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菩薩大士,遊三界中,以大悲爲本,處此穢土,和光不同塵,是名難思議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中》

信相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正念,當行不生不滅法?世尊,何法不生,何法不滅?」

「善男子!使惡法不生,善法不滅,若修此行,行於三界,清習五欲,無能爲汙。善男子!欲行三界,濟度眾生,應以十法,遊於三界中。順世俗文字,説有三世;無上菩提,不在三世;究竟菩提,不墮眾數,何況三世三界眾生中。何者爲十?一者於譽於毀,心無增减。二者若聞善惡,心無分别。三者於諸愚智,等以悲心。四者見上下眾生,意常平等。五者於輕毀供養,心無有二。六者於他闕失,莫見其過。七者見種種乘是一乘。八者若聞三惡[二八],亦勿驚怖。九者於諸菩薩,生如來想[二九]。十者佛出五濁,生希有想。菩薩如是,具足十法,斷除愚痴[三○],煩惱結習,無能爲障[三一]。菩薩大士,遊三界中,以大悲爲本,處此穢土,和光不同塵,是名難思議。若人於净國,持戒滿一劫,此土須臾閒[三二],行慈及大悲,身語及意業,悉皆獲清浄[三三]。應墮三惡道,現世受得除,菩薩生此土,不應懷憂怖。設有惡道罪,頭痛則得除。所以者何?若人欲斷縛,滅除諸煩惱,雖生此惡土,護法增智慧。億劫在净土,常受净戒行,不如生此土,從旦至明日。我見阿閦佛國,西方安樂土,二國甚清净,亦無苦惱名,於此作功德,未足以爲奇。若人於此土,能忍不可事,亦教前人[三四]忍,其福最爲勝。是故菩薩行於此惡土,濟度諸眾生,勿懐煩惱憂,堅固菩提心,必得無上道。」

爾時,虚空藏菩薩白佛言:「我等今者,欲問菩薩菩提因緣,若佛聽許,當敢發問。」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無量劫百千佛所[三五],種諸善根,久達菩薩,所行方便,爲諸菩薩,問於堅固菩提之道。隨意決問,吾當爲汝,分别解説。」

時虚空藏菩薩已蒙許可,白佛言:「世尊!何謂菩薩,其心堅固,而不疲倦?何謂菩薩,所言決定,而無中悔?何謂菩薩,增長善根?何謂菩薩,無所恐畏,威儀不轉?何謂菩薩,成就善法?何謂菩薩,善知從一地至於十地?何謂菩薩,善知方便?何謂菩薩,善化眾生?何謂菩薩,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何謂菩薩,能一心而無雑行?何謂菩薩,善求法寶?何謂菩薩,善出毀禁犯律之罪?何謂菩薩,能障[三六]煩惱?何謂菩薩,善能隨順,入諸大眾?何謂菩薩,善開法門?何謂菩薩,得先因力[三七],不失善根?何謂菩薩,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羅蜜?何謂菩薩,能捨禪定,現生欲界?何謂菩薩,於諸佛法,得不退轉?何謂菩薩,行於三界,教化眾生,使增善根,不斷佛性?」

爾時,世尊讃虚空藏菩薩言:「善哉!善哉!能問如來,菩薩之事。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唯然!世尊。願樂欲聞,領納聽受。」

佛告虚空藏菩薩:「復有四法,堅固其心,而不疲倦。何等爲四?一者於諸眾生起大悲心。二者精進不懈。三者生死如夢。四者正意思惟佛之智慧。菩薩有此四法,堅固其心,而不疲倦。」

