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糧食安全] 雜糧 台灣重建糧食安全的新方向

[糧食安全] 雜糧 台灣重建糧食安全的新方向(英文版

《環境資訊中心》(2011/04/22)2007-2008年國際糧價飆漲造成全球糧食恐慌,經此教訓,各國紛紛尋求糧食安全解套。與台灣比鄰的南韓與日本,糧食自給率都達到44%、40%,仍不斷提升中,並以雜糧耕作作為解方。地狹人稠的台灣糧食自給率則為32%,但現行農業政策是否能達成目標,也為各界焦點。總統馬英九雖將糧食安全提升到國安層次,然尚未提出具體方法。由台大農藝所集合產官學及民間團體21日舉辦「雜糧產業與糧食自給率之提升」座談會,探討以恢復雜糧產業來提升糧食自給率的方向。來自各地的農民分享雜糧耕種的經驗,打破政府農業單位長期以來認為台灣「很多東西不能種」的迷思。

展望台灣雜糧耕作的前景,畜試所恆春分所主任陳嘉昇提出「兼用型有機雜糧」的方向,他認為以玉米、大豆輪作方式,不但能友善環境,也讓生產的作物完全利用。他說台灣政府官員認為很多作物不能種,是源於其他問題(如成本及價格的考量),政府理應釐清問題再發展解決方法。

在全省契作小麥的「喜願麵包工坊」總監施明煌也提到,台灣到處都能種小麥。小麥種植飽含60歲以上農民的歷史記憶與情感,耕種技術尚不至於脫軌。施明煌建言,政府要釋放小麥種原,並協助小麥的風味與質性差異化比較。

雜糧採購訂單中,以飼料穀物收購為最大宗。台灣區飼料工業同業公會顧問林俊臣說,國內生產的玉米具有新鮮、無基改、品質良好等優勢,飼料業者樂於採購;他建議當產量達到一定規模,可於競標平台成立專區銷售。他也建議政府應建立明確的分級制度,以利公平交易。

台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陳郁蕙教授則分析台灣糧食安全之困境指出,一方面國際糧價控制在幾個企業手中,另一方面台灣迫於地狹人稠,糧食倚賴進口的情形難以改善。綜合糧食自給率雖水稻高達96.9%,雜糧卻不到1%,形成明顯的落差,因此補貼政策,應更多元化,在雜糧補貼方面,除了補助飼料玉米,大豆、小麥也應入列。

阿里山鄉雜糧產銷班的秘書楊佩珍表示,當地以有機自然農法耕種的薏仁、紅豆都是原生種,所有雜糧生產都有產量不足的現象,因此當地每年不斷增加耕作面積及產量。楊佩珍說,雜糧物種多屬耐旱,不需要很多水;也因沿襲老一輩的耕種方式不用肥料。但是,所有政策都未考慮原住民。即使是「小地主大佃農」也嘉惠不到,因此他們常須自掏腰包租地耕種有機雜糧。他在會場上邀請專家來研究,期待可種出更多作物。


深入資訊:
環境資訊中心 2011/04/22

-----------------------------------------------------------------------------------------------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ci-Tech Newsbrief
-----------------------------------------------------------------------------------------------

MEPOERs said:
HP: 雜糧的確是個不錯的方向。
HP: 不過「綜合糧食自給率雖水稻高達96.9%」中間的「雖」的位置是不是寫錯了?
gustav: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