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學者研究呼籲莫貿然放流魚苗(
英文版)
《自由時報》(2011/02/21)漁業署每年放流上千萬尾的魚苗,希望資源增殖,但學者從分子標記研究發現,放流效果恐有限,因為海洋有自然復育能力,如果貿然放流,恐將養殖與野生魚種雜交,衝擊生態環境,呼籲政府應重新檢討放流政策。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郭金泉說,二○○八年二月澎湖發生近三十年罕見的寒害,屬於珊瑚礁魚類的象魚受創嚴重,同年十月數量卻暴增,由於象魚並非放流物種,引起他的好奇。
於是郭金泉在澎湖、基隆、台東等地採集五個族群一百五十個象魚樣本,結果發現,這三地的象魚沒有遺傳分化,而是關聯族群。換句話說,澎湖的象魚遇到寒害,海流會從其他海域補充,他以此推估其他魚種也是如此。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去年底出刊的《台灣博物館學刊》。
郭金泉強調,大自然承載量是固定的,資源有循環週期,但政府每遇寒害損失就放流魚苗,成效如何不得而知,卻造成養殖魚種與野生雜交,不但在環境中競合,也造成基因同質化,一旦出現疫病,恐全遭殃。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也認為,漁業資源復育,不能靠放流,最重要是棲地保護,防止工業污染破壞。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李英周指出,他曾在通霄漁港進行放流研究,一年後捕獲率約二成二。魚苗死亡率很高,如人類先飼養,讓初期存活率增加再放流出去,小魚不僅能順利長大,也能繁衍下一代,不過,每個海域都有承載量,放太多也沒用。雖然他支持放流,但漁業署不能只管放流,不管放流後的追蹤評估與生態問題。
資訊來源:
自由時報 2011/02/21
-----------------------------------------------------------------------------------------------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ci-Tech Newsbri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