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網路需要一場啟蒙運動

網路需要一場啟蒙運動

分類標籤: 科技文摘
網路需要一場啟蒙運動
2011-01-17 中國時報 【趙哲聖】
 日前楊蕙如以「救救社會上的李家同們」為題,對之前李家同批評年輕人花太多時間在臉書與PTT上,楊認為,「我們不應該花時間指摘李家同,而是對這些跟不上時代落差的人,抱持著同情體諒的態度」。顯見兩代人對網路的不同看法。

 當臉書的創辦人查克伯格成為二○一○年時代雜誌的風雲人物後,不管我們信不信這個以西方世界觀點的評量,至少我們需要正視,「臉書」—這個來自網路世界的新溝通平台,它佔據了年輕世代的生活模式,它就像前世代人用電話溝通,前前世代用書信郵寄一般,成為當下重要的資訊傳遞的媒介。

 臉書到底算不算大眾媒體?在統計數目上,它是。臉書霸佔了新科技與新媒體的同位語,政治人物與廠商愛用臉書宣傳,年輕人靠臉書分享經驗,傳遞影音檔案,小朋友靠臉書開農場,玩網路虛擬遊戲,而各種舊媒體,也樂於以報導臉書相關訊息,而沾「新媒體」的光,以視覺媒體為主的電視,就充斥大量臉書、Youtube,PTT這類網路消息。

 然而,臉書卻也只算是小眾的媒體,為什麼這樣說呢?全世界加入臉書使用者雖超過五億人,台灣也有七百萬人口,每十四個台灣人,就有臉書帳號,但這些都只是理想中,全部有帳號的人都登入此系統,才達到「大眾傳播」的環境。以「數位落差」的概念來看,許多沒電腦與網路系統,沒有錢上網者,以及許多非網路世代、不識字、偏遠連水電都需憂慮的這些落差族群,臉書如同天邊的彩雲,可欲而不可求,甚至用不到,也許也不需要用。

 上臉書是否浪費時間?李家同教授提醒臉書使用者的行為,惹惱以網路溝通為主的使用者。尼爾波斯曼在《通往過去的未來》書中,一再提醒我們,創造數位時代與傳播革命的人,本身不也是接受書面語言教育嗎?臉書雖提供了一種快速討論管道,但臉書溝通的內容(深度),也需要從文字溝通開始。因為臉書這樣匯流的科技,讓許多人只知道「被科技使用」,而不知道「應用科技對自己與他人、社會的影響」。

 這個社會的無數龐雜的訊息,都來自這些臉書、PTT的科技使用者,快速的上傳網路,自己得意卻為社會所不認同的科技偏差行為,看看時下最多的各類霸凌新聞,來源幾乎多為這些新媒體的使用者,因為能流利善用數位資訊的人,卻製造出最多脫離社會的舉措。

 我們因科技與資訊交流而成長,但是否因科技進步而享更多資訊呢?利用臉書與PTT所獲資源,完全取決於聰明的使用行為。這樣啟蒙運動,在乎使用者溝通與學習心態,與正確使用科技的觀念,才是我們面對任何使用媒體的素養。或許,二元極化下的「李家同們」vs.「楊蕙如們」,都不是我們樂見的吧?(作者為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社會學媒體與傳播研究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