「復有四法,所言決定,而無中悔。何等爲四?一者決定説法,了知無我。二者決定説諸生處,無可樂相。三者決定常讃大乘。四者決定説罪福業,不失果報。是名爲四。」

「復有四法,增長善根。何者爲四?一者持戒。二者多聞。三者布施。四者出家。是名爲四。」

「菩薩復有四法,無所怖畏,威儀不轉。何等爲四?一者失利。二者惡名。三者毀辱。四者苦惱。是名爲四。」

「菩薩復有四法,成就白法。何等爲四?一者教人令信罪福。二者布施不求果報。三者守護正法。四者以大智慧,教諸菩薩。是名爲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善能了知一地,至於十地。一者久種善根。二者離諸過咎。三者善知方便。四者懃行精進,廻向菩提。是名爲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善知方便。何等爲四?一者順眾生意。二者於他功德,起隨喜心。三者有罪悔過。四者勸請諸佛,轉大法輪。是名爲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善化眾生。何等爲四?一者常求利安眾生。二者自捨己樂。三者和柔忍辱。四者能除髙慢。是名爲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能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何等爲四?一者常憶念十方一切諸佛。二者所作功德等,以施之於一切眾生,常爲菩提。三者親近善知識。四者稱揚大乘。是名爲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能具一心,而無雑行。何等爲四?一者離聲聞心。二者離辟支佛心。三者求法無厭。四者如所聞法,廣爲人説。是名爲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善求法寶。何等爲四?一者於大法中,生寶想,以難得故。二者於大法中,生救藥想,療眾生病故。三者於大法中,生財[三八]利想,以不失故。四者於大法中,生滅苦想,至涅槃故。是名爲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善出毀禁犯律之罪。何等爲四?一者得無生法忍,以諸法無來故。二者得無滅忍,以諸法無去故。三者得因緣忍,知諸法因緣生故。四者得住忍,無異心相續故。是名爲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善障煩惱。何等爲四?一者四憶念[三九]。二者障諸根[四○]。三者能得善法力故。四者獨處遠離[四一]故。是名爲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善能隨順,入諸大眾。何等爲四?一者求法不求勝故。二者常生恭敬,心無憍慢。三者唯求法利,不自顯現[四二]。四者教人善法,不求名利。是名為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善開法施。何等為四?一者守護正法。二者自益智慧亦益前人。三者常行善人之法。四者不示人分别垢淨之法[四三]。是名為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得先因力,不失善根。何等為四?一者見他人闕,不以為愚。二者於瞋怒人,常修慈心。三者常說諸法因緣[四四]。四者常念無上菩提。是名為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不由他教,而能自行六波羅蜜。何等為四?一者常以法施,施導與人。二者不說他人毀禁之罪。三者善知攝法[四五],教化眾生。四者解達深法。是名為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能捨禪定,現生欲界。何等為四?一者其心柔軟。二者能得諸善根力。三者不捨一切眾生。四者常能善修,智慧方便之力。是名為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於佛法得不退轉。何等為四?一者於無數生死中,不生厭離[四六]。二者常能供養,無量諸佛。三者修行無量慈心。四者信解無量佛慧。是名為四。」

「善男子!復有四法,不斷佛性。何等為四?一者為諸眾生,不退本願。二者受信施行[四七]。三者大欲精進。四者常能深心,行於佛道。是名為四。菩薩摩訶薩遊於三界,行種種行,利益眾生,常修出世,不斷佛性。」

說是大乘四法之時,四萬天人皆發三菩提心,二萬五千人得無生法忍,四萬八千菩薩得達法界忍[四八],善入[四九]佛慧。

爾時,佛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汝今應當,受持是經。」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當何名之?云何奉持?」

佛言:「此經名為《大通方廣》,能破魔境,壞外道軍,消除煩惱,能解五欲邪見繫縛,破三界獄,放諸生死,向涅槃舍,潤益久涸正因種子,雨大因緣六度法雨,增長眾生三乘芽華,成就一乘菩提極果。善男子!汝問經名,我說如是,汝當受持。」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卷中》
(句讀自標,經文來源:http://www.fosss.org/sutra/chanhuimiezui/index.html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藏傳佛教《聖大解脫經》漢文本尋找、發掘和整理略記
亦可參考中國藏密薩加佛學研究會印製法護法師編校增補《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與其《後記》。

註腳照引:

[二八]三惡:指三惡趣名字。

[二九]想:原文為相,依藏文義應通想。以下文中想原文皆作相,不再一一注出。

[三○]「菩薩如是。具足十法。斷除愚痴 」:為依藏文經義後補,原文為「菩薩□□□□□□□□□□□」。

[三一]原文為:無能為□。

[三二]閒:間之異體。

[三三]「行慈及大悲。身語意罪障。悉皆獲清凈」:為依藏文經義後補,原文為「行慈□□□□□□□□□□□□」。

[三四]前人:他人對方之義。

[三五]原文為:□佛所。

[三六]障:藏文為滅。以下同。

[三七]得先因力:藏文為依靠前世因緣之力之義。

[三八]財:原文為則.藏文為財利之義。

[三九]四憶念:即四念住。

[四○]障諸根:即令慣用守護根門之義。

[四一]獨處遠離:藏文為獨處静處遠離喧鬧。

[四二]此處至中卷首文字為本次發掘整理過程中在房山石經拓本中所發現,大正藏經文原缺,且與大正藏銜接部為「□無憍慢。三□□□法利□自顯現」,現依房山石經補上。

[四三]原文為:四者不示人垢凈青白。藏文義為不示人分別垢净之法,一律平等。

[四四]原文為:諸因緣,房山石經拓本此處為:諸法因緣。

[四五]攝法:指四攝法。

[四六]依此段文義取藏文義,指菩薩慈悲不捨眾生,為救拔一切有情出離苦難而現受六道輪回生死之中毫無怨言之義。原文為:一者離受無量生死。

[四七]受信施行:藏文義指受持信奉布施之道。

[四八]法界忍:藏文此處為忍波羅蜜。

[四九]入:原文為人。



Edited 4 time(s). Last edit at 01/05/2013 11:08PM by gustav.
(編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