開放、交互式地進行學習,還要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去掌握知識。他主張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通過分析、分類、對照、協調、匹配、整合等手段,使新知識真正內化為學生整個知識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真正實現學生的才智增長。由于學生〞不可能攻讀每一門向他開放的學科〞,為了實現大學應提供普遍的與完整的知識的教學目標,他主張使大學成為〞教育場所〞而不是〞教學場所〞,也即讓學生生活在〞代表整個知識領域的人之間〞,強調學生在一種洋溢著普遍知識的益智團體氛圍中進行自我教育。

紐曼曾在牛津生活了二十余年。牛津的精髓一一學院制、寄宿制、導師制一一構成了他的大學理想的重要內容.此外,他的宗教生涯也極大地影響了他的大學理想。紐曼曾是英國國教徒,後于1845年版依羅馬天主教.他對當時新興的大學和學院把神學排斥在外的做法很不以為然。他在前言中指出,大學相對于教會是獨立的。但如果離開了教會的幫助大學就不能充分地完成其目的,因為教會對實現大學的完整性是必要的,神學作為宗教真理應是這種完整的知識體系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宗教的介入非但不會改變大學的特征,反倒會使大學在履行其智育職貴的過程中表現得更穩健。在第九篇演講中,紐曼討論了宗教對大學的責任,認為大學為實現其目的就應接受宗教的道德影響,他還討論了應如何恰當地施加這些影響。這里,紐曼雖然過分強調了宗教在大學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神學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作用,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大學自治的思想。實際上,當他意識到教皇任命他為都柏林天主教大學校長只不過是讓他把大學變成一座受到精心保護的天主教溫室時,他毅然辭去了校長職務。

紐曼充滿激情、合乎邏輯的雄辯沒有挽救英式傳統大學理想的命運。一方面,紐曼的大學理想本身帶有時代和個人的局限性。在大學職能方面 ,他主張把科學研究排斥在大學之外,沒有看到科研與教學相互促進的積極一面,從而未能像洪堡那樣對教學與科研的關系作出較為全面和積極的評價。在大學如何處理自由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問題上,紐曼完全站在自由教育的立場上,而沒有結合專業教育本身進行綜合考慮,忽視了發展變化中的社會現實的實際需要,未能對科學革命作出積極的反應;即使就自由教育本身而言,他也十分看重古典學科,特別是文學(本節本的最後一章即是關于文學的)的學習,把自由教育嚴格地限制在理智培養上 ,而把美德的培養排斥在外(在他看來,良知與美德只能來自宗教).在對大學的制約因素方面,他夸大了教會的影響,忽視政府的作用及與社會的聯系。在方法論,紐曼的許多教育思想以假設為起點,他對〞大學〞一詞的可能的詞源學解釋構成了他立論的基礎,對自由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的論述建立在〞理智培養本身是好的〞這一假設基礎上,直接影響了其思想的可信度。另一方面,紐曼寫作《大學的理想》的時候,高等教育的世俗化與專業化已是大勢所趨;加之,新的大學理想已在德國形成,且被廣為效法,對此,紐曼並不是不知道。他的大學理想 只能在傳統、現實與希望這三者之間尋找某種平衡。

紐曼的大學理想涉及大學的性質、目的、功能,大學教育的原則、方法和內容,自由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大學與教會的關系,等等.他的大學理想是一種代表了經典自由教育哲學的大學理想,具有豐富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正因為如此,他的大學理想才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以至《大學的理想》在出版一百多年後的今天, 仍對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經過八百多年的發展 , 大學已走出 〃 象牙塔 〃, 從一種社會邊緣機構演變成一種社會軸心機構,成為〞人類社會的動力站〞。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更是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在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刻的危機、沖突和矛盾。我們今天譯介《大學的理想》,也正是希望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在考慮解決這些危機、沖突和矛盾時,能從這本不乏深刻見解的著作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Link: http://findbook.tw/book/9787533843175/basic]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11/30/2009 09:49AM by gustav.
(編輯記錄)

廢墟中的大學

分類標籤: 科技文摘
書 名 廢墟中的大學
作 者 (加拿大)比爾·雷爾斯

簡介


《廢墟中的大學》梳理了現代大學所走過的歷史,認為,西方現代大學的教育理念曆經了三個階段,康德的理性大學、洪堡的文化大學和當代的所謂一流大學——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以及民族國家的衰微,現代大學,即洪堡意義上以承擔國家和民族文化使命為己任的大學已經走到了黃昏時代。而在對現代大學進行大規模診斷之后,雷丁斯提出了一種以“思想之名”辦學的理念,也就是以培養學生的反思、質疑、批判的能力為旨歸的教育。這種教育事實上是對康德的理性大學理念的回歸。

廢墟中的大學 目錄
前言
致謝
一 導言
二 一流理念
三 民族國家的衰落
四 理性界限內的大學
五 大學與文化理念
六 文學文化
七 文化戰爭與文化研究
八 后曆史大學
九 學習的時間:1968
十 教學的場景
十一 在廢墟上棲身
十二 各抒己見的共同體
索引
譯者後記


補充#1 2009-10-21 23:10:35

THE UNIVERSITY IN RUINS
BILL READINGS
It is no longer clear what role the University plays in society.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we have yet to understand what precisely these changes will mean. Is a new age dawning for the University, the renaiss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way? Or is the University in the twilight of its social function, the demise of higher education fast approaching?

We can answer such questions only if we look carefully at the different roles the University has played historically and then imagine how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live, and to think, amid the ruins of the University. Tracing the roots of the modern American University in German philosophy and in the work of British thinkers such as Newman and Arnold, Bill Readings argues that historically the integrity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has been linked to the nation-state, which it has served by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the idea of a national culture. But now the nation-state is in decline, and national culture no longer needs to be either promoted or protected. Increasingly, universities are turning into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idea of culture is being replaced by the discourse of "excellence." On the surface, this does not seem particularly pernicious.

The author cautions, however, that we should not embrace this techno-bureaucratic appeal too quickly. The new University of Excellence is a corporation driven by market forces, and, as such, is more interested in profit margins than in thought. Readings urges us to imagine how to think, without concession to corporate excellence or recourse to romantic nostalgia within an institution in ruins. The result is a passionate appeal for a new community of thinkers.

補充#2 2009-10-21 23:10:53
http://www.hup.harvard.edu/catalog/REAUNI.html
補充#3 2009-10-21 23:11:42
http://www.amazon.com/University-Ruins-Bill-Readings/dp/0674929535#sipbody

[Link: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1bf4113244960996 ]



Edited 2 time(s). Last edit at 11/29/2009 10:09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