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氣候變遷] 中研院環變中心劉紹臣特聘研究員發表重要論文 全球暖化與極端降雨密切相關

[氣候變遷] 中研院環變中心劉紹臣特聘研究員發表重要論文 全球暖化與極端降雨密切相關 (英文稿

《中研院新聞稿》(2009/10/27) 全球溫度與極端降雨密切相關。中研院日前參與一組國際環境變遷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的重要論文。報告指出,全球溫度每增加1度,全球前10%強降雨就會增加約 110%,而小、中強度降雨則會減少約20%。這項數據,較先前全球氣候變遷之權威機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07)的氣候模式預測,大過 10 倍。

此外,全球溫度對台灣的極端降雨影響更大。根據這篇論文,全球溫度每增加1度,台灣前 10 % 強降雨就會增加約 140 %,而前 10 % 小雨則會減少約 70 %。全球溫度對中國華南的影響則較小,約是台灣的一半。強降雨的增加可能導致洪水、土石流更加頻繁、嚴重;中、小雨是保持土壤濕潤及地下水的關鍵水源,其持續性減少將招致乾旱的威脅。

國際專業期刊《地球物理研究信(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日前刊登這篇由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劉紹臣教授、國立台灣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所合作完成的論文。該研究團隊係利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極端降雨」與「全球溫度」的關係。

劉紹臣教授指出,最近幾年科學家發現全球各地過去數十年強降雨隨全球溫度增加,而中、小強度降雨則減少,這些變化也有相當可靠的理論支持。然而,極端天氣隨氣候的變化很難由模式預測,不定性極高,無法量化,尤其是區域性的氣候變化更難預測。「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報告」(IPCC2007)雖曾經說明水災及旱災都會更嚴重,但也因不定性高、無法量化而較保守。此論文所呈現的「極端降雨」與「全球溫度」之量化關係,不僅為氣候模式提供關鍵模擬指標(model constraints),並為全球暖化引起的水、旱災風險評估奠定基礎,對於此後 IPCC 報告在全球極端天氣變化的評估,貢獻甚大。

劉紹臣特聘研究員同時表示,1961 年至 2005 年間,全球溫度約增加 0.7 C,全台灣前10%強降雨在此 45 年則增加約 100%。IPCC 的氣候模式估計 2005 年至 2030 年間,全球溫度會再增加約 0.7 C;因此台灣前10 % 強降雨在未來 25 年左右會再增加 100 %。由於台灣前 10 % 強降雨大都來自颱風,更大、更多的摧毀性水災、土石流,未來將無可避免。於此同時,劉紹臣主任表示,台灣中、小雨的減少的影響亦不容忽視。台灣中、南部春冬兩季常因缺少中、小雨而產生旱災,此類旱災會更嚴重、頻繁。由於二氧化碳在大氣生物圈系統生命期很長,欲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減緩全球暖化將需數十年的努力。因此制訂因應策略、以及完善的國土規劃,將是最重要的關鍵。

參考網站:http://www.agu.org/pubs/crossref/2009/2009GL040218.shtml.


新聞聯繫人:
劉紹臣教授,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Tel) 886-2-2653-7303
林美惠,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公關室mhlin313@gate.sinica.edu.tw
(Tel)886-2-2789-8821、(Fax)886-2-2782-1551、(M)0921-845-234


資訊來源:
中研院新聞稿 2009/10/27



Edited 1 time(s). Last edit at 10/27/2009 10:28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