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數位時代】若水第一擊,揮空啟示錄 (2008-10-14)

【篇名】若水第一擊,揮空啟示錄
【作者】謝光萍
【出處】數位時代 2008-10-14
【連結】http://www.bnext.com.tw/StoreView_650



【本文】
若水大張旗鼓舉辦社會企業創業大賽,在兩百多件創業提案中,選出結合農業與公益的「曙光計畫」。沒想到卻在評估後,若水決定不投資。究竟在這一連串過程中,若水獲得了什麼啟示?(採訪.撰文=謝光萍)



嘉義阿里山特富野的山地村落,黝黑的原住民將部落的廚餘製作成有機肥料,耕作出可口的有機高山蔬菜,原住民可以自給自足、在地就業獲得穩定收入。這是「曙光計畫」團隊的創業提案,贏得了「若水國際」第一屆社會企業創業大賽,作為社會企業創投的第一個標的。
若水國際是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和作家王文華中年創業的新事業,希望能夠找到兼顧生意和公益的「社會企業」。然而,結合了農業和公益的「曙光計畫」,在兩百多件創業提案脫穎而出、被張明正形容為「在台灣到處翻石頭」才找到的計畫,卻在評估之後,毅然決定不投資,等於若水的第一擊,揮棒落空。
若水的研究功夫做得非常紮實,先舉辦「世界咖啡館」討論會,邀請五十位原住民部落工作者、部落意見領袖、宗教團體領導人齊聚一堂,討論「原住民最樂意用什麼方式賺錢,同時能讓部落永續發展」。接著又訪談了台灣各地近十位農業市場領導者及學者專家,了解有機農業市場與競爭環境、成功關鍵因素、所需的核心能力等。
張明正也親赴有機市場較成熟的日本考察,研究日本連鎖便利商店Lawson針對樂活風,經營專賣有機食品的主題店「Natural Lawson」,從零售通路觀察整個有機產業供應鏈的運作模式。張明正感嘆:「以前做防毒軟體的毛利,和有機農業比起來多太多了。」

啟示一:做公益也需精生意算盤
經過市場研究和驗證、替曙光計畫試算過財務報表後,若水評估曙光計畫無法以預期的社會企業型式成功,決定取消投資。曙光計畫團隊的成員李志強表示:「社會企業是非營利組織和企業的交界,中間的光譜顏色深淺不一,在反覆地溝通之後,我們和若水的共識仍不一樣,我們傾向原住民一些。」儘管五百萬資金告吹,曙光團隊仍放下原有工作成立公司,堅持覺得對的事情就要去做。
「若水的問題是大不夠大,應該要把對社會企業的熱情願景,更大張旗鼓地讓全台灣知道,」華晶創投董事總經理曾煥哲評論:「如果連國父革命都必須在好幾個不同省起義,如果連林肯選了六次各種公職都選不上,最後唯一選上的是總統,若水不應該太謙虛、太謹慎,第一年只選擇一個標的。」

啟示二:公益活動須具備企業概念
擔任社會企業創業大賽評審的曾煥哲說:「大部分的人忽略了公益活動不能只靠愛心,還要靠市場機制。」所以提案都偏公益角度,缺乏企業概念。如果有關注的焦點,從損益兩平出發,對社會企業可以有更多想像。
第一年繳了白卷的若水,不再等待創業團隊捧著寫好的營運計畫書送上門來,決定更主動積極,對社會撒下社會企業的種子:培養志工的商業能力、公益意識,讓志工的熱情可以系統化地交流,並且提供試做資金。若水在網站上舉辦長期的「公益創新者計畫」,鼓勵每個人在工作之餘,上網丟點子,招募志工,讓網友給建議,「哪怕只是招募街坊鄰居打掃水溝都可以,」張明正笑說:「只要有使命必達的熱情,他出一半錢證明他有心,若水出資一半。」
若水在這一年的觀察,發現台灣志工需要「公益網路平台」,提供可信任的透明資訊,不只是錢,要結合彼此的專長一起做公益,並且可追蹤自己和他人的影響。
在公益金流方面,台灣已有雅虎奇摩和智邦,若水打算從人出發,打造串連非營利組織、企業、弱勢人才的「公益版人力銀行」,預計明年上線。

啟示三:用網路平台做公益
「台灣可能有著兩千三百萬個做好事的小夢想沒機會實踐,用平台來做,一定可以做出些什麼來,」靠掃蕩電腦病毒起家的創新王張明正許諾:「創業難,要扭轉大眾對公益的想像也難,創一個既公益又顧生意的社會企業更難。」若水的第一年,儘管沒找到投資標的,卻累積了四千名熱血網友和志工顧問,集結了人才的力量。白手起家將「趨勢科技」打造成國際品牌的張明正,這一次挑戰社會企業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