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天文] 中大鹿林天文台發現小行星 以吳大猷命名

[天文] 中大鹿林天文台發現小行星 以吳大猷命名(英文版

《中時電子報》(2012/01/18)繼「李國鼎小行星」後,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在二○○八年二月廿七日觀測發現的編號二五六八九二小行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審查通過,正式命名為「吳大猷小行星」,以紀念被喻為「近代中國物理學之父」的中央研究院已故院長吳大猷在臺灣科學發展的卓越貢獻。

曾接受吳大猷指導,於一九五七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中研院士楊振寧昨日在香港獲悉「吳大猷小行星」通過命名後,透過友人表達「這個命名很有意義」。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在昨日召開的二○一二中華民國物理年會,致贈「吳大猷小行星」命名證書給「吳大猷學術基金會」,由元智大學校長兼基金會執行長彭宗平代表接受。

葉永烜表示,吳大猷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在大陸西南聯大指導的兩位得意門生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在一九五七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政府遷臺之後,他更呼籲政府應該制定長期學術發展計畫,促成「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成立,並在一九六七年出任國科會主委,可說是臺灣科學發展主要奠基者和推動者。

除了國科會主委以外,吳大猷曾在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四年接掌中研院,使臺灣學術研究逐漸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直至二○○○年病逝前,吳大猷也對科學教育和社會文化極為重視,經常撰文批評時政,不怕得罪當權者。六○年代,政府計畫研製原子彈,吳大猷在面見先總統蔣公時,犯顏直諫,表達反對立場,展現剛正不阿的學者風範。

葉永烜表示,隨著時光流逝,許多對臺灣科技發展要重要貢獻的人物,近幾年逐漸被國人遺忘,「我們希望透過小行星命名,讓大家重新想起他們所留下的典範。」在此之前,中央大學也曾以「李國鼎小行星」,感念這位科技教父對科技及經濟發展的貢獻。

「吳大猷小行星」由鹿林天文台觀測助理林啟生與廣州中山大學學生葉泉志在二○○八年執行「巡天計畫」時共同發現。葉永烜表示,「巡天計畫」自二○○六年三月啟動以來,已觀測發現超過八百顆小行星、一顆近地小行星及一顆彗星。


相關歷史訊息:
[天文] 李國鼎小行星 表彰科技教父 2011/01/26
[天文] 「高雄小行星」第一顆我業餘天文愛好者新發現 2009/10/19
[天文科學] 鹿林觀測站新發現小行星 命名為「玉山」2009/07/14
[天文科學] 鹿林彗星即將接近地球 2009/01/06
[天文科學] 「鄒族」月中閃耀星空 2009/01/03


資訊來源:
中時電子報 2012/01/18

-----------------------------------------------------------------------------------------------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ci-Tech Newsbrief
-----------------------------------------------------------------------------------------------



Edited 2 time(s). Last edit at 01/18/2012 10:45PM by apophasis.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